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攻擊型的搜尋結果,共173筆
國防部昨日表示,國軍無人載具發展以「科技取代人力、火力取代兵力」為原則,朝量大、價廉、可消耗、即偵即攻等方向規劃,依作戰任務劃分「聯戰、戰術及戰鬥」等層級兵、火力運用,朝「新訓練、新思維、新裝備、新科技」建軍整備發展。國防部長顧立雄強調,將依國防科技產業政策指導,結合民間力量,藉由多元管道持續籌獲各式無人載具,以加速形成戰力。
國軍持續採購無人機已跟上世界趨勢,在明年7月無人機大隊成立前,相關的訓練、配套措施以及實際戰術運用,成為現在急需釐清的;對此,國防部長顧立雄今日至立法院執行專案報告,並指出未來無人機的實戰運用將分「聯戰、戰術及戰鬥」3大層級,配合相應無人機來運用;未來發展,也將增加影像識別、抗干擾及多重導控等軟硬體的能力。
軍聞媒體《軍事觀察》(Military Watch)2日指出,委內瑞拉總統馬杜洛近日向俄羅斯總統普丁發出請求,希望獲得多項先進武器支援。不過4日時俄國國會國防委員談及這項報導時主動拋出,能夠大幅提升戰略嚇阻力的中程彈道飛彈「榛果樹」(Oreshnik)多彈頭重返大氣層載具(MIRV)也可以提供。
美國軍工新創公司Anduril創辦人拉奇(Palmer Luckey)透露,自家有一項「中國27」指導政策,所有的武器研發與製造都以「中國可能在2027年入侵台灣」為想定。他反對美國介入戰爭,不必為他國捐軀,而是把台灣打造為「超多刺的豪豬」。
雷虎(8033)科技於2025年美國陸軍協會(AUSA)年度會議暨展覽中,透過策略夥伴美國Auterion國防科技公司的展位,盛大展示其攻擊型無人機「OVERKILL FPV 飛天刀」。此款無人機搭載Auterion先進的AI自主技術,展現雷虎在軍用無人載具領域的卓越創新能力,進一步鞏固其在全球軍工市場的競爭優勢。
海鯤潛艦潛航試俥在即,詎料造艦掌門人前海軍司令、潛艦專家黃曙光竟突然請辭,無論其內情如何,國人都必須藉此再度審視所謂「自製」軍備的能耐和上限,倘若為爭取民意而強出頭硬撐,最終仍無法迴避科技實力的考驗。政黨會輪替,但國家尊嚴和國軍戰備執勤安全絕對不可輕率怠忽。
海鯤潛艦潛航試俥在即,詎料造艦掌門人前海軍司令、潛艦專家黃曙光竟突然請辭,無論其內情如何,國人都必須藉此再度審視所謂「自製」軍備的能耐和上限,倘若為爭取民意而強出頭硬撐,最終仍無法迴避科技實力的考驗。民主國家執政政黨會輪替,但國家尊嚴和國軍戰備執勤安全絕對不可輕率怠忽,這是任何從政人士必須嚴肅看待的議題。
由外貿協會主辦的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TADTE)日前在台北南港展覽1館登場,匯聚來自15國490家廠商,使用1500個攤位,較上屆成長逾49%,規模創下歷史新高,不僅展示技術深度,更在政策連動層面展現戰略格局與創新能量,吸引超過60國專業買主預先登記參觀,凸顯國際航太暨國防展在全球產業鏈中的商機與潛力。
《日本時報》26日報導,自去年開始,多名中國大陸無人機專家多次前往俄羅斯一家受到西方制裁的武器製造公司,開發軍用無人機;顯示俄「中」持續合作,加劇對烏克蘭的侵略。
中科院自主研發的「快奇」攻擊型無人艇,在今年8月於國軍精準彈藥射擊操演中,以創新「無人機/艇海空聯合作戰」戰術戰法進行實彈射擊,已在台北國際航太展中登場亮相。
全漢(3015)搶進無人載具,無人機電源產品已開始出貨數家國內無人機廠,順利跨入當紅的無人機領域,全漢表示,工業電腦、網通及電競客戶訂單穩定,今年整年來看還不錯,隨著無人機各式應用增溫,有望為公司營運增添新動能。
中科院上周與美國Leonardo DRS公司簽署合作備忘錄,未來將由該公司將中科院研製的「M60A3戰車射砲控及觀瞄系統」代銷至各國。據指出,目前全世界約有3000多輛M60A3戰車,主要在中東,L廠認為有性能提升的商機。這是中科院裝備首次委託外商對國際銷售,中科院長李世強親自出面簽約,為中科院外銷打開另一條路。
在俄烏戰場廣獲運用的無人機,已成各國軍事發展重點,中科院也藉由此次台北航太國防展,展示四款「勁蜂」系列無人機。從中科院釋出的無人機運用影片可見,「勁蜂」無人機可形成「蜂群」,在台海作戰時打擊敵軍水面艦,並爭取反艦飛彈突穿的機率,創造屬於台海的「地獄景象」。
「2025臺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昨日盛大開幕,匯聚15個國家、490家廠商,約1441個攤位,規模創下歷史新高。其中,中科院分別展示能酬載及搭載攻擊型無人機的銳鳶二型無人機、快奇攻擊型無人艇,展現不對稱作戰能量。此外,中科院及漢翔公司陳展無人機反制系統,展示偵測、識別、摧毀及干擾敵無人機等多元性能,也是現場另一備受矚目的研發利器。
2025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18日登場,成跨足發展無人機、無人船的台灣業者火力展示舞台。無人載具商碳基科技將與銘旺科技聯合展示戰術級無人載具合作計畫,涵蓋彈簧刀、消耗型無人機、車載與艦載多管發射系統等多型產品搶市。
台股於上周突破25K大關,創下歷史新高的同時,投資人操作思維卻呈現兩極化發展。根據集保結算所最新統計資料顯示,共有22檔ETF受益人數齊創掛牌新高,且涵蓋市值型、主動式等追求資本利得的攻擊型ETF,以及反向型與債券型等避險型ETF,投資人在參與股市上漲格局的同時也開始居高思危並增加避險部位。
荷蘭F-35隱形戰機幾天前才開始在北約前線執行新巡邏任務,週三就協助盟國波蘭擊落了侵犯領空的俄羅斯無人機。
2025台北國際航太暨國防工業展即將於18日登場,法人指出,本次展覽重點為完整呈現國防航太產業最新趨勢及應用,關注重點將是無人載具產業,以長榮航太(2645)最受青睞,凱基投顧、金控旗下投顧均給予「買進」投資評等;無人艇則以龍德造船(6753)為標案最大受惠者。
《華爾街日報》9日指出,中國大陸解放軍的潛艦性能已較數十年前大躍進,航行時更安靜,攻擊也更致命,相較之下,即便美國潛艦技術依舊領先,但產能落後卻是嚴重問題,該文也模擬華府與北京參與台海戰事時,雙方潛艦可能在其中扮演的角色。
國防軍用無人艇題材續燒,受到市場傳聞國防預算可望釋出無人艇標案,數百億元的商機帶旺台船(2208)與龍德造船(6753),今天兩家公司股價再飆漲停板,其中台船股價創下2023年9月28日以來新高,龍德造船則創下2024年7月1日以來新高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