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新藥研發的搜尋結果,共316

  • 中醫藥新時代 冀成旗艦走出國際

    中醫藥新時代 冀成旗艦走出國際

     香港《堅雜誌》報導,「中醫在我們中國3,000年歷史中,都是幫助民眾健康的手段,但為何後來變成養生,甚至有人說『中醫只是煲湯而已』?其實是因為中醫硬件設施配套不夠,只有門診,滿足不到病人的需求。隨著中醫醫院的落成,開啟了中醫藥的新時代,是香港醫療體系歷史性的突破。」香港中醫醫院院長兼行政總監卞兆祥教授說。

  • 《興櫃股》瑩碩未來5年目標 新增85張藥證

    專業藥物傳輸技術開發商瑩碩(6677)總經理顏麟權表示,近年透過與國內外藥廠結盟拓展全球市場陸續開花結果,昨日最新公佈確定再取得4張藥證,合計今年迄今國內取得10張藥證,隨著新品上市銷售,下半年營運拚轉盈,明年將啟動IPO規劃,未來5年將以全球取證85張以上,其中至少1項新劑型新藥授權全球市場為目標。

  • 日政局異動 投資聚焦中期潛力股

    日政局異動 投資聚焦中期潛力股

     日本首相高市早苗成為日本首位女首相,投信法人指出,政治事件通常不會創造結構性投資機會,儘管日股短期內可能因不確定性而波動,但投資焦點仍聚焦於中期具備潛力的被低估企業。

  • 櫃買業績發表會 看4主題

    櫃買業績發表會 看4主題

     上市櫃營收、財報進入密集公布期,市場關注個股業績表現,配合上櫃公司今年第三季財報陸續公告,櫃買中心自11日起舉辦一系列櫃買市場業績發表會,邀請均豪(5443)、山富(2743)、信驊(5274)、元太(8069)等27家公司參與,其中AI智慧製造、醫療與車用零件、數位生活、先進製程產業鏈四大主題打頭陣,可望成為市場話題焦點。

  • 《櫃買市場》櫃買業績發表會11日登場 「AI智慧製造」先秀

    因應AI浪潮,製造業興起轉型契機,生產效率提升與營運智慧化促進產業升級轉型,櫃檯買賣中心業績發表會於11月11日率先以「AI智慧製造」為主軸揭開序幕,邀請G2C聯盟、半導體及面板設備廠均豪(5443)與半導體封裝設備廠均華(6640),以及無塵室及機電空調之系統工程廠巨漢(6903)、觸控面板製造商創為精密(6899)等公司與會。

  • 生技業加速新藥開發、臨床取證

    生技業加速新藥開發、臨床取證

     光輝10月台灣生技產業新藥開發、國際藥證布局紛紛駛入快車道,從血液腫瘤、罕見疾病到AI生成新藥,藥華藥(6446)、泰合(6467)、仁新(6696)、安基生技(7754)等多家業者陸續推進全球臨床與取證進程,顯示台灣創新藥研發正加速邁向國際市場。

  • 新藥研發如馬拉松漫長挑戰 台灣百濟為病友朝希望邁步

    新藥研發如馬拉松漫長挑戰 台灣百濟為病友朝希望邁步

    BeOne Medicines(台灣百濟)自2019年在台成立以來,始終秉持「讓癌症患者用得起、用得到」的使命。2021年在台設立全球首座細胞治療研發中心,隔年更成立商業化團隊,持續以更快速、精準的效率,實踐對創新研發與在地醫療的長期承諾。今年BeOne首度參與國內極具指標性的國際認證賽事-日月潭環湖馬拉松,在10月26日這天,號召百位同仁與家屬共同與賽,以實際行動展現BeOne的企業文化精神,象徵「為病友邁步向前、對抗癌症」的堅定決心。

  • 翰森製藥母女檔 登大陸女首富

    翰森製藥母女檔 登大陸女首富

     「2025胡潤女企業家榜」30日出爐,榜單顯示財富洗牌趨勢。大陸創新藥巨頭翰森製藥創辦人鍾慧娟及其女孫遠,憑藉財富年增83%至人民幣(下同)1,410億元,首次登上大陸女首富寶座。相較之下,2024年榜首、娃哈哈集團的宗馥莉則退居第三,至於地產業富豪的財富則普遍縮水。

  • 《生醫股》新藥數據未獲認同 順藥一度跌停

    晟德集團旗下新藥研發公司順藥(6535)昨(27)日再度說明創新中風治療新藥LT3001中國大陸二期臨床數據及多國多中心二期試驗結果,沒想到,市場仍舊不買單,今(28)股價跳空開低,盤中曾一度跌停板,隨後雖然打開,但跌幅仍逼近9%。

  • 量子優勢的時代來了

    量子優勢的時代來了

     當科技界的喧囂仍縈繞在生成式AI的絢爛光環時,谷歌(Google)直接點燃了下一場工業革命的引擎。執行長桑德爾.皮查伊親自於X平台宣布,最新一代量子計算晶片Willow正式問世。當前最快的超級電腦尚需10的25次方年才能完成的計算,Willow僅需5分鐘即可解決。

  • 《生醫股》太景流感新藥獲中國核准 啟動小兒臨床三期試驗

    新藥研發公司太景*-KY(4157)接獲中國大陸合作夥伴健康元藥業集團通知,流感抗病毒新藥Pixavir marboxil(TG-1000)小兒劑型已通過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NMPA)藥品審評中心(CDE)審查,可免除臨床二期試驗,直接開展三期臨床試驗,進行療效及安全性試驗。

  • AI前沿解密》Willow開啟可驗證的量子優勢時代(朱玉昌)

    AI前沿解密》Willow開啟可驗證的量子優勢時代(朱玉昌)

    當科技界的喧囂仍縈繞在生成式AI的絢爛光環時,谷歌(Google)直接點燃了下一場工業革命的引擎。執行長桑德爾.皮查伊(Sundar Pichai)親自於X平台宣布,最新一代量子計算晶片Willow正式問世。這一突破性的歷史地位,堪比七十多年前的電晶體發明,為今日數位時代奠下了穩固基石。當前最快的超級電腦尚需10的25次方年才能完成的計算,Willow僅需5分鐘即可解決,這個數字不僅超越了物理學已知的時間尺度,甚至比宇宙的年齡還要長。

  • 記憶體熱 丹立周漲幅冠興櫃

    記憶體熱 丹立周漲幅冠興櫃

     中美貿易戰緊張局勢降溫,台股單周多頭再催油門,加權指數最高飆上27,969點,再創歷史新高,朝28,000點整數大關進逼,市場青睞族群輪番表態,興櫃市場個股也輪動表態,受惠記憶體報價續揚,興櫃記憶體生力軍丹立(7866)單周狂漲逾4成大秀拳腳,勇奪興櫃單周漲幅之冠。

  • 《生醫股》太景新藥TG-1000授權印度藥廠 拓展南亞市場

    新藥研發公司太景*-KY(4157)旗下抗病毒新藥Pixavir marboxil(TG-1000)與印度藥廠簽署商業化授權協議,太景全球藥品版圖正式進入南亞藥品市場。

  • 《金融》元富投顧:降息啟動 資金有望重新流入藥物開發

    台新新光金(2887)旗下元富投顧指出,隨著美國聯準會(FED)於2025年下半年啟動降息循環,資金有望重新流入藥物開發領域。同時,國際大藥廠亦將面臨未來數年的專利斷崖(Patent Cliff)壓力,台灣生醫產業不論是在CDMO委託製造與授權合作方面將迎來契機。

  • 印度成美企救星

    印度成美企救星

     新聞提要■美國總統川普推動限制工作簽證的政策,促使美國企業考慮將更多工作移轉至印度。

  • 《生醫股》向榮生技今日改掛一般板上市 賣壓沉重

    向榮生技(6794)今(16)日正式從創新板改列一般板上市,成為台灣首家登上一般板的再生醫學幹細胞新藥公司。不過,空方賣壓沉重,晨盤曾觸及跌停70.3元,隨即打開,重挫9%以上。

  • 安基新藥AJ201登上世界肌肉學會年會 脊髓延髓肌肉萎縮症治療現曙光

    安基生技(7754)13日表示,旗下治療脊髓延髓肌肉萎縮症(SBMA,又稱甘迺迪氏症)的創新療法AJ201,於世界肌肉學會(World Muscle Society, WMS)會中發表轉譯醫學與臨床試驗最新成果,並以臨床二期試驗(Phase 2a)結果入選為今年僅有的七項「最新臨床突破研究」(Late-Breaking Oral Abstract)之一,獲邀進行口頭報告,成為全場焦點。

  • 人工智慧終結百病

    人工智慧終結百病

     前童星50歲因癌症去世,讓人想起去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哈薩比斯的夢想:利用人工智慧(AI)突破新藥研發的「雙十原則」(成功的新藥需耗資十億美元、歷時十年以上),最終實現「消滅所有疾病」的終極目標。

  • 大陸創新藥 加大出海布局

     大陸創新藥產業穩健發展,隨著2025年大額BD交易(商務拓展)接連達成,多家上市公司半年報轉虧為盈,如今該產業正加大出海布局,拓展新航道。專家形容,大陸創新藥企正從「投入期」邁入「收穫期」。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