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有腫瘤的搜尋結果,共110

  • 59歲歌后坣娜胰臟癌病逝 醫揭「唯一早期徵兆」:過50歲務必格外小心

    59歲歌后坣娜胰臟癌病逝 醫揭「唯一早期徵兆」:過50歲務必格外小心

    歌后坣娜本月16日病逝,原先外傳是「不死癌症」之稱的紅斑性狼瘡導致,但身邊友人透露,實際上坣娜是因為胰臟癌而離世。胰臟癌有癌王之稱,因早期無症狀難發現,加上復發率又高,發病率幾乎等同死亡率。對此 禾馨民權內科診所腸胃科醫師林相宏就指出,糖尿病可能是早期診斷出胰臟癌的唯一機會,且年過50歲的人要格外小心。

  • 不需跑雙北!基隆醫院引進「3D立體腹腔鏡」 手術精準度大增

    不需跑雙北!基隆醫院引進「3D立體腹腔鏡」 手術精準度大增

    為強化基隆市的醫療資源,衛生福利部基隆醫院近期引進了3D立體腹腔鏡手術,讓施術的醫師能夠增加手術的精細度,讓腹腔鏡手術這類需要精細縫合的手術更為精確,術後的恢復也更好。

  • 不是太累 重症醫揭腦癌7警訊:脾氣變差也中

    不是太累 重症醫揭腦癌7警訊:脾氣變差也中

    現代人壓力大,偶爾會有頭痛情況。對此,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有些症狀看似只是太累,卻可能是腦瘤,甚是腦癌的警訊,研究發現,約有5到6成的腦瘤患者,會以持續性頭痛為首發症狀,若持續2周以上,並合併出現以下任何一症個症狀,例如說話寫字卡卡、視力變差、手腳不靈敏、脾氣變壞、癲癇,或噁心想吐,應立即就醫。

  •  胰臟癌唯一早期警訊 醫:年過50得糖尿病小心了

    胰臟癌唯一早期警訊 醫:年過50得糖尿病小心了

    胰臟癌有癌王之稱,初期幾無症狀,死亡率高。腸胃科醫師林相宏分享有一位55歲男子,有糖尿病史、規律服藥,近1周出現腹瀉、茶色尿與腰痠,就醫竟證實是4期胰臟癌,類似個案並不少見,提醒高血糖可能是胰臟癌的警訊,糖尿病也可能是早期診斷的唯一機會,尤其是50歲後才被診斷得糖尿病,合併體重下降的人,未來3年罹患胰臟癌的風險,將高出8倍。

  • 顏正國肺腺癌逝 醫曝殺手上身徵兆:會呼吸就有可能

    顏正國肺腺癌逝 醫曝殺手上身徵兆:會呼吸就有可能

    《好小子》男星顏正國昨(7日)因肺腺癌病逝,享年50歲。胸腔內科醫師陳鍾岳提醒,初期肺癌幾乎沒有症狀,曾收治一名30多歲女子,不菸不酒沒家族史,有慢跑習慣,近半年覺得跑沒多久就喘,體力變差就醫,竟確診為第4期肺癌,他說,醫界有句玩笑說是「只要會呼吸,就有可能得肺癌。」

  • 七月半卡陰?重症醫揭「見到鬼」真相:白內障也中

    七月半卡陰?重症醫揭「見到鬼」真相:白內障也中

    很多人聽過陰陽眼,甚至深信自己看到鬼,不過,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這些「天選鬼眼」的人,可能是眼部或腦部出現病變,例如白內障、黃斑部病變,甚至是腦內有腫瘤,曾有患者因腦腫瘤,造成視神經發炎,老是抱怨撞鬼,在轉介神經外科手術後,高興到不行,因為自此再也沒有看見鬼了。

  • 甜食變苦、皮膚發癢 男就醫一查竟是肝癌晚期

    甜食變苦、皮膚發癢 男就醫一查竟是肝癌晚期

    味覺出現變化,也可能是肝癌的前兆。醫師錢政弘指出,一位71歲男性出現食慾不振的情形,吃甜食也都覺得苦,還出現皮膚癢的狀況,檢查後發現已是肝癌晚期,腫瘤有12公分大。錢政弘也提醒,肝癌會有腫瘤附屬症候群現象,出現一些非典型症狀都要留意。

  • 罹乳癌拖5年 腫瘤變20cm大才就醫 醫嘆:難以收拾

    罹乳癌拖5年 腫瘤變20cm大才就醫 醫嘆:難以收拾

    一名50歲女性在5年前發現乳房腫瘤,增大至20公分才到西醫求診,醫師廖繼鼎指出,自己並不反對病患自由選擇治療方式,但一定要期評估療效,若不如預期就不該硬撐,應及早調整方向,別拖到腫瘤越來越大,難以收拾的地步。

  • 30歲女健檢發現肺結節不理 1年後成肺腺癌末 3特徵要小心

    30歲女健檢發現肺結節不理 1年後成肺腺癌末 3特徵要小心

    肺癌是國內最好發的癌症。急診科醫師魏智偉分享有位30歲女老師,在健檢時發現有肺結節,她不在意,1年後因爬樓梯有點喘就醫,竟發現已是肺腺癌末期,兩側肺葉、腦部都有腫瘤,提醒若有肺結節,尤其是直徑超過0.5公分,或結節邊緣不規則、霧霧的,都會提高惡性可能,應聽醫囑嚴密追蹤。

  • 58歲男4癌纏身 發生率不到0.1% 奇蹟存活急戒壞習慣

    58歲男4癌纏身 發生率不到0.1% 奇蹟存活急戒壞習慣

    喉嚨痛8個月,就醫竟發現4種原發性癌症!醫師林俊余指出,有位熱愛運動的男性,出現反覆喉嚨痛的情況,檢查後發現同時罹患舌根癌、甲狀腺癌、大腸癌、腎臟癌,且皆為獨立腫瘤,發生率低於0.1%,經治療後成功控制病情,恢復順利,目前也戒除過往抽菸喝酒的習慣,更加積極運動,努力過上健康生活。

  • 55歲男吞嚥困難竟是雙癌!醫護神救援奇蹟重生

    55歲男吞嚥困難竟是雙癌!醫護神救援奇蹟重生

    55歲林姓男子近期出現吞嚥困難到衛福部豐原醫院就診,檢查後驚見同時罹患食道癌與肺腺癌兩種原發性癌症;在豐原醫院跨科整合醫療團隊的評估與治療下,經過3個月的分階段療程,成功切除雙癌,重拾健康生活。

  • 華上生醫抗癌新藥GNTbm-TKI 10月在ESMO發表

    華上生醫(7427)28日宣布,針對癌症免疫療法的全新強效免疫活化多重激酶抑制劑GNTbm-TKI的臨床前數據,將於2025年歐洲腫瘤醫學會(European Society for Medical Oncology, ESMO)年會上以海報形式發表,該會議將於2025年10月17日至10月21日在德國柏林舉行。

  • 10歲童咳不停「檢查發現肺癌」元凶竟是爸爸

    10歲童咳不停「檢查發現肺癌」元凶竟是爸爸

    吸菸不僅會對自己的身體健康有害,旁人也會受影響。中國河南鄭州有一名10歲男童不斷咳嗽,檢查驚覺是肺癌早期,背後原因正是愛抽菸的爸爸,導致基因突變、誘發癌症。

  • 《興櫃股》漢康規劃第四季轉上市櫃

    創新免疫療法廠業者漢康-KY(7827)今(22)日下午舉行法說會,聚焦介紹旗下CD47–SIRPα免疫新藥-HCB101的臨床進展,並首度公開針對胃癌(GC)二線治療的三藥聯合策略與初步療效成果。董事長劉世高表示,HCB101為具高度專一性之第3.5代SIRPα/CD47融合蛋白藥物,可有效識別並清除腫瘤細胞,且不影響紅血球,較第一代Gilead單抗藥物安全。他預估,今年第4季開始到明年第3季將會有多個二期臨床適應症數據公佈的密集期,今年第四季也將規劃轉主板上市櫃。

  • 腹脹4個月「不是很痛」 60歲婦罹癌王 超音波照不出來

    腹脹4個月「不是很痛」 60歲婦罹癌王 超音波照不出來

    上腹不舒服別輕忽,及早檢查才能揪出胰臟癌。醫師林相宏分享案例指出,有位60歲女子上腹部胃周圍不舒服長達4個月,做了許多檢查包含腹部超音波,都沒發現什麼異狀,沒想到在做了胰臟內視鏡超音波後發現是胰臟癌腫瘤,呼籲若有腹痛腹脹、腰背痛、噁心想吐等3大症狀一定要注意,也不要單純只想到做胃鏡或是超音波,錯過及早治療時間。

  • 每天排便≠健康 大腸癌3警訊 醫:早期幾乎沒感覺

    每天排便≠健康 大腸癌3警訊 醫:早期幾乎沒感覺

    許多人認為每天排便等於健康,但這並不是唯一標準。醫師陳威佑指出,排便頻率因人而異,重點在於規律性與順暢度。但要特別關注是否出現「排便習慣突然改變」、「便祕伴隨腹脹、血便、體重下降」、「長期腹瀉,甚至解不乾淨」等3種情況,這些變化往往不只是單純的腸胃不適,還可能是大腸癌等嚴重疾病的早期警訊。大腸癌患者早期幾乎沒有症狀,但腫瘤增長會影響腸道,改變排便習慣。

  • 長者罹肝癌 「射頻燒灼術」3天出院

    長者罹肝癌 「射頻燒灼術」3天出院

     年近八旬的許奶奶患有慢性肺病、心臟衰竭、糖尿病、高血壓等多種慢性疾病,半年前回診發現肝指數過高,腹部超音波檢查發現約3公分大肝臟腫瘤,後續診斷為肝癌。考量許奶奶身體狀況,醫師為她執行腫瘤射頻燒灼術,術後3天平安出院。

  • 毛孩讀心術》愛貓安樂死成遺憾 一句話讓飼主放下愧疚

    毛孩讀心術》愛貓安樂死成遺憾 一句話讓飼主放下愧疚

    安樂死這個話題總是很沉重,容易引起論戰,但我覺得除了是那種惡意放棄的主人之外,所有捨不得毛孩受苦而安樂的主人都不應該被苛責,所以請不要筆戰,因為今天這個故事又是一個掉在傷心深淵的主人,無法再承受一丁點的不理性留言。

  • 照大腸鏡必問3問題 一題沒搞清楚 小心5年內罹癌

    照大腸鏡必問3問題 一題沒搞清楚 小心5年內罹癌

    國內每年新增1萬7千多位大腸癌患者。胃腸肝膽科醫師邱瀚模表示,做大腸鏡檢查有助及早發現腸癌病灶,但提醒做完檢查後,有3個問題一定要問醫師,包括「腸子有沒有清乾淨?」、「檢查有做到盲腸嗎?」及「有沒有看到腫瘤性息肉?」若沒問清楚,養了1顆息肉,3到5年後,就可能變大腸癌。

  • 每年逾2000死 乳頭分泌物藏殺機 2顏色恐罹癌

    每年逾2000死 乳頭分泌物藏殺機 2顏色恐罹癌

    在台灣每年約有2000多位婦女死於乳癌。胸腔暨重症醫師黃軒表示,乳癌的早期警訊除了摸到乳房硬塊之外,還包括乳頭凹陷或有分泌物等,有研究發現,乳頭若長期反覆出現分泌物,當中高達23%的人,會發現有惡性腫瘤,尤其是透明黏稠狀、血色分泌物,更要提高警覺。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