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探月工程的搜尋結果,共54

  • 大陸最新太空會師創紀錄   美媒全驚呆

    大陸最新太空會師創紀錄 美媒全驚呆

    據觀察者網報導,北京時間11月1日4時58分,中國太空完成史上第7次「太空會師」——神舟二十一號太空員乘組順利入駐「天宮」,又雙叒叕一張太空全家福新鮮出爐。採用自主快速交會對接模式,此次對接僅耗時3.5小時。這一速度讓美聯社直言驚嘆,「比以往任務縮短3小時,這創下了中國自主太空史上最快對接紀錄。」

  • 奔騰思潮》繼承與分歧?大陸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與孫中山先生政治制度設想對照分析(柳金財)

    奔騰思潮》繼承與分歧?大陸國家治理體系現代化與孫中山先生政治制度設想對照分析(柳金財)

    近年來,大陸強調「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並在科技、產業、基礎設施及重大工程領域推行「新型舉國體制」。此制度設計旨在集中資源、統籌協同,以提升治理效能與戰略能力。與此同時,孫中山先生在20世紀初提出的三民主義及五權憲法,亦包含對國家能力與民主制度的雙重要求,即「人民有權、政府有能」。我們檢視二者的契合與矛盾之處,並進一步對照當代西方治理理論,以探討其制度特徵與優劣勢。

  • 美太空競賽輸陸?NASA遭爆生命保障系統現「關鍵差距」

    美太空競賽輸陸?NASA遭爆生命保障系統現「關鍵差距」

    據觀察者網報導,「科學家發現,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在太空生命保障系統研發中存在關鍵差距,這可能會阻礙美國在長期載人空間探索和居住方面與中國競爭,中國則遙遙領先」。香港《南華早報》9月14日報導指出,一個由包括NASA研究人員在內的科學家團隊發現,在中俄已計劃聯手建立月球科研基地之際,美國在生物再生式生命保障研究上的投入有限,正在削弱其在太空領域的競爭力。該團隊稱,過去的研究和政策決定——例如削減經費和項目,造成了NASA當前在空間居住能力上存在「關鍵差距」(Critical gaps)。

  • 社評/中美防禦小行星撞地球之爭

    社評/中美防禦小行星撞地球之爭

     美國小行星防禦實驗計畫實施3年後,大陸決心成為第二個具備小行星動能撞擊能力的國家,探月工程總設計師日前公布中國版的發展計畫。大陸強調該計畫的防禦性質與和平屬性,但不能避免被解讀為美中兩強的大國角力。果然,美國太空總署(NASA)隨即宣布禁止中國大陸公民參與美國太空計畫,包括瀏覽數據系統及參與會議,美中太空角力升級。

  • 旺報社評》中美防禦小行星撞地球之爭

    旺報社評》中美防禦小行星撞地球之爭

     美國小行星防禦實驗計畫實施3年後,大陸決心成為第二個具備小行星動能撞擊能力的國家,探月工程總設計師日前公布中國版的發展計畫。大陸強調該計畫的防禦性質與和平屬性,但不能避免被解讀為美中兩強的大國角力。果然,美國太空總署(NASA)隨即宣布禁止中國大陸公民參與美國太空計畫,包括瀏覽數據系統及參與會議,美中太空角力升級。

  • 月球「晚年期」為何還有火山噴發?陸科學家揭祕

    月球「晚年期」為何還有火山噴發?陸科學家揭祕

    中國新聞網23日報導,作為地球天然衛星,月球起源演化一直以來備受關注。科學界普遍認為,月球在30億年前就已「休眠」,火山活動基本停止。不過,中國嫦娥五號、六號任務分別帶回月球正面20億年前、月球背面28億年前形成的玄武岩樣品,研究證實月球在所謂晚年期依然發生火山噴發。這就引出關鍵科學問題——何種熱動力機制支撐著月球在「晚年」仍保持活力?

  • 大陸首個!國際深空探測學會成立 聚焦月球、行星探測

    大陸首個!國際深空探測學會成立 聚焦月球、行星探測

    國際深空探測學會成立大會7日在安徽合肥舉行,這也是大陸首個深空探測領域國際科技組織。根據說明,國際深空探測學會是由深空探測實驗室、中國國家航天局探月與航太工程中心、中國宇航學會、中國空間科學學會及法國行星探測地平線2061等5家單位聯合倡議,彙聚20位大陸院士與31名國外科學家共同發起申請,歷經兩年多籌備,於今年4月經大陸國務院批准,成為在民政部註冊具有獨立法人資格的非營利性國際科技組織。

  • 中國航太科技 巴黎航展亮相

    中國航太科技 巴黎航展亮相

     澎湃新聞報導,第55屆巴黎國際航空航太展覽會近期開幕。中國大陸航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展台通過多種手段向國際客戶展示了大陸航太科技實力。

  • 航太秀肌肉!陸「長征火箭」系列 首次亮相巴黎航展

    航太秀肌肉!陸「長征火箭」系列 首次亮相巴黎航展

    澎湃新聞17日報導,第55屆巴黎國際航空航太展覽會當地時間16日開幕。中國大陸航太科技集團有限公司展台通過多種手段向國際客戶展示了大陸航太科技實力。

  • 終於向陸借到月壤 美國科學家:但NASA不會資助研究

    終於向陸借到月壤 美國科學家:但NASA不會資助研究

    據觀察者網報導,4月24日,在第十個「中國航天日」啓動儀式上,中國國家航天局對外發佈嫦娥五號任務月球樣品國際借用申請結果。在此次獲准借用月球樣品的來自6個國家的7家機構中,包括了兩所接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資助的美國高校——美國布朗大學和紐約州立大學石溪分校。

  • 大陸與俄羅斯合作月球住人基地 準備在月球上建造核反應爐

    大陸與俄羅斯合作月球住人基地 準備在月球上建造核反應爐

    中國大陸航空航天部的一名高級官員介紹,大陸與俄羅斯正在進行「國際月球研究站」(ILRS)計畫,其中,大陸正考慮在月球上建造一座核反應爐,以支持長期居住所需的能源。

  • 慶祝航太日!陸「天問二號」小行星探測任務將啟程

    慶祝航太日!陸「天問二號」小行星探測任務將啟程

    大陸央視報導,4月24日是第十個中國大陸航太日,每年4月24日設立為「中國航太日」是為了紀念1970年4月24日大陸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東方紅一號」發射成功這一歷史性時刻。大陸工業和信息化部副部長、國家航天局局長單忠德受訪表示,大陸將加快提升進入太空的能力,今年中國行星探測工程將再啟征程,天問二號將於今年上半年搭乘長征三號乙運載火箭,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擇機發射。太陽探測工程也在未來計畫中。

  • 全球僅5國擁有   陸雙軌火箭橇飆出2.28馬赫速度紀錄

    全球僅5國擁有 陸雙軌火箭橇飆出2.28馬赫速度紀錄

    微信公眾號大陸央視軍事報導,近日,大陸某新型飛行器以2.28馬赫速度,在長達6公里鐵軌上通過,刷新雙軌火箭橇速度紀錄。

  • 上海天文台長:盼發揮「大國重器」作用

    上海天文台長:盼發揮「大國重器」作用

    大陸央視20日報導,大科學裝置是推動科技創新、突破關鍵核心技術的利器。中國科學院上海天文台台長沈志強去年履職全國政協委員將滿周年,2025年大陸全國兩會召開在即,他將提案建議提升這些「大國重器」設施的使用效率。

  • NASA警告:「小行星恐撞地球」 6爆炸地點曝光!大陸搶先部署防禦

    NASA警告:「小行星恐撞地球」 6爆炸地點曝光!大陸搶先部署防禦

    美國太空總署(NASA)於近期提出警示,一顆名為「2024 YR4」的小行星有2.1%的機率在2032年與地球發生碰撞。儘管此威脅機率微乎其微,但若撞擊事件不幸發生,可能衝擊的區域包含括東太平洋、南美洲北部、大西洋、非洲、阿拉伯海和南亞。中國的天文學家也表示,中國已正式啟動「小行星防禦系統」。

  • 毛寧在社群媒體X發布視訊   陸科技飛躍「未來已來」

    毛寧在社群媒體X發布視訊 陸科技飛躍「未來已來」

    中國外交部發言人、外交部新聞司司長毛寧2月14日晚,在社群媒體X平台更新貼文,發布一段名為「未來已來」(The Future Is Now)的視訊,以「探索」、「遠征」、「聯通」、「智能」、「巨鯨撼躍」等為子題,細數中國大陸近來實現的諸多科技飛躍。

  • 筆直飛來!陸招募「行星防禦」團隊公告引熱議 3城市恐遭殃

    筆直飛來!陸招募「行星防禦」團隊公告引熱議 3城市恐遭殃

    先前發現的2024 YR4小行星直徑約40至90公尺,歐洲太空總署(ESA)上週五(7日)更新評估,將2024 YR4列為最高風險小行星,這顆小行星直徑約40至90公尺,撞擊地球機率超過2%。有網友眼尖發現中國大陸國家國防科技工業局重大專項工程中心公告中,正在招募3名「行星防禦崗」碩士級以上防禦專員,引發媒體及網友關注,根據天文學家的模擬, 2024 YR4潛在撞擊路徑上有3個人口稠密的城市,分別是哥倫比亞波哥大、印度孟買、以及奈及利亞拉哥斯。

  • 嫦娥七號明年發射 擬在月球南極找到水冰

    嫦娥七號明年發射 擬在月球南極找到水冰

    據大陸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報導,過去一年,鵲橋二號繞月搭橋,助力嫦娥六號實現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隨著嫦娥六號任務的圓滿完成,按照計劃,大陸將在2026年發射嫦娥七號月球探測器,前往月球南極尋找水冰。為什麼要去月球南極尋找水冰?目前任務進展情況如何?本次任務又有哪些難點看點?

  • 陸嫦娥七號2026年將登月球南極尋「水冰」

    陸嫦娥七號2026年將登月球南極尋「水冰」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2024年嫦娥六號完成了人類首次月球背面採樣返回壯舉。今年,探月四期後續的嫦娥七號、嫦娥八號的研製工作也將穩步推進。其中,嫦娥七號計畫於2026年發射,不但將搭載首個在月球飄動的旗幟,也將前往月球南極尋找水冰存在的證據。

  • 「死神星」2029掠過地球 將引發小行星震

    「死神星」2029掠過地球 將引發小行星震

    一顆以古埃及黑暗與混亂之神阿波菲斯(Apophis)命名的小行星「死神星」(99942 Apophis)直徑約為335公尺,雖然不會直接撞擊地球,但許多份研究顯示,當這顆小行星在2029年4月近距離掠過地球時,地球引力可能會使其發生小行星震(asteroid-quake)促使表面剝落。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