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日盛投信的搜尋結果,共277筆
金管會積極推動台灣成為「亞洲資產管理中心」,國內投信業者加速提升與國際接軌的專業能力,今年資產管理規模突破兆元的富邦投信,併購日盛投信後,進一步透過配合富邦集團旗下壽險、銀行進軍亞資高雄專區,積極搶攻海外與高端財管市場,展現台灣資產管理產業接軌亞洲市場的前瞻動能。
金控旗下投信今年上半年仍呈現大者恆大格局,根據碁石智庫研究部彙整12家投信財報顯示,上半年以大型業者成績最為突出,多數業者維持小幅成長,共十家淨利優於去年同期。
富邦金(2881)今日(13日)舉行股東常會通過財務報表及盈餘分配,每股配發現金股利4.25元、股票股利0.25元,合計每股配發股利4.5元,創下現金股利及總股利配發金額歷史新高。
勞動基金多年來曾發生過4次重大投信弊案,包括2010年的「盈正案」、2011年的「佳總案」、2012年的「陳、瞿姓經理人背信案」及基金局前組長游迺文的「遠百案」,其中損害金額最大就是經理人陳平案,估計損及勞動基金3.9億餘元,歷經多年司法纏訟,勞動基金運用局近日認賠以1.2億元達成調解。
富邦投信今年獲獎大豐收,至4月16日,已獲得第28屆傑出基金金鑽獎一座海外基金大獎、一座「股票ETF/一般型/國內指數」獎項殊榮,另外甫併入富邦投信旗下的日盛MIT主流基金與日盛台灣永續成長股息基金入圍國內股票型基金,富邦恒生國企(00700)、富邦NASDAQ正2(00670L)及富邦加權正2(00675L)也入圍,是少數獲獎的ETF業者。加上甫獲得的2025 LSEG理柏台灣基金二大獎,今年已榮獲九座大獎肯定,展現出投資團隊在多面向領域皆有優異表現。
富邦投信以現金對價18.03億元併購日盛投信案於2025年1月21日獲金管會核准,並於4月1日正式完成合併,合併後首個營業日,目前各系統平台均運行順暢。富邦投信董事長黃昭棠表示,雙方合併後將有助於富邦投信擴大投資操作人才庫、優化資本運作效率,並強化業務銷售動能、市場競爭力,提升整體規模經濟,提供雙方客戶更優質多元的?品與服務。
富邦投信於今1月21日獲金管會核准合併日盛投信,今(1日)正式完成合併日盛投信,合併後首個營業日,目前各系統平台均運行順暢;未來富邦投信將持續發揮合併綜效,持續朝向「成為亞洲一流資產管理公司」之企業願景邁進。
在堅實投研及經營團隊帶領下,日盛投信旗下「日盛長照產業收益不動產證券化基金」獲得第28屆傑出基金金鑽獎海外基金獎,另外,「日盛MIT主流基金」與「日盛台灣永續成長股息基金」則同時獲得國內基金獎入圍肯定,展現專業堅實團隊實力。
ETF近年的崛起已大幅擠壓到主動式管理基金公司的生存空間,這不只發生在國內,也發生在全球,對於沒有能力發ETF或是堅持走主動式管理基金的投信、資產管理公司經營將愈來愈吃力,外商投信在台更是艱困,ETF除造成主動式基金管理公司經營難度加大,也讓市場朝向大者恆大發展,加速投信大吹整併風。
市場擔憂美國經濟陷入衰退,恐慌指數VIX單日狂飆超19%,美股賣壓再現,全球股市震盪,使得整體市場投資操作難度隨增加,投信法人建議,聚焦新台幣計價的可轉債、特別股及高股息低波動兼具的多元資產,除避免匯率波動風險,也適時掌握市場逢高震盪之下強化保護力的收益契機。
股市進入大區間震盪,但因台股基本面堅實使半年線約22,845點為盤勢強力支撐,惟貿易戰與美國降息不確定性仍是全年難以預測之議題,市場動盪在所難免,此刻投資策略應以穩定核心為主軸,並聚焦台幣計價的可轉債、特別股以及高股息低波動兼具之多元資產,除避免匯率波動風險,也適時掌握市場逢高震盪強化保護力收益契機。
全球股市經歷2月動盪後,3月全球投資者目光聚焦大陸與美國,根據台灣製造業PMI及歷史經驗對台股指數統計分析,只要經濟景氣基本面無虞,遇震盪拉回即是最佳買點,人形機器人超展開,搭配3月17~21日迎AI指標企業輝達GTC大會,預料台股AI供應鏈再度成多頭拉抬主力,伺機逢低定期定額加碼台股,有利掌握投資佳機。
短期台股因持續受到國際市場不確定因素干擾,特別是川普的對等關稅事件,仍干擾盤面,預期短期大盤將維持箱型區間震盪,題材股有表現機會。
儘管在川普關稅政策干擾以及低成本AI模型革命掀起下,為台股增添波動,但隨著市場認知AI技術有望因低成本AI模型問世而加速發展,以及川普所打的關稅牌威嚇成分高,主要是作為談判手段以達政治目的,中長期布局仍須冷靜回歸基本面。
2025年是台灣退休理財的關鍵年,今年台灣將正式進入超高齡社會,長壽不僅帶來的是活得更久,養老金的財務規劃也是面臨一項挑戰。而對於長期理財投資,投信法人建議,以當前趨勢來看,AI長線多頭才剛開始,可透過定時定額方式,中長期布局主動式全球科技基金,掌握投資科技股的機會。
儘管科技基金中長線持續看好,但短線受美國新任總統川普上任,其政策不確定影響震盪將加大,造成近期市場震盪不小,投信法人建議,採定期定額方式布局全球科技基金,若投資人要克服「害怕波動」的心理恐懼,最好的投資策略,即是定期定額投資共同基金,定期定額投資基金,不用考慮進場的時機。
2024年主動式基金買氣增溫,帶動台股基金規模再創歷史新高,年增幅近2成,表現比跨國投資股票型還亮眼,其中更有逾3成比例超過整體增幅。投信法人認為,AI應用蓬勃發展加上總體經濟維持成長,將持續挹注台股表現,使台股基金規模仍有機會續締新猷。
台股今年初延續去年震盪,但法人認為,農曆年前川普重返白宮,投資人觀望情緒濃厚,CES大展仍有新應用與商機問世,台股供應鏈可望受惠,金蛇年開紅盤日雖大跌,但4日已迅速回穩,預料後市半導體、AI扮要角,有利逢低布局相關基金及ETF。
台股封關期間,美國經濟數據表現良好,使美國聯準會1月會議決議利率按兵不動,法人指出,期間受到大陸AI新創公司DeepSeek橫空出世,一度引發投資人對硬體算力需求的疑慮,打擊AI晶片股,但預料台股修正後,長線持續看俏不變。
美股川普2.0行情,四大指數齊揚,台股封關收紅,但農曆春節長假,市場變數多,反映在觀望氣氛濃厚,投信法人強調,金蛇年選股依舊回歸基本面,有獲利成長的公司才能保護股價下檔風險,大型股焦點在低基期AI權值股,小型股可留意短線資金匯聚、具成長潛力、獲利虧轉盈等轉機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