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施工廠商的搜尋結果,共385筆
台北捷運環狀線南環段CF670區段標各站持續施工中,北市捷運工程局將於11月1日起於木柵路2段南側92號至102號架設圍籬,進行Y03站擋土排樁、南側人行道削減、排水箱涵改道施工,工區範圍內雙向車道均縮減,各維持1個車道通行,預期將有壅塞情形,請用路人盡量利用木新路、興隆路及萬芳路等替代道路行駛。
太魯閣園區燕子口堰塞湖前天啟動壩體降挖,但立霧溪上游集水區因發生降雨,造成壩體溢流水道水量擴大,今天中午前發生壩體遭水流沖刷破壞,引發立霧溪下游水位抬升,林保署花蓮分署呼籲,請下游民眾不要進入立霧溪下游河道。秀林鄉公所啟動民樂部落暫時疏散撤離。
常有民眾抱怨道路施工頻繁影響交通和生活,市長蔣萬安年初宣布將常挖掘道路的規費提高,並研擬加入封路、塞車的「社會成本」。 北市工務局28日赴議會工務委員會做工作報告,北市議員詹為元關心規費增加幅度為何。工務局回應,經檢討後,將規費從800元改為1000元並加上每日費用,每日費用依道路施工影響範圍程度分成三等,分別為200元、400元、600元,盼能減少施工天數,將於2026年1月1日實施。
北部連日豪大雨,新北市新店區錦秀社區錦秀路49巷8號附近,今(25)日清晨6時許突然發生土石滑落事件,大片擋土牆崩落坍塌,黃色的泥土和沙石砂推積,泥水也蔓延到路面。警消立即派員到場處理,所幸昨晚當地居民已配合區公所先行撤離,因此未有人員傷亡。
以臺南沙崙為核心的大南方新矽谷推動方案,將串聯半導體S廊帶,行政院首要任務打通交通瓶頸,方能順利帶動大臺南地區產業發展。24日動土的國道8號臺南系統交流道改善及跨南133路口立體化工程,行政院長卓榮泰親自參與祈福典禮,並強調,「交通建設一定要做好,產業才能發展。」
東北季風和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共伴效應,台北市山區有局部大豪雨,21日晚間文山區接連發生土石滑落事件;22日早上士林山區士東路、菁山路也都分別發生路樹倒塌、土石滑落狀況,下午2時多菁山路另一處又出現土石崩落。北市工務局指出,目前只剩菁山路主幹道在搶修中;菁山里里長何德寬表示,預計23日早上7時單向通行。
受東北季風及風神颱風外圍環流共伴效應影響,氣象署示警北部及宜花易有豪大雨發生,水利署署長林元鵬繼15日、17日盤點各單位防汛整備辦理情形後,19日再次於花蓮召開防汛整備會議,親自督導馬太鞍溪各項工作,要求各分署把握時機加緊趕工,強化馬太鞍溪防洪能力,以防範強降雨可能帶來的威脅。
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17日晚間溢流,並在今天(18日)凌晨流入靳珩隧道,導致隧道一度滅頂,隧道外橋梁也變成瀑布,所幸目前並未傳出災情,林保署表示,勘驗後目前已調度大型機具到現場,準備開挖疏洪,但馬太鞍溪堰塞湖為何不能比照辦理?林保署貼出一張空拍對比圖讓人秒懂。
太魯閣燕子口堰塞湖昨(17)日發生後,昨晚起湖水已由側面公路漫流至靳珩隧道內再回流立霧溪。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緊急發文,目前水位距離壩頂不到5公尺,經推估堰塞湖水可能在短期內發生壩體滲流破壞或壩頂溢流潰決,呼籲下游沿線兩側住戶勿進入河道及溪床活動,以確保生命財產安全。
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上方、立霧溪左岸山壁發生崩塌,形成燕子口堰塞湖,發布堰塞湖紅色警戒,因溪水快速高漲,恐隨時潰決,昨晚太魯閣國家公園已全園封閉、中橫公路東段封路。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今早請來成大團隊現勘,目前堰塞湖溢流水已從台八線靳珩隧道口流回至立霧溪,同時已緊急洽施工廠商動用怪手,嘗試執行壩體降挖。
台8線中橫公路立霧溪燕子口河段17日上午發生崩塌,驚見新堰塞湖形成,且水位快速上升,傍晚5時已溢淹到台8線中橫公路的路面,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隨即宣布關園,交通部公路局已封閉天祥至太魯閣路段,秀林鄉公所緊急撤離民有、民樂2部落近千人,花蓮縣政府也宣布2部落18日停班停課。賴清德總統表達高度關切,第一時間立即指示行政院相關部會與花蓮縣政府保持密切聯繫,全面啟動緊急應變機制,採取即時且必要的因應措施,全力確保民眾安全。
花蓮立霧溪上游太魯閣燕子口今天發現新的堰塞湖,林保署花蓮分署、公路局晚間前往現場探勘,初判,堰塞湖溢流水流會從壩體側流至台八線路面,再回流至河道,已緊急洽施工廠商明早即刻進場,嘗試執行壩體降挖,並於壩體下方裝設監視器監控。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今(17)日下午召開馬太鞍溪堰塞湖第41次工作會報,會中農業部、國家公園署也對今日上午形成的立霧溪燕子口堰塞湖狀況說明,太魯閣國家公園管理處下午2時已成立災害應變中心,農業部林業保育署於下午2時27分發布堰塞湖紅色警戒細胞廣播,並陸續進行撤離。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17日上午接獲通報,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一帶因土石大量崩落,導致立霧溪河道受阻形成堰塞湖。由於現場水位持續上升、恐影響台8線公路及下游安全,花蓮分署已依據「堰塞湖緊急應變處理程序」啟動應變機制,並通報相關單位全力防範災害擴大。目前已實施道路封閉,籲請民眾千萬別進入此危險區域。
新北市「關渡新橋」為淡北地區車流分流關鍵,正進行可行性評估。議員陳偉杰14日質詢指出,應建立跨局處協調機制並明確編列預算,避免工程延宕。對此,工務局長馮兆麟指出,關渡新橋原先3個方案以隧道興建,銜接台64線,初估經費逾60億元,將考慮將第4個方案繞至觀音山增加平面段的做法,已請施工廠商評估中。
新北市市定古蹟「新莊慈祐宮」受「新莊文德段公辦都更案」工程影響,導致建物多處出現裂縫。民進黨議員翁震州指出,附近還有8戶民宅鄰損,近期又有多戶住戶地坪傾斜,嚴重到門窗無法正常關閉,要求市府提出具體解決方案。對此,財政局說明,開工前即要求施工廠商完成鄰房鑑定、設置多項監測設備,目前監測數值都在安全範圍內。
面對花蓮縣光復鄉災情,新竹縣府跨局處協助救災、救助,工務處26日調派各式大小機具20餘輛抵達指揮所,27日由指揮所協調負責光復鄉中山路二段(中正路至光復溪橋)路段約650公尺及周邊鄰近道路,協助災民清理家園,上午已陸續清理超過30噸淤泥及廢棄物。消防局也於災區D區執行逐戶確認搜尋,順利救出3隻狗。
公館圓環13日0時啟動拆除工程至今,相關議題備受關注,而在今(21)日下午,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再度去視察公館圓環拆除工程,他事後於臉書發文透露,在施工團隊日夜趕工下,可提前在9月底前完成正交路線通車。
台北市「公館圓環拆除及地下道填平工程」13日凌晨0時正式開工,陸續有民眾指出永福橋、福和橋都發生回堵的情形,就算離峰時間也有「貪食蛇」壅塞狀況。台北市副市長李四川18日表示,中午與台北市長蔣萬安前去視察,狀況都滿好的,前幾天是因為有施工廠商違規占用車道,今早則是發生交通事故, 預計這周能把所有地下道填滿、圓環外牆打掉,希望工程1個月內盡速完成解決壅塞問題。
世界級的淡江大橋16日舉行合龍儀式,代表工程進入最後完工階段,當天卻因「歡迎最親民的賴總統視察」布條,險些讓好事變糗事。布條由施工廠商工信工程主導掛置,工信創辦人潘俊榮雖具藍營色彩,但他真的發自內心想感謝賴清德總統,甚至幫孫子向學校請假,只為了去現場與賴合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