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新核能的搜尋結果,共180

  • 議員拿碎光電板加水封存  邀3個月看結果  黃偉哲回「偽科學」

    議員拿碎光電板加水封存 邀3個月看結果 黃偉哲回「偽科學」

    烏山頭水庫光電板爭議23日再次成為台南市府會爭議話題,議員蔡育輝、蔡淑惠、李中岑,表達反對烏山頭水庫設立太陽光電板的立場,將碎光電板裝進取自烏山頭水庫「光電水」、礦泉水和自來水中,再請黃偉哲市長簽名,貼上封條,將靜置3個月後化驗結果,看烏山頭的水是否不受光電板影響?市長黃偉哲指這是「竹篙逗菜刀」的「偽科學」。

  • AI得諾貝爾獎 廖俊智:核融合是關鍵

    AI得諾貝爾獎 廖俊智:核融合是關鍵

     新核能技術近年備受關注,德國前官員23日指出,德國設定2045年達成淨零的目標,沒有核電依然是挑戰;環境部長彭啟明表示,全世界對於新核能仍在討論中,是可以期待的,台灣也不排斥。核能專家葉宗洸則認為,台灣的電力只能自發自用,比德國更需要無碳的核電,才能擺脫對火力發電的依賴,達成2050淨零目標。

  • 德國棄核淨零仍遇挑戰!彭啓明:台灣不排斥新核能

    德國棄核淨零仍遇挑戰!彭啓明:台灣不排斥新核能

    為了對抗氣候變遷、達到2050淨零目標,多國推動再生能源,並藉由碳稅、總量管制排放交易(ETS)制度驅動產業減碳,新核能技術也備受關注。德國排放交易管理局前局長、現任我國環境部顧問今天指出,德國已設定2045年達成淨零的目標,如今沒有核電,該目標依然是個挑戰。環境部長彭啓明則表示,德國的能源報告將再生能源占比設為8成,不過全世界對新核能仍在討論,可以期待,台灣也不排斥。

  • 三三會林伯豐 籲推新核能

    三三會林伯豐 籲推新核能

     清華大學原子科學院長葉宗洸17日直言,能源安全等同國家安全,當歐盟都將核能列為綠能選項時,核電再起已是趨勢,台灣不能自外於世界潮流;他強調,不只是核三重啟外,核一、二也應於安檢後重啟,核四要續建,「核綠共榮」可以在台灣造一個永續安全的低碳家園。

  • SMR緩不濟急 工商團體:重啟核電

    SMR緩不濟急 工商團體:重啟核電

     台電在核電機組紛紛除役,燃氣、燃煤新舊機組事故頻傳,供電穩定度引發各界關切,雖核安會明年將啟動1億元的SMR研究計畫,了解新核能技術國際發展趨勢及管制情形,不過,工商團體直言,國際間認定備轉容量率應在15%水位才算安全,檢視台灣現況實難達標,且新式核能的採用緩不濟急,應先推動核一、核二、核三廠延役,才是務實作法。

  • 解電荒 核電研新用舊

    解電荒 核電研新用舊

     英國政府15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將於16日前往英國進行國是訪問,兩國將簽署一項加速核能發展的新協議;英國首相施凱爾表示,英美兩國將開啟「核能的黃金時代」。

  • 彭蕙仙專欄》解電荒 核電研新用舊

    彭蕙仙專欄》解電荒 核電研新用舊

    英國政府15日表示,美國總統川普將於16日前往英國進行國是訪問,兩國將簽署一項加速核能發展的新協議;英國首相施凱爾表示,英美兩國將開啟「核能的黃金時代」。

  • AI浪潮來襲 賴正鎰:核一、核二及核四也該重啟

    AI浪潮來襲 賴正鎰:核一、核二及核四也該重啟

    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8日指出,核三延役公投結果顯示台灣社會對核能接受度提升,他認為台灣要淨零,又要「乾淨、便宜又穩定的電」不該缺少核能,不僅核三重啟,核一、核二及核四都應重啟,避免天然氣或煤炭因天候或戰爭影響海運,僅靠七天存量「風險太大,也不安全」,政府應調整能源政策並比照歐美日等國,加速建置核能新科技SMR小型模組化反應爐,才足以應付未來發展AI科技島的龐大電力需求。

  • 核電便宜又穩定「為何不用? 」 賴正鎰:加速引進SMR新技術

    核電便宜又穩定「為何不用? 」 賴正鎰:加速引進SMR新技術

    全國商總榮譽理事長、鄉林集團董事長賴正鎰今天指出,核三延役公投結果顯示台灣社會對核能接受度提升,他認為台灣要淨零,又要「乾淨、便宜又穩定的電」不該缺少核能,不僅核三重啟,核一、核二及核四都應重啟,避免天然氣或煤炭因天候或戰爭影響海運,僅靠七天存量「風險太大,也不安全」,政府應調整能源政策並比照歐美日等國,加速建置核能新科技SMR小型模組化反應爐,才足以應付未來發展AI科技島的龐大電力需求。

  • 核電與綠電 龔明鑫能源兩大難題

    核電與綠電 龔明鑫能源兩大難題

     新任經濟部長龔明鑫即將接手,但綠推中心前副執行長鄭亦麟涉貪施壓案,讓光電業者哀嚎「被打入19層地獄」,綠能未來前景堪憂。執政黨2成綠能目標先前已跳票延到2026年,是否「二度跳票」,將是龔上任後能源政策第一道難題。

  • 多次請辭獲賴清德慰留  卓榮泰:下周啟動人事改組

    多次請辭獲賴清德慰留 卓榮泰:下周啟動人事改組

    823大罷免結果今日出爐,加上先前726的結果,民進黨慘遭32比0完封。行政院發言人李慧芝表示,行政院長卓榮泰已表示會依照賴清德總統指示進行「四項調整」,並將在下周啟動人事改組,行政團隊會將「經濟優先」、「民生優先」、「弱勢優先」以及「青年優先」列為施政的首要任務,未來團隊將會更有效率,讓施政更加有感。

  • 美科技大廠瘋核電!Google引入「KP反應爐」 首見1創舉

    美科技大廠瘋核電!Google引入「KP反應爐」 首見1創舉

    823重啟核三公投討論熱度愈打愈高,外國對核電的態度也成為重要參考。Google引入凱羅斯能源的氟鹽冷卻高溫反應爐(KP-FHR),為美國公用事業首見的第4代(Gen IV)反應爐購電協議,預計2030年前上線供電,目標在2035年前累積部署500MW先進核能容量,相當於約35萬戶家庭規模。

  • 核三曾評估延役 因政策未申請

    核三曾評估延役 因政策未申請

     重啟核三公投23日投票,去年初從核三廠退休的技術經理羅富國17日現身說法,強調接觸這麼久,「也沒變成畸形」;他並透露,幾年前核三做過完整評估,但因政府政策關係,才未向核安會申請延役。而據評估,核三延役20年可以創造出多少經濟力,所以核三是安全的,希望屏東鄉親支持。

  • 「核能是安全的」  核三退休經理:希望屏東鄉親支持核三重啟

    「核能是安全的」  核三退休經理:希望屏東鄉親支持核三重啟

    核三重啟公投案將於23日投票,國民黨籍屏東縣議員黃明賢17日舉辦《新核能時代》放映會,盼用科學取代意識形態的偏見,讓支持與反對核電的民眾進行對話,而去年初從核三廠退休的技術經理羅富國也現身為大家釋疑,他強調,「他也沒變成畸形」,核能是安全的,希望屏東的鄉親可以支持。

  • 核三公投倒數 蘇清泉再批郭智輝「睦鄰費說」:嚴重失言失格

    核三公投倒數 蘇清泉再批郭智輝「睦鄰費說」:嚴重失言失格

    核三重啟公投案將於23日投票,國民黨籍屏東縣議員黃明賢17日舉辦《新核能時代》放映會,盼用科學取代意識形態的偏見,讓支持與反對核電的民眾進行對話,立委蘇清泉也到場關心,而當提及經濟部長郭智輝的「核三敦親睦鄰費說」時,他再次怒批,「這是嚴重失言又失格,虧郭出生枋寮」。

  • 核三重啟公投    綠委陳培瑜坦言「催出不同意票有難度」

    核三重啟公投 綠委陳培瑜坦言「催出不同意票有難度」

    立法院發起「核三重啟」公投,台灣環保聯盟等反對團體16日舉行遊行,共有上百餘人參加,民進黨團書記長陳培瑜坦言,目前要催出公投不同意票確有難度,民進黨立場沒有改變,在核能安全沒有解決、核廢料未解決、社會沒有共識就要投下不同意票。

  • 環部明年整體預算增加 環長預告:地方補助款會減少

    環部明年整體預算增加 環長預告:地方補助款會減少

    行政院近日正在籌編2026年總預算案,而環境部2025年公務預算僅有77億餘元、在所有部會中排名倒數,環境部長彭啟明15日受訪時表示,因為環境部承擔如二仁溪整治、營建廢棄物流向等解決,整體預算增加,但由餘《財政收支劃分法》影響,主計單位要求減少地方補助款,尤其是垃圾處理部分,「未來給地方的錢恐怕沒那麼多」。

  • 工商社論》產業的未來與能源的未來無法分割

    工商社論》產業的未來與能源的未來無法分割

     823核三重啟公投案,讓在517核三廠2號機停止運轉、台灣正式進入非核家園後,沈寂了一陣子的核能、能源議題再度躍上檯面。

  • 學者揭台灣核電秘辛!國際原子能總署監控 設備只能跟這國買

    學者揭台灣核電秘辛!國際原子能總署監控 設備只能跟這國買

    8/23除了是7席立委罷免投票,同時還有核三重啟公投。由於過去許多民眾擔憂核能恐對環境造成危害,持反對意見,但近幾年由於國際上重視溫室氣體減量,推出碳足跡、碳稅等概念,核電由於發電成本較低,日本、法國相繼重啟核電。針對新核能技術、以及台灣核能遭到國際監管等秘辛,清大教授葉宗洸近日也在網紅丁特的節目上做出解釋。

  • 黃仁勳籲台投資核能 國科會:不認為沒核電不行

    黃仁勳籲台投資核能 國科會:不認為沒核電不行

    立法院教文會今(29)日審理國科會114年度預算解凍案,國民黨立委葛如鈞在質詢時引述輝達創辦人黃仁勳曾言:「台灣絕對應該投資核能」,要求國科會主委吳誠文對核能政策表態。吳誠文回應,「不認為沒有核電不行」,但強調台灣能源發展應多元,核能若能確保安全、妥善處理核廢料並取得社會共識,便不應排除在外。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