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東南風的搜尋結果,共226筆
近日東北季風來襲,北部又冷又濕。氣象署指出,雖然下周四(30日)東北季風減弱,氣溫回升,但下周六(11月1日)東北季風再增強,北部及宜蘭天氣轉涼,其他地區早晚也稍涼。氣象粉專《氣象報馬仔》分析,11月1日晚間起冷空氣南下,冷高壓強度將更強,有明顯降溫訊號,低溫恐會到1字頭。
低壓帶加東北季風影響,北東降雨持續,氣象署今日指出,預測未來24小時,新北山區、大台北靠近擎天崗區域雨量200至400毫米,宜蘭山區250至450毫米,可能來到大豪雨等級。今明兩天北部、宜蘭、花蓮留意大雨甚至豪雨,其中新竹以北至宜蘭防豪雨,北北基宜蘭則是豪雨以上,24日甚至25日之後雨勢才會緩和。
在中國5千年歷史長河中,曾出現過4位令人驚嘆的「奇人」,他們橫跨2千年時空,間隔約5百年,卻都展現出近乎預知未來的智慧與洞察力。《搜狐網》歷史專欄指出,戰國的鬼谷子、三國的諸葛亮、唐代的袁天罡、明初的劉伯溫,各自以不同方式左右時局,成為「知天命」與「見未來」的象徵。
今(10日)起3天國慶連假,基隆北海岸、宜蘭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花東及大台北也有降雨機率,午後嘉義以南及各山區有局部雷陣雨。氣象專家林得恩表示,入秋第一波明顯降溫時間大約落在20日前後,東北季風將持續影響3至5天,屆時中部以北及東半部高溫將從35度掉到25至29度,最大降幅達10度,提醒民眾留意天氣變化。
明(10)日東北風影響,迎風面有地形性降雨,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午後嘉義以南地區及其他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雙北至台中及台南、屏東局部地區有36度以上高溫發生的機率。氣象粉專「天氣風險」發文指出,最近的東北季風比較不明顯,強勢的東北季風仍要等到下周末(18、19日)才會到台灣附近。
不少民眾關心入秋後何時明顯降溫,氣象專家林得恩指出,本周影響台灣的僅是微弱東北風,真正明顯的冷空氣要等到10月下旬,屆時恐有一波較強驟降;氣象粉專「天氣風險」分析師于霆也預估,下周三(15日)起東北季風才會增強南下,屆時秋意將逐漸顯現。
今天(29日)天氣不穩定,各地午後受熱力作用影響有局部陣雨、雷雨,到中秋節連假,太平洋高壓仍偏強,各地上午晴朗炎熱,午後雲量雖然稍增但降雨不明顯,天氣風險分析師薛皓天表示,中秋節有熱帶擾動發展,雙十連假更可能有熱帶系統接近台灣,但預報也顯示雙十連假有機會迎來第一波東北風及鋒面中,北部、東半部將會明顯降溫,迎風面則轉為陰雨綿綿的天氣。
受太平洋高壓影響,今天(28日)全台晴朗炎熱,氣象署已針對北北桃等8縣市發布高溫資資訊,高溫上看38度;氣象專家吳德榮指出,至中秋節(10月6日)為止沒有鋒面或東北季風南下的跡象,接下來還要熱一段時間,氣象署預報顯示,中秋節連假各地高溫在33至36度之間,東部、東南部地區及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其他地區為多雲到晴的好天氣,至於菲律賓東方海面的低壓帶中,仍易有熱帶系統發展,將持續觀察。
今(25日)起太平洋高壓西伸增強,各地大致晴到多雲、高溫炎熱,類似的天氣持續至周六(27日);周日、下周一(28、29日)太平洋高壓稍減弱,水氣增多,東南部至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午後對流發展較明顯,山區及近山區平地有陣雨或雷雨。氣象專家表示,10月上旬仍有颱風生成機會;至於一延再延的東北季風,則要等到中秋節(10月6日)過後再來看看是否來到台灣附近。
明(25)日樺加沙颱風遠離並減弱,東南部地區、恆春半島及澎、金、馬有局部短暫陣雨,基隆北海岸、東北部及東部地區亦有零星短暫陣雨,午後山區有局部短暫雷陣雨。氣象專家吳聖宇指出,下周日、下周一(28日、29日)高壓略為東退,午後雷雨的發展情況可能會有增多的趨勢,花東跟恆春半島有局部短暫陣雨,10月上旬,預計西北太平洋上仍陸續會有其他的颱風發展。
強颱樺加沙遠離台灣,各地仍有雨勢,氣象署表示,受太平洋高壓、第20號颱風「博羅依」氣流交匯影響,花蓮、台東、屏東持續有雨,統計台東縣累積降雨已破300毫米、屏東縣209毫米、花蓮縣132毫米,預估下午後雨勢將趨緩,但仍需留意大雨或局部豪雨。
輕度颱風博羅依、強烈颱風樺加沙、中度颱風浣熊三颱共舞!受樺加沙颱風外圍環流影響,氣象署今(24日)晨針對10縣市發布豪大雨特報,其中花蓮縣、臺東縣是超大豪雨。原位於菲律賓東方海面的熱帶性低氣壓,已於今天凌晨2時發展為輕颱「博羅依」,預估其會通過呂宋島進入南海,不會對台灣造成直接影響。然而2個颱風加上之前的「浣熊」颱風,西太平洋再度出現三颱並立的畫面。
強颱「樺加沙」襲台,今早各地風雨明顯增強,雙北不少機車族一早直呼「要怎麼出門?」更有人騎車上班,到公司全濕,質疑「真的沒有達放假標準嗎?」貼文引起討論,天氣風險分析師吳聖宇表示,樺加沙即將逐漸離開台灣附近,但是颱風後側寬廣的外圍環流東南風在今、明兩天(23、24日)仍會持續影響,雨勢要明顯減緩要等到周四。
強颱樺加沙被封為怪物等級颱風,氣象專家吳聖宇表示,樺加沙未來強度大致維持穩定或略增強,目前要開始遠離台灣,但外圍環流東南風水氣仍會持續今天一整天,花東地區、恆春半島雨量可觀,宜蘭、大台北、桃園到北部山區的降雨也不小;明天(24日)花東、恆春半島一帶仍有局部豪雨。此外,由於風向轉為東南風,今強風區域調整為台灣南北兩端,要留意8至10級強陣風。
強颱樺加沙中心目前在鵝鑾鼻南方海面,向西北西進行,其暴風圈已進入恆春半島,對恆春半島、台東、屏東及高雄構成威脅,未來強度仍有稍增強的趨勢,目前氣象署對14縣市發布豪大雨特報。天氣風險公司氣象專家吳聖宇指出,由於今(22)日高壓相對最強,颱風中心得以保持在北緯20度以南經過,真正的強風豪雨區都在海面上,「因此台灣陸地上的風雨到目前為止都還不算很大」。
強烈颱風樺加沙進逼,中央氣象署持續發布陸上、海上颱風警報,幾乎半個台灣警戒,連遠離颱風中心的北部,都要嚴防颱風環流甩入的強風豪雨。氣象專家吳聖宇形容樺加沙「怪物等級」,不僅近中心最大風速已達每秒58公尺,追平去年重創海南島的摩羯颱風,暴風半徑更廣達320公里,又強又大。
三國歷史上最具轉折意義的赤壁之戰,長久以來因《三國演義》描繪的「火燒赤壁」廣為流傳。然而查閱《三國志》、《資治通鑑》等正史,真相並非僅靠火攻。曹操大軍因瘟疫、後勤、水土不服而元氣大傷,加上孫劉聯軍巧妙合作,最終導致戰局逆轉。赤壁之戰,其實是一場多重因素交織的經典戰例
本周太平洋高壓逐漸遠離,西半部雲量增多,天氣方面帶來一些不穩定因子,雷雨機率增加。重頭戲在下星期,一個熱帶系統發展中,被評估有機會形成颱風,且隨著它北抬、西進,9月下旬甚至有可能通過台灣。
明(14)日午後在各地山區及西半部近山區平地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其中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氣象粉專「颱風論壇」提醒,最新資料顯示,下周後半段開始,颱風逐漸活躍,一路持續到月底。
明(13)日午後在各地山區及西半部近山區平地有局部短暫雷陣雨,其中山區有局部大雨發生。氣象粉專「天氣風險」表示,下周四、下周五(18日、19日)熱帶擾動將接近台灣並通過,AI預報模式有機會增強為颱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