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擴建案的搜尋結果,共86筆
嘉義縣長翁章梁今(4日)在嘉義縣議會第20屆第6次定期大會進行年度施政總報告,指2025年至2035年將是嘉義縣黃金10年,進一步指出,他上任以來,堅守財政紀律,持續清償公共債務,至今年9月底止,嘉義縣負債已下降到44.2億元,人均負債0.93萬元,是近20年來最低。
桃園市長張善政10月29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聽取經發局、地政局「桃市產業園區開發情形」專題報告後表示,大園、大溪及新屋頭洲等三處產業園區未來將輔導未登記工廠遷入,事涉跨局處業務,請溫秘書長統籌成立專案小組,整合地政局、都發局及經發局等相關局處,確保產業園區開發順利推動。
桃園市長張善政2025年10月29日上午主持市政會議,聽取經發局、地政局「桃園市產業園區開發情形」專題報告後表示,大園、大溪及新屋頭洲等三處產業園區未來將輔導未登記工廠遷入,事涉跨局處業務,請溫代欣秘書長統籌成立專案小組,整合地政局、都發局及經發局等相關局處,擬定具體作法並掌握執行情形,確保產業園區開發順利推動。
機車業龍頭三陽(SYM)力拚成為今年唯一逆勢成長品牌,董事長吳清源21日表示,受雙稅政策與景氣不確定影響,今年國內機車市場明顯疲軟,全年規模估將較去年衰退約5%,最好也僅約75萬輛。不過,三陽前九月領牌仍達23.47萬輛、年增1.52%,是前三大品牌中唯一成長者,全年目標逆勢成長2%~3%,市占率可望挑戰45%。
台積電中科二期擴廠計畫進入倒數,近期大型營造廠已陸續接獲台積電相關工程招標案。據供應鏈透露,台積電規劃在園區內興建四座新廠,最快10月動工,建廠期程約二年,目標2027年底完成風險性試產,2028年下半年導入1.4奈米先進製程。
開發案通過環評後,業者應落實環境保護承諾,否則將面臨30萬至150萬罰鍰,審計部報告顯示,相關違法件數及金額逐年攀升,更有業者違法7次、累計罰鍰破500萬。環團呼籲環境部嚴懲慣犯,直接要求停止開發,避免業者花錢了事。
環團今天到環境部大門前,陳列印有堆滿塑膠廢棄物許願池的地面3D圖像,並高舉「全台來許願,塑膠要減產」巨幅詩籤,指出政府支持增加塑膠生產,於去年核定中油「新四輕」輕油裂解廠擴建案,呼籲環境部長彭啟明表態反對,加入全球塑膠減產的行列。
中碳(1723)29日董事會通過第二季財報,上半年營收31.23億元、稅後純益7.74億元、EPS為1.61元,都比去年遜色不少,最主要的原因就是第二季油價下跌及新台幣劇烈升值。由於美國將對大陸石墨材料課徵反傾銷稅,可望抑制大陸低價電池負極材料繼續向外倒貨,法人樂觀後續中碳營收將受惠。
台塑四寶今年超額配息,繼台塑化、台化、台塑順利填息後,南亞23日除息第二天,伴隨電子材料、醫療等高階利基轉型策略逐步發酵撐腰,加上大盤強彈330點助陣,終場以31.65元強勢亮燈漲停姿態,宣告填息完成。
台塑四寶今年超額配息,繼台塑化(6505)、台化(1326)、台塑(1301)順利填息後,南亞(1303)在除息第二天,23日伴隨電子材料、醫療等高階利基轉型策略逐步發酵撐腰,加上大盤強彈逾330點助陣,終場以31.65元強勢亮燈漲停姿態,宣告填息達陣。
位於高雄市小港區、由天主教高雄教區所有的高松墓園,計畫在原地擴建,引起居民反彈,自去年12月地方說明會起,就遭民眾強力反對,附近5個里的里長揚言抵制到底,21日高市環保局邀請環評委員至現場做第一次勘查,居民得知後再次集結在墓園門口拉布條陳情抗議,並表示擴建將影響附近居住品質與社區發展,希望市府傾聽人民心聲,表達訴求後眾人各自離去,市府人員與環評委員則是順利完成勘察,隨後返回環保局開會討論。
位於高市小港區、天主教高雄教區所有的高松墓園,計畫在原地擴建,引起地方反彈,自去年12月地方說明會起,就遭致居民強力反對,附近5個里的里長就揚言抵制到底,昨天高市環保局邀請環評委員至現場做第一次勘查,居民得知後再次集結在墓園門口拉布條陳情抗議,表示墓園擴建將影響附近居住品質與社區發展,希望市府傾聽人民心聲,表達意願後居民各自離去,市府人員與環評委員也順利完成勘察,隨後返回環保局開會討論。
中科管理局18日以「卓越中科 飛躍22」為主軸,慶祝中科園區成立22周年。針對擴建二期計畫土地取得,局長許茂新表示,今年6月2日完成土地點交,台積電(2330)已承租,且進行興建4座奈米廠規畫,預計下半年動工。
隨著《大而美法案》過關,將半導體投資抵免提升至 35%,有助加速台積電等半導體業者在美設廠,在產能擴大之下,也將帶動廠務、設備、耗材等需求增加。
南亞董事長吳嘉昭12日表示,新台幣從33.2元升破30元關卡,牽動進貨等成本增加,甚至可能涉及替代性支出,加上美元部位匯損,第二季營運會辛苦一點,但之後匯率波動放緩,有望拉高業績,看好下半年營運表現。
南亞12日股東會通過去年財報、股利分配案及董事改選。董事長吳嘉昭表示,台幣從 33.2元升破30元關卡, 牽動進貨等成本增加,甚至可能涉及替代性支出,加上美元部位匯損,第二季營運會辛苦一點,但之後匯率波動放緩,有望拉高業績,看好下半年營運表現。
美中角力、川普發動關稅戰、國內課徵碳稅等衝擊,南亞董事長吳嘉昭12日在股東會中表示,第二季業績會有極大的壓力,經營仍然辛苦。面對變局,南亞已將四個轉型及三個發展方向做為行動方針。
南亞(1303)今(12)日舉辦股東會,面對外在風險及競爭加劇,吳嘉昭表示,南亞已將四個轉型與三個發展方向定為行動方針,並積極投入AI領域。截至今年第一季,海內外廠區已推動928個AI專案,預計投資金額達8.7億元,年效益預估為34.3億元,目前已完成603案,累計投資金額7.5億元,年效益為26.1億元。
第3屆聯合國海洋大會9日起在法國尼斯登場,超過90個會員國昨宣布支持減少塑膠生產的「尼斯宣言」,綠色和平今天表示,台灣政府去年核准中油提出的「新四輕」輕油裂解廠擴建計畫,與減塑政策相互矛盾,如同一邊呼籲減塑,一邊增加塑膠生產,呼籲行政院重新檢討新四輕擴建案,環境部則應認真看待尼斯宣言,支持源頭減少塑膠生產,積極推廣「重複使用」政策。
漢唐(2404)10日召開股東常會,公司表示,半導體整體應用持續擴增中,漢唐身為台積電及美光兩大業主的最主要工程承包商,根據二家擴產速度,對未來業務維持樂觀看法。其中,台積電美國亞利桑那廠二期積極推進中,目前已開始建廠,後續台積電在美國還有專案要進行,美國將會是漢唐近年最主要的海外市場,新加坡也有專案進行中,今年營運將受海外貢獻推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