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日本戰略的搜尋結果,共14筆
上月30日舉行的「川習會」未提台灣問題,引發外界揣測。日媒7日報導稱,這要「歸功」日本首相高市早苗事前鋪墊,向美國總統川普說明台海局勢的重要性。報導並指出,處理「台灣有事」(發生緊急事態)是高市對美安保交涉的核心,日本首相官邸的幕僚核心也是為此組建而成。
日本迎來首位自民黨總裁,也可能是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的勝利並非僅限於性別的突破,而是象徵日本政治的「向右轉」確立,標誌著日本在戰後70餘年後,或將走向擺脫「戰敗國的自我約束」,邁向更自主、更強硬的國家復興路線。
日本迎來了首位自民黨總裁,也可能是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的勝利並非僅限於性別的突破,而是更深層地象徵日本政治的「向右轉」確立。高市的崛起被視為歷史性的機會,標誌著日本在戰後70餘年後,或將走向擺脫「戰敗國的自我約束」,邁向更自主、更強硬的國家復興路線。
網傳國民黨將於8月29日舉行座談會紀念抗戰,若屬其實,無論從形式與內容而言,都與抗戰時期中國國民黨的歷史貢獻極不相稱。多年以來,國民黨言及抗戰早就流於過場形式,自己也不知所以然,抗戰勝利暨台灣光復80週年的紀念舞台上,國民黨彷彿顯得黯淡無光。
眾所周知,過去幾年來,中美關係緊張一個重要因素是台灣問題。同樣,中日關係近年來再次波動背後也有台灣問題影子,而且有時候似乎日本在台灣問題上表態比美國更高調。
日本防衛相木原稔赴菲律賓出席「外交及防衛部長級會議」(2+2會談)並簽署日菲《互惠准入協定》(RAA),日本自衛隊將據此加入美菲「肩並肩演習」(Exercise Balikatan)。去年6月美日菲國安首長會議及今年4月美日菲領袖會談聯合聲明,都確認「肩並肩」在內的多邊聯合演習,為鞏固東亞「第一島鏈」的重要機制。
日本防衛相木原稔赴菲律賓出席「外交及防衛部長級會議」(2+2會談)並簽署日菲《互惠准入協定》(RAA),日本自衛隊將據此加入美菲「肩並肩演習」(Exercise Balikatan)。去年6月美日菲國安首長會議及今年4月美日菲領袖會談聯合聲明,都確認「肩並肩」在內的多邊聯合演習,為鞏固東亞「第一島鏈」的重要機制。
美國國家情報總監海恩斯(Avril Haines)2日示警說,美方首次見到中俄舉行與台灣問題有關的聯合軍演,台海也必然是中國大陸希望與俄聯手合作的區域。美國國防部下屬的國防情報局局長克魯塞(Jeffrey Kruse)則證實,五角大廈已在調整印太地區的部隊結構及規畫,以納入同時對中俄兩線作戰的想定。
4月16日,日本外相向內閣報告了2024年度的《外交藍皮書》,該藍皮書是反映日本對他國認知和相應政策立場最權威的檔。據報導,藍皮書時隔5年在對華政策上首次重提建構戰略夥伴關係定位,這本應該說是一個積極動向,中國駐日大使吳江浩也在上月提及過。然而,藍皮書在其他的對華認知和政策定位上延續之前的表述,將中國定義為前所未有的最重大的戰略挑戰。中國外交部發言人表態對於日本有關檔沿用抹黑指責中國的陳詞濫調,渲染所謂中國威脅堅決反對。而就在一周前,日本首相訪美在美國國會演講,將日本的防衛政策的重大轉變和中國作為日本的最重大戰略挑戰相聯繫,首次召開的美日菲首腦峰會對中國點名批評。在中國看來,日本一方面想要戰略互惠關係,另一方面又堅持前所未有的最重大戰略挑戰對中認知,渲染中國威脅認知的上不遺餘力,兩者南轅北轍,口是心非。
近來中共解放軍從海、空環繞台灣的軍事施壓行動不斷增加,許多人擔憂中國越來越常態化的演練可能為其侵台行動進行掩護。據美國之音報導,有專家說,中國正有如一條蛇在勒緊獵物一樣正在逐漸勒緊台灣,限縮台灣的反應空間,這是一個帶有軍事、政治及心理戰等多重作用的策略,台灣必須盡快加強自衛能力,同時也要像烏克蘭一樣展現自我防衛決心,如此國際社會也將更願意支持台灣。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透露,正與北韓接觸,希望創造訪問北韓與金正恩會談的有利環境。北韓實權人物金與正正面回應,呼籲日本「打破不合時宜的敵意及遙不可及的願望,在相互承認的基礎上,透過禮讓與守信的行動修復雙方關係」。美日韓、中俄朝集團化抗爭情勢下,岸田打的是什麼算盤?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在眾議院預算委員會透露,正與北韓接觸,希望創造訪問北韓與金正恩會談的有利環境。北韓實權人物金與正正面回應,呼籲日本「打破不合時宜的敵意及遙不可及的願望,在相互承認的基礎上,透過禮讓與守信的行動修復雙方關係」。美日韓、中俄朝集團化抗爭情勢下,岸田打的是什麼算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