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新冠藥物的搜尋結果,共08筆
國內新冠疫情,上周門急診就診2萬9007人次,較前一周4萬5378人次下降36.1%,已連續5周下降,雖然已脫離高原期,但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上一周新冠併發重症新增114例、死亡新增32例,仍處相對高點,今年至今累計新冠併發重症1359例、死亡284例,預估要到八月才會脫離流行。
新冠疫情過高峰仍持續流行!疾病管制署今(24)日公布上周門急診就診人次仍高達6萬4176人次,新增新冠併發重症117例、死亡39例,死亡創下今年以來單周最高紀錄。最年輕個案為北部1歲女童,急診就醫出現哮吼,確診新冠。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疫情仍在高原期,預期8月初才會脫離流行。
新冠肺炎快速收斂,上周單周就診人次突破7萬人,就是第七波疫情最高峰,不過重症一口氣新增166、死亡25例,均創今年單周新高,50~64歲及65歲以上新冠住院人數仍持續增加,疾管署發言人羅一鈞表示,上周新冠疫苗接種7.2萬人創今年新高,呼籲民眾踴躍接種、長者接種第二劑。
端午連假後,新冠疫情持續升溫,疾管署今天公布上周國內新冠門急診就診6萬2755人次,較前一周42142人次增加49%,上周新冠疫苗接種6.9萬人創今年新高。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評估,疫情仍於6月底至7月初達高峰,單周估逾20萬人次就診,但仍須視端午連假後就診人次為後續疫情高低的關鍵。
冠狀病毒變異難解,前中研院院長翁啟惠、中天集團董事長路孔明都看準廣效疫苗和藥物的需求,紛紛投入開發,翁啟惠率領中研院團隊快速研發出低醣新冠肺炎疫苗,更獲IUPAC(國際純粹與應用化學聯合會)評選為十大新興技術,指標意義濃厚。
國民黨立法萬美玲指出,明年新冠防疫預算存在重大缺口,政府僅編列1.9億元用於實驗研究,沒有任何預算是用在篩檢及治療藥物上,「每一條人命都足以編入預算中」,才能因應未來疫情可能再度爆發的可能性。疾管署回應,新冠藥物效期比流感藥物短,無法一次大量採購,目前瑞德西韋庫存剩8萬劑、倍拉維剩28.6萬人份、莫納皮拉韋則有1.2萬人份。今年疫情規模不大,採購的藥物也還未全數到貨,足以支應到明年底。
非洲盧安達今年9月爆發馬堡病毒出血熱(Marburg Virus Disease),迄今已累計56例,其中12例死亡,疾管署今(8)日宣布,已經提升盧安達「馬堡病毒出血熱」的國際旅遊疫情建議等級至第一級:「注意(Watch)」。疾管署副署長羅一鈞表示,馬堡病毒出血熱致死率最高可達9成,而在動物實驗中發現可降死亡率的「瑞德西韋」,目前國內已經儲備8萬劑。
澎湃新聞報導,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在大陸終於有了預防性藥物。阿斯利康與賽諾菲2日共同宣布,長效單克隆抗體尼塞韋單株抗體(商品名:樂唯初)正式獲得中國大陸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上市,用於預防新生兒和嬰兒由呼吸道合胞病毒(RSV)引起的下呼吸道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