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文化保存的搜尋結果,共450

  • 宜蘭二結王公廟 號召千人泥塑

    宜蘭二結王公廟 號召千人泥塑

     28年前宜蘭縣五結鄉舉辦「千人移廟」,成為文化保存與社區總體營造的典範,坐落舊廟原址的宜蘭縣二結王公廟,將打造3尊鎮殿王公,廟方8日號召鄉親參與神像塑造,眾人捏製泥土成為神像的一部分,以「千人泥塑」延續千人移廟與社造精神。

  • 宜蘭二結王公廟打造鎮殿王公 1300人參與「千人泥塑」

    宜蘭二結王公廟打造鎮殿王公 1300人參與「千人泥塑」

    28年前宜蘭舉辦「千人移廟」,成為文化保存與社區總體營造的典範,坐落在舊廟原址的宜蘭縣二結王公廟,將打造3尊鎮殿王公,廟方今天(8日)號召鄉親參與神像塑造,眾人捏製的泥土成為神像的一部分,以「千人泥塑」延續千人移廟與社造的精神。

  • 斥資11億 國造林鐵「森里號」獲英國2刊物專文報導

    斥資11億 國造林鐵「森里號」獲英國2刊物專文報導

    斥資11億1900萬元,台灣自己設計、製造的阿里山林鐵「森里號」預計明年中啟運,目前首列列車正進行長達半年的功能測試,「國造」林鐵列車未正式上路,已在國外打響知名度,同時登上英國兩本專業鐵道刊物,再次提升台灣山岳林鐵在全球窄軌鐵道界的能見度,進而受到國際關注。

  • 《產業》觀光關鍵人才培育論壇 聚焦地域活化等3議題

    為協助台灣觀光產業以在地特色打造旅遊品牌,交通部觀光署日前舉辦「114年觀光產業關鍵人才培育計畫」觀光論壇,聚焦疫後觀光發展趨勢、地域活化及觀光品牌等3議題,盼為觀光產業發展引領出新方向。

  • 苗栗社造成果齊發「老適在一起生活節」熱鬧開展

    苗栗社造成果齊發「老適在一起生活節」熱鬧開展

    苗栗縣政府文觀局推動社區營造及村落文化發展計畫,今年度持續以社區為本、推動文化共創為核心方向,集結公所、社區、青年及產業夥伴成果,將於11月15日上午10時於苗栗陶瓷博物館舉辦「老適在一起生活節」,苗栗縣長鍾東錦3日歡迎大家共同參賞全縣5大社區優良營造成果。

  • 滇緬反共救國軍的生與死

    滇緬反共救國軍的生與死

     金三角指的是泰國、緬甸與寮國的三國交界處,更具體的範圍,包括了泰國的清萊府、清邁府北部、緬甸北部的撣邦、克欽邦,以及寮國的琅南塔省、豐沙里等地。在這個面積將近20萬平方公里的蓊鬱森林中,蘊藏著極其豐富的沙金、銅礦和寶石,因此才有了「金三角」的美名。

  • 【T講堂】永續生活為核心 匯集產業與文化的樂活觀光 小鎮故事多 展現花東「生活魅力」

    【T講堂】永續生活為核心 匯集產業與文化的樂活觀光 小鎮故事多 展現花東「生活魅力」

    近年來,台灣觀光產業逐步回溫,旅遊不再只是移動的過程,而是一次與土地深度連結的體驗。疫情期間,本土文化、自然景觀與生活風情被重新發掘,帶動了在地特色旅遊的蓬勃發展。

  • 颱風衝擊嘉義文化資產 李遠視察災後古蹟 重生慶生雙喜

    颱風衝擊嘉義文化資產 李遠視察災後古蹟 重生慶生雙喜

     丹娜絲颱風重創嘉義,文化部爭取到災後復原預算2.94億元協助8縣市搶修復建文化資產,嘉義市3案獲補助771.4萬元,嘉義縣7案2258.1萬元,文化部長李遠30日視察獲補助的百大文化基地「洲南鹽場」、「島呼冊店」及嘉義市定古蹟「原嘉義神社暨附屬館(史蹟資料館)」。

  • 客家新世代論壇11/8登場 青年接棒共繪客家文化新藍圖

    客家新世代論壇11/8登場 青年接棒共繪客家文化新藍圖

    為凝聚青年對客家文化未來發展的想像與行動力,高雄市政府客家事務委員會與高雄市客家文化事務基金會共同主辦的「2025客家學×青年論壇系列活動—客家新世代願景論壇」,將於11月8日至9日在正修科技大學登場,論壇以「世代對話、青年行動」為核心主軸,象徵青年世代接棒,展現客家文化傳承的新力量。

  • 花蓮百年古剎保安寺 洪災後文物搶救行動啟動

    花蓮百年古剎保安寺 洪災後文物搶救行動啟動

    受到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洪水影響,花蓮光復鄉百年古剎保安寺滿佈泥濘,寺內珍藏百餘年文物飽受泥水浸蝕。為守護這片承載地方信仰與工藝記憶的文化資產,多所大學與專業團隊第一時間投入搶救工作,國立台灣師範大學美術館文物保存維護研究發展中心亦參與其中,提供技術支援、協助災後文物檢測、修復與保存作業。並與台灣文物保存協會及各團隊攜手推動修護認養行動,展現臺灣文化保存領域的跨界合作與社會責任。

  • 以科技照亮文化根脈 金門族譜數位尋根成果發表

    以科技照亮文化根脈 金門族譜數位尋根成果發表

    金門歷史民俗博物館與國立金門大學「閩南文化與僑鄉數位典藏中心」、「資訊工程學系智慧計算實驗室」攜手合作,以「浯洲金門尋根溯源平台」為核心技術,推動《金門聚落宗族文化、保存、傳承與展示計畫》,歷經多月研究與數位建置,今(28)日盛大舉辦《薪火相傳、點燈未來:金門族譜數位典藏與科技尋根溯源》成果發表會,展現金門宗族文化跨越時空的延續與再生。

  • 雲林社造嘉年華下月登場 80歲長輩活力演出

    雲林社造嘉年華下月登場 80歲長輩活力演出

    雲林縣有449個社區發展協會,雲林縣府著力於社區營造已30年,已有超過100社區展現新風貌,11月8日將於林內鄉紙蝶地景生態園區舉辦「雲林社造嘉年華」,今年主題是「雲林社造創生年,巷仔內好𨑨迌」,共55個社區設攤。

  • 桃市奪「農再卓越獎」全國第一 攜手社區共創永續家園

    桃市奪「農再卓越獎」全國第一 攜手社區共創永續家園

    桃園市政府在農業部農村發展及水土保持署舉辦的「農村再生縣(市)政府社區再生績效考評」中,勇奪「農再卓越獎」全國第一名,28日下午於張榮發基金會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頒獎典禮,桃園市農業局長陳冠義出席受獎,桃園市推動農村再生,以「培根計畫」培育在地人才、讓社區自主發展,結合農業、觀光、文化資源,從環境改善邁向文化再生與產業升級,也在全體農村社區夥伴們共同努力下,成為全國典範。

  • 治療犬陪長者走秀 淡水古蹟館推動失智友善成果發表

    治療犬陪長者走秀 淡水古蹟館推動失智友善成果發表

    新北市淡水古蹟博物館持續推動「失智友善」理念,10月31日將與馬偕紀念醫院共同舉辦「動物輔療成果發表會」,由長者與治療犬同台走秀,展現跨域合作的溫暖成果。活動更有在地飯店響應,提供期間限定飲品及優惠,為長者與家屬打造更友善的生活環境。

  • 重啟海洋記憶!海委會推復振航海文化力 百年木舟今日下水

    重啟海洋記憶!海委會推復振航海文化力 百年木舟今日下水

    海洋委員會與宜蘭縣立蘭陽博物館攜手推動,「烏石港正口200年—宜蘭傳統舟船復振計畫」,26日於宜蘭烏石港舊址舉行傳統舟船修復試航儀式,匯集匠師技藝、學術研究與社群協力,兩艘修復完成的傳統木船再次重返水域,不僅見證傳統造舟技藝的傳承,更象徵台灣海洋文化的再航。

  • 連江縣府團隊赴台東學習 王忠銘:跨海交流激盪創新思維

    連江縣府團隊赴台東學習 王忠銘:跨海交流激盪創新思維

    連江縣政府團隊標竿學習營啟程前往台東,展開文化藝術與縣政交流之旅,此行由縣長王忠銘率隊,連江縣議會議長張永江共同參與,並有縣府各局處首長、參議、菁英班成員共計40人同行。首日行程以「文化藝術交流」為主軸,從產業傳承、觀光創意、文化美學,透過跨縣市對話與學習,為馬祖發展注入嶄新的啟發與能量。

  • 基隆眷村文化節登場 美食、古早味市集打造懷舊氛圍

    基隆眷村文化節登場 美食、古早味市集打造懷舊氛圍

    基隆眷村文化節25日下午起,在國門廣場登場。今年文化節為期2天的活動,以「光陰畫語-我的眷村生活」為主題,結合懷舊場景、主題表演、古早味遊戲與市集,吸引眾多市民與遊客參與。

  • 6位工藝家跨域創作!12首情詩獻給台東山海

    6位工藝家跨域創作!12首情詩獻給台東山海

    台東的山海孕育無限創作能量,台東縣政府今(24)日舉辦「2025台東工藝與國際交流駐村行銷計畫」成果展,共邀6位工藝家展出跨越地域與文化交流的創作成果。展覽即日起至11月2日止,於台東故事館1樓展廳展出,邀請喜愛工藝與藝術的民眾前來欣賞。

  • 台南米糕栫挺身救祭典!吉貝耍夜祭改拜米糕豬

    台南米糕栫挺身救祭典!吉貝耍夜祭改拜米糕豬

    將於本周五登場的國定重要民俗、東山吉貝耍西拉雅族夜祭」,祭典重要環節「拜豬還願」面臨非洲豬瘟禁屠禁運令,面對文化傳統與防疫規範雙重挑戰,部落族人積極尋求替代方案,經台南市政府跨單位協調,媒合府城代表性祭品「米糕栫」第3代傳人黃銅山師傅挺身相助,夜祭當天將以「米糕豬」史無前例登場!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