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有車商的搜尋結果,共12筆
70多歲張姓男子日前在中正二警分局轄區的銀行欲提款250萬元,他告訴行員,計畫與車商進行車輛買賣,並約定在洗車場現金交易。行員察覺有異通報警方,中正二分局員警到場後發現,合約中的業務留下的電話號碼是空號,經員警向車商查詢,該公司無該名業務。警方與行員及時勸阻,成功攔截一場假車商詐騙案,為張男保住鉅額財產。
定期檢修跑出事業長紅
綠委林俊憲20日揭露,有民眾在台北汎德車廠業務陪同試駕BMW M3 Touring時,依指示踩下油門,卻超速導致試駕車遭扣牌6個月,事後車廠提出高額賠償方案,甚至逼迫消費者購車,並持續追討百萬元以上「營業損失」,宛如「仙人跳陷阱」。汎德則表示,個案已進入司法程序,涉及當事人隱私及訴訟進行,不便對外評論。
車商自救促銷不敵關稅與貨物稅雙重不確定性夾擊,原被視為傳統旺季的7月車市攻4萬輛夢碎,在民眾觀望心態濃厚影響下,最終僅領牌3.55萬輛,較去年同期衰退22.3%,除年減幅擴大,更創2010年以來的同期新低。
美國正式拍板對台灣關稅暫定20%,相對於台灣出口整車至美國屬相當少數,國內汽車業更關心進口車關稅走向,但至目前為止,似乎仍看不出明確輪廓。對此,汽車業界憂心,暫時性關稅的發展仍不明朗,進口車關稅議題有如不定時炸彈未解,持續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就像陰魂不散,對於國內車市相當不利,「這情況繼續下去,今年車市恐怕『玩完』!」
國內車市才剛從進口車關稅未定的衝擊中稍有喘息,近日來卻又傳出政府正評估明年貨物稅補助各式「加碼」方案,儘管尚未定案,卻再為車市投下不確定性觀望陰霾。若此一觀望態度形成常態,下半年無法反轉,車廠主管示警「今年車市恐怕將連40萬輛都保不住!」恐將寫近年車市低點。
美國對台關稅未出爐,傳出我方可能直接將現行17.5%的汽車關稅一次砍到0,避免美國對台課徵高關稅,讓消費者持觀望態度,車市可說是降到谷底,近日新車掛牌數量銳減,光台北港就傳出遭近3萬輛進口新車塞爆,讓車商叫苦連天,開出國產車價希望能解決買氣問題;有百萬粉絲的網紅Cheap大讚,只要消費者夠團結,就算最後沒降關稅,車商還是會選擇降價。
美國總統川普給各國的關稅信陸續揭曉,已有22國收到通知,台灣未入列仍在談判中,傳出在進口車關稅方面,美方態度強硬,目標是整車關稅「一次到位」降至2.5%,甚至零關稅。而台灣市場目前僅15款從美國進口的汽車,未來有望直接降價。
美國對等關稅尚未確定,影響汽車銷售,據悉進口車塞爆台北港、台中港和基隆港。但我政府已最新定調暫不討論進口車貨物稅調降問題,視談判結果而定,若調降、也僅限於美國進口車;據悉,因情勢較明朗,傳出有車商準備好在7月發動促銷戰,優惠將鋪天蓋地、消費者和經銷商端全灑,期待搶市。
美國總統川普於當地時間29日簽署兩項行政命令,放寬他先前對汽車業祭出的關稅措施。凡是「在美國組裝」且「美國零組件占比超過五成」的業者,未來兩年可部分免除關稅,並避免遭遇雙重課稅。
大陸四川成都近日舉辦「2024國際車展」,車商照慣例請來許多正妹車模表演,其中一位車模的挑逗演出更讓不少老司機拿出手機興奮狂拍,影片曝光後掀起熱議。不過也有民眾批評車模大尺度的扭動,涉嫌打擦邊球,憤而向主辦單位投訴。
供應鏈復甦、售價上升等因素,帶動了全球車商「每輛車獲利」(每售出一輛車所賺取的純益)上揚,2023年度(2023年4月~2024年3月)全球12家主要車商中,有9家的每輛車獲利增加,其中特斯拉(Tesla)居冠,每賣一輛車的獲利可抵競爭對手中國品牌比亞迪賣5輛,換算成金額,特斯拉賣一輛可賺新台幣22.2萬元,比亞迪則是新台幣3.9萬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