以下是含有拓寬道路的搜尋結果,共93筆
新竹市政府持續推動各校通學步道改善計畫,目前已改善14所高中、國中、國小校園通學步道,另有10所學校已開工;其中,陽光國小周邊是通往科學園區的重要道路,長期人車混行,市府編列2069萬元經費,打造總長520公尺的通學步道,近日已完工啟用。
苗栗縣造橋鄉近期出現一片金黃向日葵花海,搭配歐式建築與鐵道景觀,吸引遊客拍照打卡。造橋鄉長徐連斌表示,花田約有7甲,靠近鐵道的花田已完全盛開,賞花道路由地主捐地改建而成,命名為「談文學讓稻路」,象徵文化與農業共存,也成為地方新亮點。
雲林縣斗六市「雲林產業園區」周邊的科工18路段是出入園區重要道路,但與雲79鄉道交接處因道路寬度不足、隔離綠帶植栽遮蔽視線等因素,造成轉彎視線不良,成為交通事故熱點,3日立委張嘉郡邀經濟部產業園區管理局等單位會勘,管理局承諾1個月內提出改善計畫,縣府則表示會配合鄉道拓寬。
桃園市楊梅區發展快速,住宅林立,其中金溪里上金溪路、三民路二段、三民東路都將匯集到瑞溪路一段與三民路口,再經中山北路銜接台1線可快速接楊梅交流道,但三民路僅2線車道並行,交通尖峰時間經常回堵2公里,未來該處還有約1500戶未完工,交通狀況恐更慘。里長彭慧蓮表示,每到上下班時間,里民痛不欲生。桃園市長張善政裁示,未雨綢繆,提早規畫必要時及早啟動改善號誌、道路拓寬等規畫,降低交通影響。
台中市潭子區潭富路2段160巷,因道路狹窄會車不便,經立委楊瓊瓔與市議員賴朝國爭取,終獲農田水利署同意採用懸臂工法外推既有護欄,台中市建設局將於四尺八分線第3分圳上方設置路基,並加蓋側溝,將瓶頸路段拓寬至5.8公尺,提供雙向通行,預計10月中動工、年底完工。
桃園市忠貞市場今年經市府整頓設置臨時市場,同時拓寬周邊道路,因路幅變寬,車輛出入與採買民眾交織形成危險,市府都市發展局與經濟發展局合作,計畫將市場周邊街道美化,融入眷村元素打造新亮點更增進民眾採購安全,整體工程預計今年底完工。
台電公司計畫於桃園市龍潭區設置「161千伏超高壓電纜龍顯至勝亭線」,引發民眾擔憂4座電塔恐破壞景觀。桃園市長張善政15日表示,缺電是當前的問題,在這段期間台電當然要改善桃園供電基礎建設,希望里長支持台電的基礎建設,不過台電也有義務要配合聆聽地方的聲音,將請公所辦說明會,邀台電、地方溝通,並互相配合。
台電公司將於桃園市龍潭區設置「161千伏超高壓電纜龍顯至勝亭線」引起民眾恐慌,該電纜線將於楊桐路、龍新路埋設,並於澢滴水地區銜接3座電塔至龍顯線,龍新路路窄多彎。地方憂4座電塔將破壞景觀風水,盼研擬地下化、道路拓寬。桃園市長張善政裁示,台電、地方互相配合。台電公司回應,因由山區佈線至平面,高地落差大,技術上無法克服,但全力配合彩繪電塔外觀等,減少破壞景觀。
花蓮大橋連接花蓮市區與台11線,是重要交通橋梁,北上與南下有2座橋,但橋端引導幅度較小,造成大車轉彎不易衍生安全疑慮,花蓮縣議會表達重視。花蓮工務段表示,新橋工程已針對轉彎半徑與引道空間調整,並強化照明與導引設施,南下新橋預計今年9月完成並開放通行。
為推動道路基礎建設,金門縣政府正規畫「金湖鎮環中路道路拓寬工程」,以提升地區交通安全與通行效率。但因該路段周圍有許多湖庫與林地,為「歐亞水獺」重要棲地,縣議員董森堡擔憂動工後恐影響生態,也質疑拓寬的必要性;縣府對此表示,本於「開發與保育並重」之原則,將審慎評估後續設計與規畫作業。
台中市旱溪西路擁有天然的水岸綠帶,經建設局拓寬後,觀旅局於堤頂建置專用自行車道,共計投入6000多萬元改善。市長盧秀燕20日出席自行車道啟用典禮表示,該自行車道長達1.6公里,橫跨潭子區及北屯區,目前全市共計94條自行車道,將邁入100條,歡迎市民一起來運動。
石虎是台灣現存唯一的原生貓科動物,屬於瀕臨絕種的保育類野生動物,目前全台野外族群數量估計僅約500隻,彰化是其重要棲地之一,縣政府訂定「彰化縣石虎保育自治條例」,12日在縣議會中,獲藍綠跨黨派議員支持三讀通過,成為繼苗栗縣、台中市後,第三個完成石虎保育立法縣市。
石虎在彰化傳出多起路殺事件,引發各界對石虎保育的重視,縣府訂定「彰化縣石虎保育自治條例」,今日在縣議會中,獲藍綠跨黨派議員支持三讀通過,成為繼苗栗縣、台中市後,第三個完成石虎保育立法縣市,未來台14丙線、台14線、台14丁線以東及國道3號以北土地都列為石虎熱區。
桃園市中壢區泰豐輪胎舊廠區近年因火警與空汙事件引發關注,業者自辦市地重劃案已於今年3月底動工,預計轉型為結合住宅、公園與停車場的全新市區,目前對外僅仰賴中華路二段367巷通行,地方建議儘速拓寬並與中華路367項合併為雙向四線道。桃園市工務局表示,該路段將拓寬該段為20米道路,預計明年動工、後年底完工。
桃園市大有梯田公園相當熱門,緊鄰一旁的民有十街卻因未打通讓居民相當不便,桃園區公所去年9月以經費1976萬餘元將街道打通並拓寬道路,原本20分鐘路程縮短至3分鐘,市長張善政表示,該工程採低碳工法,經驗可分享給桃園所有工程。
桃園近年力推人本示範道路,但卻引民怨,像是中壢龍慈路人行道拓寬卻壓縮道路空間,引發大小車爭道車禍頻傳,議員梁為超感嘆政策立意良善卻「離人民很遠」。市府坦言道路路幅縮減是希望汽機車不要併排走、轉彎區增大也是希望駕駛減速,但用路人觀念仍未改導致車禍增,允諾會加強宣導和地方溝通。
台9線花蓮縣玉里鎮三民、三軒段兩旁曾種植500多棵芒果樹、樟樹,去年4月公路單位配合拓寬道路工程準備移植樹木,驚見有242棵樹遭鑽孔下毒死亡,全案經檢警調查,去年9月起訴下手的徐姓男子、蔡姓男子與范姜姓男子,花蓮地方法院今年3月宣判,依共犯毀損他人物品罪,分別處4月至6月有期徒刑,得易科罰金。
花蓮縣新城鄉公所18年前徵收博愛路土地後,近期預計設置人行道並拓寬道路,同時拆除路旁占用國有地建築,包括地方知名景點「新城照相館」,引發地方反彈,計畫因此喊卡,但拆除工作仍將持續,議員建議公所透過都市計畫變更把道路恢復成鄉道,解決拓寬道路拆屋爭議,鄉公所允諾會再研議。
花蓮縣新城鄉博愛路土地18年前被徵收後,鄉公所遲未依計畫拓寬至15米寬屢遭中央檢討,近期預計設置人行道拓寬道路,並拆除道路2旁占用國有地的建築,包含知名景點「新城照相館」,引起地方反彈,最後計畫因預算未獲縣議會及鄉代會通過確定喊卡,但拆除工作仍將續進,議員建議公所透過都市計畫變更把道路恢復成鄉道,解決拆屋爭議,鄉公所允諾會再研議。
基隆市安樂區的樂利二街62巷出入口狹窄,但上方大型社區居民眾多,導致上班通勤尖峰時刻常塞車,而大型低底盤公車進出轉彎時也相當危險。經民代與基市府協調後,由市府工務處將靠山側易濕滑危險、幾乎沒人行走的人行道拆除後拓寬道路,施工期間將單線雙向通行,預計5月底可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