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東南亞投資的搜尋結果,共76

  • 擁2利多 國銀續看好新南向

    擁2利多 國銀續看好新南向

     金控公司海外曝險雖然大部分還是成熟國家,但國銀近年持續擴大對新南向國家投資、授信,顯現曝險增溫。銀行業者指出,新南向國家具有人口紅利及地緣經濟利多,持續看好新南向業務推展。

  • 免簽一年半之後 大陸和馬來西亞旅遊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免簽一年半之後 大陸和馬來西亞旅遊發生什麼樣的變化?

    據《財經雜誌》報導,「上海已經賣爆了,九寨溝也要加油!」暗暗的歡呼從耳邊傳來。9月,在馬來西亞最大旅遊展MATTA上,各大旅行社的工作人員忙著推銷前往中國大陸的旅遊產品,趁著休息,兩個工作人員悄悄交流了起來。從笑容和歡呼來看,銷售情況相當不錯。

  • 國銀新南向授信 鎖定印度、澳洲、新加坡三大區塊

     國銀攻新南向授信鎖定三大區塊。金管會統計,截至今年8月底,授信總餘額較去年底增加最多國家為印度增404億元,其次澳大利亞309億元,三是新加坡303億元,金管會指出,銀行回應主因是受惠三地區經濟相對活絡,企業授信需求增加所致。

  • 福州會長:助出口台商拓展內銷

    福州會長:助出口台商拓展內銷

     大陸近年來積極將福建建設成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尤其福州極力推動與台灣的經貿合作,而在美國對等關稅的烏雲籠罩下,福州市台胞投資企業協會會長蔣佩琪表示,從事出口的福州台商亦受到影響,協會幫助其拓展內銷市場,大陸政府也利用「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CEP)照顧福州台商對東南亞市場的出口,並將保護傘伸向台灣的台企。

  • 時論廣場》高關稅連鎖效應 台灣經濟崩解中(許文忠)

    時論廣場》高關稅連鎖效應 台灣經濟崩解中(許文忠)

    在國際供應鏈激烈重組與地緣政治動盪加劇的今天,台灣原本以出口為基礎、科技為龍頭的經濟體,正陷入一場看似零散、實則系統性的全面危機。這場危機的起點,不是天然災害,也不是金融崩盤,而是逐漸累積的兩個深層政策錯誤:出口貿易條件的全面惡化與政府長期對外國採購與投資過度依賴。正是這兩項結構性錯誤,在近年對台灣經濟造成了一場由外而內、由宏觀而微觀的層層崩解。

  • 掐脖子反而讓中國5G強大

    掐脖子反而讓中國5G強大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三大運營商5月推出5G-A網路服務,代表由5G邁向6G時代。5G-A亦稱5.5G,是進入6G過渡階段,其容量、速率、時延、定位、可靠性均大幅提升。大陸6G研發已擠進全球第一梯隊,預計2025年完成標準制定,2030年商用。

  • 旺報社評》中國大陸9個世界第一  系列八:掐脖子反而讓中國5G強大

    旺報社評》中國大陸9個世界第一 系列八:掐脖子反而讓中國5G強大

     中國移動、中國聯通、中國電信等三大運營商5月推出5G-A網路服務,代表由5G邁向6G時代。5G-A亦稱5.5G,是進入6G過渡階段,其容量、速率、時延、定位、可靠性均大幅提升。大陸6G研發已擠進全球第一梯隊,預計2025年完成標準制定,2030年商用。

  • 《金融股》王道銀行布局澳洲 雪梨代表人辦事處開幕

    王道銀行(2897)澳洲雪梨代表人辦事處正式開幕,象徵王道銀行跨足澳洲金融市場的重要里程碑。王道銀行總經理李芳遠表示,澳洲是亞太地區重要經濟體,也是許多跨國企業布局的重點市場。透過成立雪梨代表人辦事處,王道銀行希望能在地深耕,服務更多澳洲的企業與台商,也期能成為銀行未來重要的發展樞紐。

  • 兩因素 新南向授信H1大減

    兩因素 新南向授信H1大減

     新台幣強升效應,新南向授信餘額連三月狂減。金管會公布,截至今年6月底,國銀對新南向國家授信餘額為1兆7,620億元,近三個月狂掉1,342億元,不只將首季新增的758億元全數吐回,甚至上半年不增反減584億元,距今年目標新增728億元更遠了。

  • 東南亞中箭 紡織、食品加工首當其衝

    東南亞中箭 紡織、食品加工首當其衝

     美首波關稅談判結果出爐,日、韓25%外,東南亞國家也成重災區;亞太商工總會執行長邱達生表示,東南亞高關稅是嚴防「洗產地」,政府推南向政策,台商赴東南亞投資多以傳產為主,預料這波紡織、食品加工首當其衝,由於傳產非價格制定者,美國進口商一定要求廠商分攤關稅,原本毛利率就不高,經營將面臨困境,慘澹的毛利數據將進一步衝擊產業獲利。

  • 迅得6月營收飆新高

    迅得6月營收飆新高

     自動化設備廠迅得(6438)公告6月營收為6.12億元,年增46.94%、月增13.79%,刷新歷史新高紀錄。法人預估,迅得相關自動化產品包含OHT(天車)新品與大型倉儲設備導入率提升,成長動能走高,第三季將成為全年營收高點。

  • 操盤心法-選股不選市 善用整理期分批布局潛力股

    操盤心法-選股不選市 善用整理期分批布局潛力股

     總經與市場觀察:牽動全球金融市場投資情緒的美國對等關稅事件於近日取得新進展,川普關稅政策放軟,歷經20小時的談判,美中倫敦會談達成框架性協議,美國可能將放寬部分科技管制與留學生限制,中國也將加快核准稀土出口,加5月CPI低於預期,顯示關稅對通膨的衝擊不如市場原先擔心的高,令市場預期今年聯準會降息次數可望超過一碼。

  • 兩因素 新南向授信4月大減

    兩因素 新南向授信4月大減

     新台幣強升,國銀新南向授信餘額也大縮水。金管會指出,截至4月底國銀新南向國家授信餘額1兆8,516億元,較3月大減446億元,主要有二大原因,一是新台幣大幅升值、4月升值3.64%;二是部分授信戶大額還款。因此,也使得今年以來新增授信從前三個月758億元,前四個月掉到剩312億元,達標率從3月104.12%大減逾半至42.86%。

  • 醫觀點》破解少子化危機 台灣不能再等

    醫觀點》破解少子化危機 台灣不能再等

    台灣少子化問題已成國安危機。根據國際統計,台灣的出生率居全球倒數第二,顯示未來的人口老化與勞動力短缺將進一步衝擊國家競爭力與社會穩定,如勞健保財務將面臨繳費人口不足的嚴重挑戰,要真正破解這個結構性難題,台灣應從兩大戰略方向著手,一是減輕年輕人生育與居住壓力,二是積極引進東南亞優質技術與投資移民。

  • 焦佑倫:能源政策是華新的機會

    焦佑倫:能源政策是華新的機會

     華新董事長焦佑倫16日表示,華新在歐洲、大陸及東南亞投資,已是跨洲、跨國企業,深受外在環境影響,而近期匯率波動大,將不利企業,雖關稅仍有許多不確定因素,但朝正向發展,盼下半年沒有意外,維持第一季水準。

  • 首季授信餘額 印星澳越增最多

     川普關稅戰開打,全球籠罩在關稅陰影,但國銀仍看好今年新南向發展潛力。金管會統計至今年3月底,授信總餘額較去年底增加最多的前四個國家,分別為印度新增349億元、新加坡新增240億元、澳大利亞新增119億元、越南新增112億元。金管會指出,主要受惠這些地區企業授信需求增加,新增授信案件所致。

  • 瞄準陸資前進東南亞設廠需求 工具機業 看好陸接單回溫

    瞄準陸資前進東南亞設廠需求 工具機業 看好陸接單回溫

     美中關稅戰升溫,程泰集團、東台、榮田及瀧澤科等工具機大廠,近期大陸接單及詢問度皆明顯增溫;21日參加北京登場的中國國際機床展,多半以五軸機或車銑複合機等高階機型為主,客戶多半是新能源汽車與半導體產業,主要是陸資前進東南亞投資設廠需求。

  • 證交所攜手KPMG安侯建業 建構東南亞創新資本平台

    證交所攜手KPMG安侯建業 建構東南亞創新資本平台

    證交所積極推動國內、外具創新能力及成長潛力優質企業進入台灣創新板,以支持「亞洲資產管理中心」政策,並在2日宣布與KPMG安侯建業聯合會計師事務所合作建立「東南亞創新資本平台」,借助國際級會計師事務所於東南亞當地經營網絡,提升台灣資本市場知名度,讓創新板成為亞洲創新企業掛牌首選之地。

  • 證交所董座林修銘:全力打造台灣創新板成為亞洲創新板

    證交所董座林修銘:全力打造台灣創新板成為亞洲創新板

    臺灣證券交易所攜手KPMG安侯建業,建構東南亞創新資本平台。證交所董事長林修銘期盼透過該平台的建立,搭起臺灣與東南亞創新生態圈的橋樑,形塑優質且創新之產業聚落,打造臺灣創新板成為亞洲創新板。

  • 新南向授信 印度、新加坡、澳洲成熱點

     國銀今年新南向授信熱點出爐,根據金管會公布截至今年2月底,授信總餘額較去年底增加最多前三個國家分別是印度增240億元、新加坡增223億元、澳洲增107億元。金管會指出,經洽詢部分銀行意見,主要受惠三國經濟活絡,企業資金需求增加,新增授信案件多。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