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文資法的搜尋結果,共159

  • 北市修樹保法調高榕樹保護門檻 護樹團體批黑箱修法

    北市修樹保法調高榕樹保護門檻 護樹團體批黑箱修法

    北市為解決老樹竄根影響公共安全問題,修正《樹木保護自治條例》,其中加嚴「市樹」桑科榕屬受保標準。護樹團體28日至議會前抗議,北市文化局黑箱修法,指第一次法令預告後,民間曾提版本,文化局後續卻僅邀公會討論,未通知護樹團體,團體會後則遞民間版法案給藍綠白黨團。文化局回應,經參酌各界意見後,今年6月再行公告,過程依法公開辦理,議會28日將續審條例。

  • 學者、畫家故居入列 台大日式宿舍群12戶成歷史建築

    學者、畫家故居入列 台大日式宿舍群12戶成歷史建築

    台北市大安區溫州街台大日式宿舍群,多為日據時期學者居住,並保留日式宿舍歷史風貌,台北市文化局召開會勘後,多位委員認為具文化資產價值,建議登錄為歷史建築,此外也有民眾依「聚落建築群」類別提報為聚落建築群。文資會27日審議,12戶建築都為具貢獻學者任教時的宿舍,具文資價值,登錄為歷史建築,但不列為聚落建築群。

  • 竹南聯絡道拓寬 疑挖出史前遺址

    竹南聯絡道拓寬 疑挖出史前遺址

     苗栗縣竹南鎮公義路至頭份市信義路聯絡道拓寬工程近期動工,監看單位發現疑似史前山佳遺址,已暫停施工並剷除表土確認範圍。縣府表示,後續將委託專業廠商提出搶救發掘計畫,待文化資產審議會審查通過後再復工。

  • 北投中心新村 不具文資身分

    北投中心新村 不具文資身分

     全台唯一的溫泉軍醫眷村「北投中心新村」至今保存完整,台北市文化局依計畫評估共4棟7戶文化資產價值,經台北市文資會委員會勘,指出居住者身分為日據時期位階高的陸軍衛戍病院長,建築外觀也具台灣傳統元素,但委員認為無重大事蹟與名人故居事實,建物工法也一般。台北市文資會22日審議,決議4棟建築皆不具文資價值,維持為聚落建築群。

  • 鵝鑾鼻公園翻新 觀光、文化並進

    鵝鑾鼻公園翻新 觀光、文化並進

     墾丁鵝鑾鼻公園商店街破舊不堪,墾管處在2017年斥資上億元改建現代化綠建築,但隔年10月包商施工卻意外發現史前貝殼工具和石棺,礙於《文資法》規定停工多時,墾管處6日表示,鵝鑾鼻公園入口意象重塑計畫重新規畫後,今年9月發包,預計2028年底完工,優化環境及修繕既有賣店建築物。

  • 不具文資價值 陳奇祿故居將拆

    不具文資價值 陳奇祿故居將拆

     首任文建會(今文化部)主委陳奇祿在台大任教時,曾住在台北市溫州街52巷7號台大宿舍,該故居先前遭台北市文資會認定不具文化資產價值,但家屬及文資團體提出新事證後暫逃拆除命運,文資會25日審議後仍決議不具文資身分,將交由台大處置。台大表示,原址規畫設置戶外展示牆或紀念碑,記載及展示場域文資發展軌跡和記憶。

  • 陳奇祿故居未列古蹟 台大:設置紀念設施

    陳奇祿故居未列古蹟 台大:設置紀念設施

    針對北市政府古蹟歷史建築紀念建築聚落建築群考古遺址史蹟及文化景觀審議會第185次會議審議結果,台灣大學所管大安區溫州街52巷5、7號日式宿舍不指定為古蹟、歷史建築或紀念建築一事,台大表示尊重。

  • 文資會認定不具價值!陳奇祿故居解除列冊

    文資會認定不具價值!陳奇祿故居解除列冊

    台灣史研究巨擘曹永和故居在內的溫州街52巷2、4、6號建築因都更遭拆,該故居斜對面同為台大老宿舍的「52巷5、7號」,則是首任文建會(今文化部)主委陳奇祿住所,先前遭台北市文資會認定不具文化資產價值潛力,但在民眾提出陳的居住事實與照片後,暫逃拆除命運,於25號再次進入審議程序。文資會28日決議不具文資價值,將交由台大校方處置。

  • 古蹟浩劫 民團為風神廟請命

    古蹟浩劫 民團為風神廟請命

     昔負責肅貪、掃黑、國土保護等重大案件,以嫉惡如仇聞名的前檢察官陳鋕銘領軍成立「搶救風神廟聯盟」,為近期面臨緊鄰廟體後方空地將蓋建案的風神廟請命,14日遞交「守護風神廟」訴求書給台南市政府,指該案已違反《文化資產保存法》,籲市府駁回該建案。

  • 台南風神廟後方建案恐破壞古蹟 文史工作者籲市府駁回

    台南風神廟後方建案恐破壞古蹟 文史工作者籲市府駁回

    近300年歷史的台南市定古蹟風神廟,因緊鄰廟體後方空地將興建5層大樓,在地民眾為此成立「搶救風神廟聯盟」,前檢察官陳鋕銘14日領軍教授、文史工作者遞交「守護風神廟」訴求書給台南市政府,指該案已違反《文化資產保存法》,籲市府駁回該建案,以維護廟地完整性。

  • 北港駁二 糖廠9倉庫明年完工

    北港駁二 糖廠9倉庫明年完工

     雲林縣政府「北港糖廠鐵道地景文化空間營造計畫(1期)」,將北港糖廠轉型為「北港1911好庫文化園區」,其中24棟倉庫群的活化最受矚目,地方期盼打造成為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對此縣文觀處13日表示,目前先進行其中9棟倉庫整建工程,預計明年6月竣工,規畫作為工藝傳習空間、青創基地。

  • 雲林北港糖廠轉型!活化24棟倉庫群 明年9棟先完工

    雲林北港糖廠轉型!活化24棟倉庫群 明年9棟先完工

    雲林縣政府「北港糖廠鐵道地景文化空間營造計畫(1期)」,將北港糖廠轉型為「北港1911好庫文化園區」,其中24棟倉庫群的活化最受矚目,地方期盼打造成為「高雄駁二」藝術特區,對此縣文觀處13日表示目前先進行其中9棟倉庫整建工程,預計明年6月竣工,規畫作為工藝傳習空間、青創基地等。

  • 花蓮林田百年派出所 將修復再利用

    花蓮林田百年派出所 將修復再利用

     花蓮縣鳳林鎮林田警察官吏派出所,是日治時期遺留的百年歷史建築,一旁「舊林田派出所」則為戰後新建,2棟建物風格與時代背景不同,都被列歷史建築,目前閒置中。花蓮縣文化局委由中原大學建築系團隊設計修復再利用,文化局科長黃用斌8日表示,未來用途多元,包含OT(委外經營)、青年創業團隊進駐、市集活動及教育推廣等,更不排除商業用途。

  • 花蓮百年警察廳舍風華再現 結合在地創生、打造文化共融場域

    花蓮百年警察廳舍風華再現 結合在地創生、打造文化共融場域

    花蓮縣鳳林鎮「林田警察官吏派出所」,是一處日治時期遺留下來的百年歷史建築,戰後一旁再蓋一棟「林田派出所」,兩棟建物都被列歷史建築,現已閒置。花蓮縣文化局委由中原大學建築系團隊設計修復再利用,呼籲地方提供意見,文化局科長黃用斌今說,不同功能有因應計劃,像是小型OT案、青創團隊進駐、甚至商業用途都不排除,期末報預計下個月出來會有更完整的規劃方向,讓這座歷史建築風華再現。

  • 台北 龍口町塵芥燒却場 圍籬倒塌環境雜亂

    台北 龍口町塵芥燒却場 圍籬倒塌環境雜亂

     台北市中正區歷史建築「龍口町塵芥燒却場」,為日據時期興建的大型垃圾焚化廠,最近被發現圍籬倒塌、有雜物堆積,更有建商搭設都更廣告物。北市文化局回應,建物管理單位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有關需改善事項限期8日前函復,並限期年底前提送修復再利用計畫,若屆期未辦理或提送,導致文化資產滅損價值,將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辦理。

  • 日據歷史建物圍籬倒塌、還搭設廣告 北市府怒了:限期改善

    日據歷史建物圍籬倒塌、還搭設廣告 北市府怒了:限期改善

    位在台北市中正區的歷史建築「龍口町塵芥燒却場」,是日據時期興建的大型垃圾焚化廠,近來被指出圍籬倒塌、雜物堆積的情形,更有建商搭設都更廣告物。北市文化局回應,建物管理單位為財政部國有財產署,有關需改善事項限期8日前函復,並限期年底前提送修復再利用計畫,若屆期未辦理或提送,因管理不當導致文化資產有滅失或減損價值,將依《文化資產保存法》規定辦理。

  • 基隆和平島四季多彩 用永續觀光接軌國際市場

    基隆和平島四季多彩 用永續觀光接軌國際市場

    「小時候的和平島,還是一處堆滿垃圾與廢棄物的荒廢海岸」。2012年,宏岳國際有限公司董事總經理黃偉傑毅然放下原本的旅行社工作,返鄉重新出發,從經營「和平島海角樂園」遊客中心內僅40坪的紀念品小店起步。當時,因前任OT業者未達經營標準遭解約,他也面臨被退場的困境,卻因這場「美麗的誤會」激起鬥志,進而萌生經營整個16公頃園區的想法。這個「被迫上場」的契機,成為他翻轉小島命運的起點。

  • 施工疏失 歷史建築南港衛生大樓受損

    施工疏失 歷史建築南港衛生大樓受損

     被列為台北市歷史建築的南港衛生大樓,廠商在拆除一旁建物時因施工不慎,掉落物砸損衛生大樓的女兒牆及立面花磚。施工單位後續還直接用怪手夾掉落物,對建築造成二次傷害。北市文化局表示,依《文資法》可開罰30萬元至200萬元罰鍰,已請施工單位盡速提供復原及保護計畫,確保損壞不再擴大。

  • 歷史建物南港衛生大樓遭損毀 文化局:擅改工序 最高罰200萬

    歷史建物南港衛生大樓遭損毀 文化局:擅改工序 最高罰200萬

    列為台北市歷史建築的南港衛生大樓,在726大罷免投票當天上午,竟因兩側大樓施工不慎,拆除物掉落砸損衛生大樓女兒牆及立面花磚。台北市議員陳宥丞指出,事前文資審議都有計畫及施工圖,這樣擅自改變工序是暗度陳倉,還是打從一開始就不想按圖施工,要不是有被民眾發現,這件事就會被掩蓋住。文化局表示,依《文資法》毀損歷史建築可開罰30萬元至200萬元罰鍰,已請負責單位盡速提供大樓復原及保護計畫,不讓建物損壞擴大。

  • 台北機廠轉型鐵博7/31開放 古蹟容積移轉挹注台鐵償債基金

    台北機廠轉型鐵博7/31開放 古蹟容積移轉挹注台鐵償債基金

    國家鐵道博物館經近9年修復與籌備,7月31日將正式對外第一階段開放,其土地為台鐵償債基金經管土地,隨國營台灣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設置條例部分條文修正通過,交通部長陳世凱今表示,過去台鐵思考究竟是償債基金重要還是文物保存重要,最終找出兩全其美方式,要透過古蹟容積移轉,挹注台鐵償債基金。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