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李長榮的搜尋結果,共57筆
由中華民國對外貿易發展協會主辦的2025年「台灣國際水週(TIWW)」將於下週10月29日至31日在南港展覽館1館登場,因應水資源為全球邁向淨零排放的轉型關鍵,本屆首度推出「永續專區(Sustainability Hub)」與「水創新專館(Water Innovation Pavilion)」,提供半導體、能源、製造、化工、石油、生技製藥、醫療、食品、鋼鐵及造紙等高用水產業智慧化水資源管理方案及淨零轉型做法,協助企業強化水資源韌性,提升綠色競爭力。
小編今天(2)日精選5件國內外重要財經大事。在美國政府喊出「晶圓代工五五比」目標,期望美國與海外產能各占一半後,台積電攜手供應鏈赴美投資已成定局。為避免台廠單打獨鬥,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團赴美展開第五輪實體諮商,除在談判桌上推進既有議題,也初步獲得美方同意提供土地,協助建立「台灣模式」園區,以打造聚落生態系。
美方將協助打造「台灣模式」園區,目前台廠赴美投資仍以德州、亞利桑那為核心,但建廠成本動輒為台灣數倍,加上員工赴美簽證問題,業者壓力不小。供應鏈人士分析,半導體產業赴美應由上游矽晶圓與材料廠先行,如環球晶已赴德州設廠,化工廠長春與李長榮也宣布投資。至於設備廠,可能需待二至三年台積電美國產能逐步放大後才跟進設點。
李長榮化工8日宣布,將跟隨大客戶腳步,於美國亞利桑那州投資2.8億美元設立新廠,預計2028年完工,年產能達2萬公噸,第一階段將生產電子級異丙醇(EIPA),後續將納入先進封裝配方,後續將納入先進封裝配方(Advanced Formulations),進一步擴大全球布局。
金管會發布接軌IFRS永續揭露準則藍圖,未來上市櫃公司也須將IFRS永續資訊納入股東會年報專章,且發布時間需與財報同步公告,台灣將邁入永續資訊揭露的新時代。為此,台新新光金控連四年偕同台新銀行、工商協進會舉辦「2025台新新光淨零高峰論壇」。
經濟部產業技術司22日展示31項研發成果,聚焦AI試產線、高值化技術與新創應用,其中「高適應性無人飛行載具」已獲得美國森林探勘100台訂單,將於森林探勘等創新應用,船舶中心衍生的新創公司梭易科,與瑞典北爾電子合作,開發船舶自動化和監控系統,讓創新研發走出實驗室、邁入市場。
「水」是生命之源更是驅動產業發展最基本卻最關鍵的資源。對企業而言,水不只是生產中的「耗材」,而是與營運成本、產能穩定與永續治理緊密交織的策略資源。尤其在電子與半導體等高科技製造業中,用水的質與量已成為左右企業競爭力的關鍵要素。
碳費制度正式上路,高雄市政府環保局長張瑞琿19日在「第3屆大南方高峰論壇」專題演講時指出,高雄身為全國最大工業城市,面臨龐大轉型壓力,目前已率全國地方政府之先通過「城市碳預算」,並以產業合作、能源轉型及碳盤查輔導,協助企業降低碳費負擔,邁向2050淨零。
一、工商企業
一、工商企業
面對全球淨零排放與綠色供應鏈重塑的浪潮,水資源的永續利用與智慧管理已成各國企業不可忽視的關鍵議題。由外貿協會主辦的2025年台灣國際水週(Taiwan International Water Week,TIWW)將於10月29日至31日在台北南港展覽館1館4樓展出,今年展覽以科技水、韌性水及潔淨水為三大核心主題,聚焦水資源永續發展趨勢,展示智慧化、永續性的水資源解決方案,協助業者搶攻低碳、永續趨勢下的藍金商機。
台灣碳費制度正式上路,2026年起企業須依據2025年溫室氣體排放量繳納碳費,費率每噸300元。為鼓勵減碳,環境部推優惠費率,企業於今年6月底前提交「自主減量計畫」並達標,可申請每噸50元或100元費率。高雄市環保局首創「自主減量計畫輔導團」,已輔導20家企業,並舉辦7場減碳課程及技術會議,逾500人次參與,助企業搶攻減碳先機。
今年「選擇美國投資高峰會(SelectUSA Investment Summit)」5月11日至14日於馬里蘭州舉行,據悉,美方月前即邀請我行政院副院長鄭麗君率團參加,行政院已就組團事宜全盤規劃中,將成我有史以來參加美國SelectUSA峰會最高層級代表團,不排除含投資團及採購團,展現我改善對美貿易順差誠意。至於是否進一步規劃與美方展開第二回合諮商,備受矚目。
勞動部為補實年後轉職潮的人力缺口,協助待業民眾投入就業市場,15日在雲林縣虎尾就業中心舉辦大型徵才活動,吸引54家企業、提供逾1700個工作機會。受惠AI與高效能運算商機持續熱絡,現場有超過4成職缺為科技業,另外,預計6月在中科虎尾園區裝機生產的矽品精密工業,更釋出545個工作機會,吸引不少人卡位搶當科技新貴。
仲量聯行受託辦理公開標售位於高雄市林園產業園區特種工業區土地。林園產業園區位於高雄市林園區,地理位置優越,距離高雄港約13公里,高雄市區約25公里,距高速公路、小港機場約20分鐘車程;高屏40米沿海公路貫穿本區,大幅提升對外交通便捷性。園區產業結構完整,廠商主要進駐產業包括化學材料製品製造業、化學製造業等。知名企業如中油、台塑、李長榮、東聯、信昌、台石化、台達、台苯、台氯南亞、良聯、和益等均已進駐於此,形成強大產業聚落。
高雄持續推動城市淨零轉型,高市府20日、21日在淨零學院舉辦南方淨零倡議行動論壇,匯集產官學界專家,規畫五大主題論壇探討COP29後全球趨勢、綠色金融、多元綠能、循環經濟及碳捕捉技術,並設置12家企業、機構的淨零技術展區,促進產業交流合作。高雄市長陳其邁也出席論壇,除發表淨零倡議,也預告高雄今年將主辦CityCOP2、Taiwan COP5等計畫。
中信銀行長期深耕金融產品創新,以實際行動支持企業轉型,與高雄市政府合作,參與「高雄金融科技創新園區」跨域實證計畫,15日於高雄亞灣盛大開幕,由中信銀行攜手中鋼及李長榮化工等標竿企業於計畫內進行概念性驗證(POC),並將實證成果進一步與國內金融同業及金融科技創新業者分享,擴散中國信託的影響力。
全台首座以綠色金融科技為主題的「高雄金融科技創新園區」15日開幕,將透過產官學研的合作,以淨零為主軸,結合金融業與新創事業,打造綠色金融科技創新生態圈,發展多元綠色金融產品及服務,第一批綠色金融產品已由中信金、中鋼和李長榮化工,完成轉型金融的實證。
中國信託商業銀行以實際行動支持企業轉型,與高雄市政府合作,參與「高雄金融科技創新園區」跨域實證計畫,15日於高雄亞灣盛大開幕,由中國信託銀行攜手中國鋼鐵股份有限公司及李長榮化學工業股份有限公司等標竿企業於計畫內進行概念性驗證(Proof of Concept, POC),並將實證成果進一步與國內金融同業及金融科技創新業者分享,擴散中國信託的影響力。
李長榮化工宣布,其台灣及中國大陸惠州基地生產的熱塑性彈性體、聚丙烯、電子級異丙醇解決方案已成功獲得國際永續發展與碳認證(International Sustainability and Carbon Certification, ISCC)PLUS認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