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排便不順的搜尋結果,共64

  • 菸酒男久咳不癒靠「白色食材」緩解 搭黑木耳助防癌

    菸酒男久咳不癒靠「白色食材」緩解 搭黑木耳助防癌

    一名有菸酒習慣的爺爺偏好種口味飲食,感冒就不停咳嗽,後來他除了藥物調理,還在日常飲食中加入山藥、蓮藕、白木耳等白色食材,喉嚨乾癢與痰濃問題明顯改善。中醫師余雅雯建議,白木耳潤肺養陰、黑木耳養腎補血,兩者搭配食用,更能提升免疫力與健康。

  • 便祕多喝水、吃蔬菜都沒用?最新研究 1水果改善慢性便祕

    便祕多喝水、吃蔬菜都沒用?最新研究 1水果改善慢性便祕

    你也有便秘的困擾嗎?現代人因飲食不均、作息不規律與生活壓力大,常出現排便不順的情況。許多人會嘗試酵素、膳食纖維或多喝水來改善,但效果往往有限,甚至可能方式過猛而影響生活品質。英國飲食協會(BDA)最新發布的研究指出,一套以「食物」為核心的飲食策略,成為改善慢性便秘的溫和解方。

  • 胃食道逆流 中醫提飲食禁忌

    胃食道逆流 中醫提飲食禁忌

     現代人工作壓力大、三餐不定時,常面臨胃食道逆流問題,出現火燒心、胃酸逆流、聲音沙啞、吞嚥進食困難、喉嚨異物感等症狀。中醫提醒,胃食道逆流者應避免辛辣、甜食、油炸等刺激性飲食,平時應少量多餐,避免暴食及吃宵夜;日常習慣方面,飯後不宜立刻躺下,睡覺時可稍微墊高上半身。

  • 吃對能甩肉 專家激推減肥水果TOP5:加速燃脂

    吃對能甩肉 專家激推減肥水果TOP5:加速燃脂

    很多人在減重期間會害怕吃水果,覺得糖分太高、會變胖,不過,營養師蔡宜方表示,其實只要選對種類、掌握份量,吃水果反而能幫助瘦身,包括奇異果、芭樂、櫻桃、葡萄柚與小番茄,都具有高纖維、低熱量的特性,尤其是葡萄柚能幫助調節食慾、促進脂肪代謝,可說是減肥界的明星水果。

  • 帕金森氏症「第一聲警報」手抖前就預警 便秘者小心了

    帕金森氏症「第一聲警報」手抖前就預警 便秘者小心了

    便秘原因不只是老化或腸胃問題,還可能和腦部健康有關。醫師張家銘指出,便秘可能是帕金森氏症的第一個求救信號,許多患者在手抖、步行速度變慢前就有排便不順的困擾,而關鍵角色就是腸道菌與短鏈脂肪酸。

  • 救痔瘡不能只靠肛門 排便姿勢很重要 4步驟都別漏

    救痔瘡不能只靠肛門 排便姿勢很重要 4步驟都別漏

    排便不順,總是坐很久又很費力?換個姿勢就能改變。醫師鍾雲霓建議,採坐姿時可以在腳下方墊個矮凳,上半身保持微微前傾的狀態,肚子收並讓放鬆肛門,這樣做可以減少糞便卡關的機率。此外,不只便秘,腹瀉也會惡化痔瘡,都要留意。

  • 20多歲同事腸癌末期 30歲男檢查竟也中 醫揭危險因子

    20多歲同事腸癌末期 30歲男檢查竟也中 醫揭危險因子

    大腸癌有年輕化的趨勢。肝膽腸胃科醫師張振榕分享有一位30歲男子,生活規律、飲食清淡且不菸不酒,因看20多歲的同事被診斷為第4期大腸癌,加上排便不順,就醫做大腸鏡檢查,竟真的在腸內發現一顆近1公分的瘜肉,讓他也非常驚訝,提醒即使是年輕人,若有排便習慣改變等異狀,一定要及早就醫。

  • 一晚吃錯害隔天便祕 專家點名5類食物 酒和牛奶都中

    一晚吃錯害隔天便祕 專家點名5類食物 酒和牛奶都中

    晚上吃錯食物,可能導致早上排便不順。國外專家指出,高脂食物、酒精、精製穀類、高蛋白點心、乳製品等5種食物,可能導致腸道活動更慢、排尿增加造成輕度脫水,建議夜晚應避免食用,特別是睡前。

  • 芹菜抗發炎、降血壓 2族群最好別吃 腸胃受不了

    芹菜抗發炎、降血壓 2族群最好別吃 腸胃受不了

    全台約有500多萬人罹患高血壓。家醫科醫師李思賢表示,芹菜含有植化素phthalides,有助於血管壁平滑肌放鬆、降低血壓,更含有特殊的芹菜素,這是一種天然抗發炎成分,對腦部健康與癌細胞的代謝都有幫助,高血壓患者若想保養血管,不妨可吃芹菜,但若食用後易脹氣、排便不順者,也不要硬吃。

  • 三伏貼揮發性溫熱 有助減緩過敏

    三伏貼揮發性溫熱 有助減緩過敏

     台灣兒童過敏盛行率逐年攀升,中醫指出,許多小朋友小時候皮膚、腸道過敏,長大則面臨鼻過敏、氣喘,透過「三伏貼」治療,以預防醫學概念調理體質,能幫助減緩過敏症狀,尤其適合兒童、虛寒體質及銀髮族群。

  • 「排便卡卡」怎麼了?小心腸道持續囤積老廢物質!醫師提醒:發現問題才留意  恐增健康風險

    「排便卡卡」怎麼了?小心腸道持續囤積老廢物質!醫師提醒:發現問題才留意 恐增健康風險

    工作到年中,進入忙碌高峰,不僅要衝刺KPI,還得面對報稅、家庭與生活瑣事的挑戰,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剛過30歲的你,是否也默默感受到身體似乎「卡卡的」?當消化問題浮現,生活品質早已不知不覺下滑!

  • 太陽星全效乳鐵蛋白 打造全家人的健康守護力

    太陽星全效乳鐵蛋白 打造全家人的健康守護力

    新冠疫後與病毒共存的新常態、高齡化社會來臨,健康成為家庭照護的重要核心,免疫保健需求日益提升。新上市的太陽星全效乳鐵蛋白,以具有百年科研基礎的日本森永乳鐵蛋白、比菲德氏龍根菌BB536,結合法國黃金初乳與益生元乳酮糖,組成獨家SMART免疫配方,守護樂齡長輩、家庭成員健康。即日起於太陽星官網、中天與蝦皮獨家首賣,搶攻全齡營養市場。

  • 「清腸排體內毒素」是迷思 醫破解:宿便根本不存在

    「清腸排體內毒素」是迷思 醫破解:宿便根本不存在

    網路經常能看到清宿便排毒、吃酵素能清宿便這樣的說法,但其實宿便在醫學上是不存在的。醫師鄭泓志指出,所謂「體內有毒素,要靠清宿便來清光」、「清宿便就能變瘦變美」、「沒每天排便,代表宿便卡住」,其實都是迷思。

  • 運動太猛反害腸 醫曝正確強度:快走、騎單車最剛好

    運動太猛反害腸 醫曝正確強度:快走、騎單車最剛好

    運動有益身體健康,醫師吳易澄指出,規律的運動能改善腸道菌相、調節免疫反應,降低癌症風險與提升存活率,不一定要激烈,規律的快走、游泳、騎腳踏車都是好的開始,中等強度規律運動有助減少腸漏症發生,還能加快腸道蠕動,縮短致癌物接觸時間。但要注意,過度訓練反而會引發腸道壓力、菌相變差,甚至增加腸漏症風險。

  • 便祕夫妻吃香蕉通便 結果兩人都高血鉀 嚴重會猝死

    便祕夫妻吃香蕉通便 結果兩人都高血鉀 嚴重會猝死

    有些人會吃香蕉來幫助排便。腎臟科醫師林軒任提醒,香蕉是高鉀食物,腎功能不佳者,要謹慎食用,他分享曾收治一對夫妻,因排便不順,每天都會吃3、4根香蕉,結果雙雙引發高血鉀症。嚴重高血鉀症,可能導致心律不整、心跳驟停,猝死風險增加3倍

  • 養生婦每天1香蕉 突陷昏迷命危 醫示警:1族群少吃

    養生婦每天1香蕉 突陷昏迷命危 醫示警:1族群少吃

    香蕉可說是CP值相當高的水果,隨手一根,方便又能填飽肚子,不過,醫師提醒,香蕉是高鉀水果,慢性腎病患者不宜多吃,曾有位60歲腎病婦人,每天都吃1根香蕉,來幫助排便,結果有天昏迷不醒,送醫發現已併發高血鉀症,經急救才救回一命。

  • 每31分1人罹大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 醫:做1事救命

    每31分1人罹大腸癌!早期症狀不明顯 醫:做1事救命

    衛福部統計,台灣平均每31分鐘就有1人被診斷為大腸癌,不僅是國人好發的癌症,且罹癌年齡有年輕化的趨勢。今年篩檢資格從原先的50歲,下調至45歲,其中若有大腸癌家族史的國民,只需年滿40歲便可進行糞便潛血篩檢篩檢。

  • 纖維、水分都沒少 卻10天大便1次 醫揪兇手得救了

    纖維、水分都沒少 卻10天大便1次 醫揪兇手得救了

    便祕未必都是腸胃問題。外科醫師陳榮堅分享有一位30歲女子,即使多吃蔬菜、喝水與勤運動,但只要沒用瀉藥,就會超過10天不大便,這讓她情緒不穩,常與同事吵架,經安排檢查,他發現女子是因罹患甲狀腺功能低下,對症治療2周後,女子不僅排便順暢,心情也跟著變好。

  • 2蔬果竟是「排便地雷」醫: 在腸道裡結成一團

    2蔬果竟是「排便地雷」醫: 在腸道裡結成一團

    排便不順看似小毛病,長期下來可能造成腹膜炎甚至增加失智風險,大腸直腸外科醫師鍾雲霓指出,攝取足夠的蔬果能有效改善,深綠色熟蔬菜會比淺綠色來得得佳,但並不是每種蔬果都能幫助排便,纖維質粗的竹筍、黏稠度高的柿子,反而是地雷。

  • 去溼養生 中醫師籲調整飲食

    去溼養生 中醫師籲調整飲食

     春末時期,許多人受潮溼天氣影響,會出現水腫、疲倦等症狀,女性則易有白帶困擾。18歲張姓女子多年來因分泌物異常量多,每日須頻繁更換護墊來維持私處清爽,相當困擾,日前至台北慈濟醫院中醫部求助,醫師許雅婷建議,調整飲食及生活習慣,2周後症狀明顯改善。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