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數位身分的搜尋結果,共176筆
2025台北國際金融博覽會今(7)日盛大開展,中信金控以「智能引領 打造金融新航線」為主軸,展示銀行、人壽、證券、投信等子公司共10項創新金融應用,其中又以業界首創的「AI信用卡秘書」最為吸睛,應用生成式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依客戶需求提供專屬信用卡用卡攻略,僅需詢問「刷哪張卡最划算?」系統即會比對不同卡片權益與商店優惠,亦可統計花費明細並提供用卡建議,並依據民眾的消費習慣,主動偵測潛在刷卡交易風險,提醒民眾進行交易確認,現場吸引民眾踴躍互動體驗,迴響熱烈。
2025台北金博會今(7)日起至9日在台北登場,財團法人台灣票據交換所參展,以「智慧政府支付服務」與「數位驗證服務」主題,傳達「普惠金融」的信念。票交所指出,除了希望讓民眾了解各項便民安全的繳費、代收代付服務,更進一步攜手凱基證券、口袋證券展出線上開戶與分戶帳授權扣款服務,展現便捷、安全的跨業數位金融應用。
全球人壽響應金管會推動「數位身分驗證」政策,獲主管機關核准試辦「金融Fast-ID驗證轉接中心」業務的業者,展現公司在數位創新與客戶體驗優化上的領先地位,及深化客戶數位身分識別安全保障、強化數位信任的積極作為。
AI金融科技協會持續推動金融科技教育向下扎根,昨日由AI金融科技創新學院與徐匯中學攜手共同舉辦「高中金融素養論壇」,吸引數百名高中學生與教師參與。論壇由金管會綜合規劃處林羲聖處長親臨致詞揭開序幕,展現主管機關對於「普惠金融×AI教育×青年素養」三軸並進發展的高度重視。
歐美國家陸續推出穩定幣,金管會主委彭金隆及央行總裁楊金龍亦表示,台灣有發行穩定幣的空間,博士旺(3555)總經理黃啟誠表示,「未來三年,區塊鏈整個市場會很熱鬧」,亦會帶動龐大商機。
由金管會指導,集保結算所與金融研訓院共同委託的數位金融客戶體驗滿意度研究調查,14日舉辦成果發表會,透過了解消費者對金融機構的數位金融服務體驗與建議,營造友善金融科技生態圈,調查顯示整體滿意度高達8成6,藉由直觀消費者體驗需求,提供台灣各金融機構在技術發展及服務面向應強化的方向。
協志聯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TISNet),作為大世科集團的轉投資子公司,10月3日宣布分別與瑞士雲端領導品牌Virtuozzo及美商動信安全GoTrust舉行台灣區代理簽約儀式。協志聯合科技將正式提供Virtuozzo高效、低成本、穩定可靠的雲端虛擬平台,以及GoTrust高安全、零密碼、零信任的登入與資安解決方案,為台灣企業打造完整的數位轉型與資安防護服務。
聲音、人臉驗證的防偽技術,在金融交易等需要高信任度的場景已不牢靠。若利用人體最獨特的生物特徵「虹膜」力抗AI深偽風險,你願意嗎?
群益證(6005)導入「金融Fast-ID」數位身分識別服務,已於3日正式上線,成為證券業首家應用於「線上開戶」及「調整交易額度」兩大核心業務的金融業者,除展現在數位金融領域的積極布局,也期望透過跨機構合作,提升客戶在交易、開戶、帳務查詢等環節體驗。
臺企銀(2834)積極響應金管會政策,率先成為財金公司「金融行動身分識別(Fast-ID)驗證轉接中心」首波試辦先導銀行,客戶可透過驗轉中心完成身分驗證服務,快速完成臺企銀行動銀行裝置綁定,實現更安全又便捷的數位身分識別體驗,最快於10月底正式上線。
為持續深化數位轉型,提供客戶更便捷與安全的金融體驗,華南銀行宣布參加「金融Fast-ID驗證轉接中心」先導機構。華南銀行指出,此舉象徵華南銀行在數位身分驗證領域再邁進一大步,實現跨機構且安全與便利的數位身分驗證服務。
金管會為加速數位金融發展與多元應用,偕同金融行動身分識別(Fast-ID)聯盟、由財金公司建置維運的「金融Fast-ID驗證轉接中心」已於9月25日試辦上線,首階段共有7家銀行率先介接,壽險、證券業者後續亦將陸續加入,擴大跨業服務的涵蓋範圍。
金管會偕同金融行動身分識別聯盟(金融Fast-ID聯盟)推動建置的「金融Fast-ID驗證轉接中心」(驗轉中心)9月25日試辦上線提供服務,第一梯次共有元大銀行、中國信託銀行、玉山銀行、兆豐銀行、第一銀行、華南銀行及臺灣企銀等七家金融機構參與介接,提供數位身分驗證跨體系互通的方式,讓民眾申辦金融服務更加便捷。
為持續深化數位轉型,提供客戶更便捷與安全的金融體驗,華南銀行積極投入數位創新,並宣布參加金管會金融科技發展路徑圖2.0政策中之「金融Fast-ID驗證轉接中心」先導機構,此舉象徵華南銀行在數位身分驗證領域再邁進一大步,率先實現跨機構且安全與便利的數位身分驗證服務。
前數位發展部部長黃彥男卸任後,今日正式擔任AI金融科技協會榮譽顧問。黃彥男表示,雖然已卸下公職,但「守護國家數位安全、保障全民財產安全」的責任未曾卸任。未來將結合自身在AI與資安領域的專長,協助政府與金融產業,共同打造新一代數位金融生態。
第一銀行宣布完成與財金公司「金融Fast-ID驗證轉接中心」技術串接,取得「請求驗證機構(RP)」及「驗證機構(IDP)」資格。第一銀行指出,將試辦運用於開立第一銀行iLEO數位帳戶時,使用金融Fast-ID快速完成驗證,成為首波開通雙向驗證服務的先導銀行,展現推動金融科技創新與數位轉型的決心。
數位投保服務再進化,富邦金(2881)旗下富邦產險推出結合AI人臉辨識的創新服務「FacePass極速保」,成為保險業首家獲主管機關核准試辦「數位身分驗證簽署要保書」的業者,保戶只需透過專屬連結完成身分註冊,即可透過行動裝置刷臉完成數位身分驗證與線上簽署要保書,實現「隨時隨地、3分鐘快速投保」的全新體驗。
賴清德總統擔任行政院長任內推動「數位身分證換發計畫」,後因資安疑慮於2021年由前行政院長蘇貞昌宣布暫緩執行至今,但內政部仍持續編列預算維護換發機器,攤開明年度預算書,戶政業務增列支付新式身分證印製設備暫停執行必要費用為1403萬3千元。在野立委質疑,若內政部要終止計畫就不該浪費公帑,像是一個無底洞;內政部戶政司則回應,暫緩期間為維持機器設備良妥,依契約規定,每年編列相關預算支付,以避免機器設備損壞風險。
近年來越來越多「育兒網紅」,家長常將孩子的照片、影像上傳到社群「曬娃」。學者示警,這些看似自然的舉動,可能引發霸凌、詐騙、跟蹤等潛在風險,甚至「數位童工」問題,呼籲家長從尊重子女做起,給予孩子「數位自主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