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新光醫院副院長的搜尋結果,共103筆
2025年台灣健康照護聯合學術研討會,今年11月7日將於政大公企中心盛大登場,今年主題以「醫療數位與綠能雙軸轉型」為核心,聚焦ESG永續、智慧醫院、病人安全、照護創新與健保變革5大方向。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指出,台灣醫療正面臨人口老化、人才短缺等前所未有的挑戰,醫療改革勢在必行,盼透過醫界最具代表性的學術盛會讓各界對話,找出讓台灣醫療更具韌性的行動。
兒科人力流失嚴重,住院醫師招不滿,醫學中心年輕醫師完訓後也留不住。台北榮總今年4位兒科總醫師都選擇到基層開業;新光醫院有兒科醫師完訓後留下,更是5年前的事。專家建議,除了持續投入資源,政府也可思考將兒科「集中化」,建立兒科專責醫院制度。
面對氣候變遷,政府立下2050淨零排放目標,醫院也紛紛響應。北榮將41部高樓層電梯換成省電電梯,下降時動能變成電能,年省1000萬元;新光醫院則透過固態燃料電池、瓦斯發電機降低對台電的依賴,每月推行交通日、蔬食日,降低碳排放。
全台灣醫療院所排碳量占比4.6%,高於全球平均,還超過高鐵、台鐵,要達減碳目標,醫界認為,外購電力是一大難題,以新光醫院為例,一半的碳排都來自台電,這是不可控的,呼籲政府思考能源轉型。專家則分析,醫院不論用電多或少,8成以上都來自排碳電力,若不開放「核綠同行」,這2年電力的排碳比率將愈來愈嚴重。
台灣急診面臨嚴重醫師荒,台大醫院院長余忠仁接受本報獨家專訪表示,為減輕缺人壓力,台大醫院規畫聘用「回流醫師」,包括從離開台大自行開業,或已退休醫師,利用沒看診的時間,回台大急診室兼職,小兒科也同步規畫。
醫療體系崩壞、醫事人員紛紛出走,加上藥價、缺藥等問題長年未解,衛福部長邱泰源被點名是內閣改組人選,據報導將由健保署長石崇良升任。醫藥界人士認為,他兼具政策經驗與專業判斷力,相信能帶領衛福部解決當前醫療體系的三大挑戰。
行政院原預計今天公布內閣改組,但傳出衛福部長邱泰源拒絕發出請辭信。邱泰源上任以來備受醫界團體肯定,本月初傳還聯合牙醫師、中醫師發聯合聲明力挺,但如今消息越傳越亂,醫界也轉向噤聲。藥界則頻頻發聲表示不滿,直言邱「問題一籮筐」,不是適任的部長。
近期因鏡週刊報導壹電視主播徐韻翔與新光醫院副院長、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和文化界餐敘,接送事件引發關注。徐韻翔今日(5日)在臉書粉絲專頁發表一篇長文,題為《新聞人的界線,與一位母親守護家庭的心》,首度針對此事闡述個人立場與心聲,強調自己始終恪守新聞倫理、公私分明,並重申身為母親的責任,只願守護家人與孩子的隱私與平靜生活。
已婚美女主播徐韻翔今(29日)被週刊爆料和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洪子仁出雙入對,過從甚密,質疑兩人關係不單純,今稍早,徐韻翔在臉書回應開腔,表示整場聚會有7個人,沒有逾矩行為,希望大眾別亂聯想。
新光醫院行政副院長兼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遭週刊爆料與小15歲的已婚主播徐韻翔互動熱絡,兩人不僅多次一同出席醫界飯局,餐後還由洪護送返家,引發外界對兩人關係的揣測,洪子仁今發聲明,強調雙方僅因工作與活動邀約一同出席活動,互動得宜,並未逾越一般社交分際。
國內接連爆出「狼醫事件」,讓民眾對醫療安全與醫療倫理產生動搖。衛福部今年1月、5月分別承諾要在3個月內、1個月內規劃「狼醫查詢平台」,但至今尚無進展。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認為,建立一個公開透明、符合法治精神的醫事人員查詢平台已是刻不容緩,這不僅是病人知情權的體現,更是維護整體醫療專業信任的關鍵基礎。
台灣醫務管理學會今天(3日)召開第10屆第一次理監事會議,會中全體理事一致推舉現任理事長、新光醫院副院長、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醫務管理研究所兼任副教授洪子仁,續任第10屆理事長一職。此一決議不僅彰顯洪理事長過去3年卓越的領導更凝聚學會內部對未來醫務管理願景的高度共識。
健保從1995年創立主因就是希望可以分散醫療的風險,但這30年來因為醫療分級無法確實落實,以及健保的方便,造就了許多醫療浪費,這讓現在的健保面臨健保破產、急診壅塞以及護理人力缺乏,面對這樣的窘境,各方皆努力調整,包括今年健保制度也迎接了重大變革!
「醫療支出是投資,不是成本」近年成為醫界朗朗上口的一句話,而第一位提出倡議的是2023年接任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的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今年6月21日,台灣醫務管理學會將進行理監事改選,洪子仁提到,如有機會連任理事長,最大心願就是傳承台灣醫管之父張錦文的典範,把擔任醫療機構幕後推手的行政人員推向前台,比照公衛師,推動立法、建立醫管師國考制度,讓更多人理解衛生制度的改變不是只靠醫師,也需要醫管人才。
新冠疫情暴增,疾管署預估6月底、7月初達高峰,單周就診人次恐上看逾20萬人。今年初流感造成急診塞爆,外界不免擔憂慘況重演。北部醫院急診醫師指出,近期急診就診人數確實增加,新冠陽性率也上升,擔心疫情爆發造成再度壅塞。醫院指出,會加強調度床位、調配人力支援,確保醫療量能充足。
為改善醫療環境、提高醫護留任率,賴清德總統提出「不同工不同酬」政策,台北榮民總醫院率先響應,本月起針對重大科別啟動獎勵調整方案。台大醫院則表示,正在研議相關制度,以優化薪資結構,而新光醫院將於5月起,調升輪三班護理師薪資達6.5%。
醫護人力短缺,為提高醫護留任率,賴清德總統提出不同工、不同酬政策,台北榮總院長陳威明表示將積極響應,今年4月啟動第三波獎勵調整方案,針對住院醫師給予小夜、大夜獎勵;台大醫院表示,目前正在研議不同工不同酬,優化薪資結構。
「我意識清楚,可是我無能為力」。台灣約有6000名肌無力患者,這不是普通的無力,病患可能面臨連一張衛生紙也拿不起來、無法走路、呼吸困難的窘境。肌無力者中,有2成屬於難治型重症肌無力,無法藉由傳統治療控制,其中有逾50人特別嚴重,頻繁進出急診、住院插管才能度過一次次的危象。專家期盼政府能將生物製劑納入健保,讓這些病患回歸正常生活。
本報今天獨家報導,個別醫院總額新制剛上路,就傳出中部某醫學中心擔心給付被「斷頭」,因此拿兒科開刀,限制門診人數,並將名額轉給成人科別。對此,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認為,應該分成兩個層次來看,降低基層診療比率是對的,但另一方面也要落實兒科急重難疾病的保障。
健保署於全台陸續實施「個別醫院總額」新制,台北區4月正式上路,台大醫院院長吳明賢率先開炮,直言可能會出現醫療人球。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洪子仁則指出,加拿大正是如此,每到年底民眾手術就會被延期,未來國內當醫院為了控管醫療成本時,所有非緊急醫療手術,都會被遞延,民眾要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