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文獻館的搜尋結果,共58筆
陸軍第10軍團指揮部昨日舉辦「全民國防教育走入鄉里」活動,以「國防零距離,南投起步走」為主軸,現場安排國軍各式裝備陳展、社團表演、戰鼓演出、互動式體驗與全民國防教育宣導攤位,吸引滿滿人潮駐足體驗,透過寓教於樂的方式,使民眾更加貼近了解國防事務,進一步凝聚全民國防共識。
首度完整記錄1960年代美軍駐紮台中生活風貌與人情故事的專書《華美的跫音》(Echoing Footsteps of the American Military Presence in Taiwan: Taichung in the 1960s)英文版,14日在台中市政府盛大發表。隨著文化局長陳佳君與台中市前副市長令狐榮達共同啟動啟航儀式,象徵這本承載城市記憶的作品,正式以英譯版本登上國際舞台。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宜蘭分署今(5日)宣布,將去年推出「羅東林場100年紀念特展」首度轉化為數位化線上展覽,正式上架至「蘭陽地區林業文史資料庫」平台。這場結合互動導覽、多媒體素材與珍貴影像的跨越時空數位展,讓民眾不必親臨現場,也能線上漫遊林場的百年記憶,體驗林業興盛年代的溫度與人情味。
日前金鐘獎入圍名單公布,迷你劇集《聽海湧》14項入圍,並不意外,因為拍片本來就是爭取平台播放,參加各種獎項。不過,《聽海湧》卻涉及當權者透過大量納稅人的錢,拍攝政宣片,誣衊抗戰先烈,圈養影視人士的做法,必須特別提出來說明。
日前,金鐘獎入圍名單公布,「迷你劇集」《聽海湧》有14項入圍,並不意外,因為拍片本來就是爭取平台播放,參加各種獎項。不過,《聽海湧》卻涉及當權者透過大量納稅人的錢,拍攝政宣片,誣衊抗戰先烈,圈養影視人士的做法,必須特別提出來說明。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長年致力推廣林業知識、動植物保育與林業文史保存,出版多樣化的文史、繪本、學術書籍,成果豐碩。今年以《台灣木本植物繁殖理論與應用(上、下冊)》及《蛻變吧!八仙山(上、下冊)》兩套書,參加國史館台灣文獻館舉辦的獎勵出版文獻書刊評審,分別榮獲學術性文獻書刊優等與推廣性文獻書刊佳作,再次展現該分署在學術研究與文化保存上的卓越貢獻。
法務部前參事羅榮乾今(20)日與中華民國服務利他促進會、財團法人德金利他教育基金會等團體共同舉辦「服務利他—轉化生命」論壇。羅榮乾說,當前負面的社會事件層出不窮,掩蔽了人性原本的純淨與善良,若社會大眾能將「服務利他」的理念,奉為處世態度,將是奠定祥和社會,環境永續之法。
深受市民朋友喜愛的「史蹟趴趴GO」系列導覽即將起跑,台北市立文獻館今年以「溯源台北城」為主軸,邀請民眾透過實地走訪與導覽,認識台北歷經原住民聚落、先民拓墾、清代築城、日據發展、戰後變遷與當代都市化所留下的文化足跡,9月27日至11月1日期間策畫全系列14條主題路線,共30場次導覽走讀活動,首發場次將於11日上午10時起開放線上報名。
2025年台北古蹟日1日起跑,本次以「行經之地:穿越台北的城市縫隙」為年度主題,聚焦於鐵路沿線的文化資產,並以「古蹟日」作為平台,串聯超過30處文資館所,整合上百場活動。自稱擁有「老靈魂」的代言人藝人大霈1日表示,自己對老建築、古蹟懷有深厚情感,父親對於她擔任代言人也感到驕傲,希望她能讓年輕一代多多欣賞台北的珍貴古蹟。
台北市環保局為提升列管公廁整體品質與民眾使用滿意度,針對使用頻率較高的各大場域公廁列為重點稽查對象並加強查核。環保局指出,今年1至7月共查核2萬2738座次,有14座未符合「台北市公廁環境衛生管理自治條例」規定,依法遭罰,其中違規案件以文化育樂場所最多,針對不符規定之公廁,均依法告發並裁處1200元至2000元罰鍰,並要求限期改善,目前皆已完成改善。
今(15)日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周年,國史館舉行「中日戰爭到終戰接收學術討論會」與《蔣中正日記(1937-1947)》新書發表座談會,展開為期三天的系列活動。館長陳儀深在致詞保釋,國史館使用「終戰」而非「抗戰勝利」是媚日、曲解歷史的說法,「終戰」僅為戰爭結束的中性詞彙,不等同曲解歷史或媚日,只看標題就攻擊是不必要且不公平。
今年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周年,國史館與台灣文獻館共同舉辦6場系列講座,首場7日舉行,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李君山表示,台灣周邊地區都曾發生過戰爭,但台澎地區從二戰至今皆未捲入戰事,應保持耐心,「不要把自己升級成主要矛盾地區」。
今年適逢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周年,國史館為此與台灣文獻館共同舉辦6場系列講座,其中系列講座第首場在7日舉行,由國立中興大學歷史系教授李君山主講「國府二戰時期領土訴求與戰後變局」;李君山表示,台灣周邊地區都曾發生過戰爭,但台灣宛如應許之地,近百年都未有戰禍,正是因為台澎地區是次要矛盾地區,「不要把自己升級成主要矛盾地區」。
今年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80周年,國史館7日將舉行首場系列講座。由於北京政府今年下半年將啟動「三個80周年」宣傳戰。國史館表示,我國政府各部門已依職掌謹慎應對,國史館和所屬臺灣文獻館將秉持專業規畫三項不同形式的活動,強調台灣為主體的詮釋觀點。
台北市立文獻館舉辦「請播A面第2首——台北流行音樂風景特展」,邀請民眾穿越黑膠、卡帶、CD的聲音記憶,透過文獻史料、復刻音樂場景,橫跨1950至1990年代,共感台灣流行音樂的感性。台北市文化局長蔡詩萍說,一路跟著黃金歌曲走到21世紀,每個人心中都有美好青春的聽歌年代。活動即日起至10月19日,在台北文獻館樹心會館展出。
「情歌王子」張信哲今年推出全新概念專輯《屬於》,第二波主打〈共犯〉將於8月6日正式數位發行!這首作品跳脫以往情歌路線,以搖滾風格唱出每個人在現實世界中,可能無意間成為「共犯」時的複雜心情與掙扎。〈共犯〉由金曲製作人李振權操刀製作,並邀來新生代樂團「理想混蛋」雞丁與搭檔李宗軒聯手譜寫詞曲,跨世代組合引發樂迷高度期待。歌曲將自8月4日起,一連三天於HIT FM電台搶先首播。
大罷免的荒唐劇,在民進黨團總召柯建銘大扣藍白是「中共同路人」的紅帽,以藍白亂政、亂刪預算等造假,作為無差別的罷免民選藍委的理由正式登場。因為遊走超前連署的法律邊緣,一直以所謂的公民團體領銜,但據柯建銘的說法,大罷免早在去年大選後由賴清德確定藍白會走入他所設計的劇本。
賴清德總統「團結國家十講」第三講29日在新竹登場,主講「憲政體制」,當中提到過去制憲時,台灣沒有派員參加,言論一出慘遭打臉。國民黨立法院黨團指出,事實是當年台灣省共有18位各行各業的代表出席制憲,「總統、總統府現在連GOOGLE的能力都沒有了嗎?」如果總統為意識形態、大惡罷公開說謊,這是何等嚴重的問題。
賴清德總統29日在「團結國家十講」第三講主談「憲政體制」,提及「1946年所通過的中華民國憲法,台灣是沒有派員參加」。國民黨前發言人林家興今翻出史料打臉說,國史館台灣文獻館典藏的制憲國民大會台灣省代表名冊清楚記載制憲代表名單及他們是如何被選出,賴總統所言是百分之百的事實錯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