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林班地的搜尋結果,共73筆
花蓮縣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前內政部長李鴻源公開示警堰塞湖左側邊坡不穩定,一旦有豪雨或地震,恐造成新一波崩塌與堰塞湖形成,呼籲政府密切監測。中央前進協調所19日證實未來確實有風險,最近都派員定期開會討論處置方法,李鴻源也參與會議,相信能掌握進度。
前內政部長李鴻源日前在網路節目提到,目前馬太鞍堰塞湖左側邊坡不穩定,一旦豪雨或地震再度發生,恐造成新一波崩塌與堰塞湖形成,呼籲政府應立即展開討論。中央前進協調所證實未來確實有風險,不過這1至2周都有定期回台北開會討論未來處置方法,李也有參與,相信可以掌握之後的工作跟進度,2者不會有太大差異。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花蓮分署17日上午接獲通報,太魯閣國家公園燕子口步道一帶因土石大量崩落,導致立霧溪河道受阻形成堰塞湖。由於現場水位持續上升、恐影響台8線公路及下游安全,花蓮分署已依據「堰塞湖緊急應變處理程序」啟動應變機制,並通報相關單位全力防範災害擴大。目前已實施道路封閉,籲請民眾千萬別進入此危險區域。
今年初山友攀登奧萬大附近馬海僕富士山東稜時,赫見扁柏神木遭「千刀萬剮」盜伐,持手機錄影,意外拍下山老鼠奔逃瞬間,引起各界重視。南投地檢署指揮警方循線偵破阮姓越籍逃逸移工組成的盜伐集團,搜索14處據點,查扣紅檜、扁柏及肖楠等貴重木逾1.2公噸,不法所得逾2500萬元,但神木已遭破壞恐枯死,檢方27日起訴阮嫌10名盜伐集團成員。
山友年初攀登奧萬大附近的馬海僕富士山,赫見扁柏神木遭千刀萬剮,持手機錄影,意外拍下山老鼠奔逃瞬間,各界震驚!南投地檢署指揮相關單位偵破越南籍逃逸移工組成的盜伐集團,查扣紅檜、扁柏及肖楠等貴重木逾1.2公噸,該神木經研判恐枯死,集團5嫌聲押獲准,並提起公訴。
屏東縣恆春鎮一名歐姓男子,自2018年起長期佔用國有保安林地,面積達1500坪,並在林地內放置貨櫃屋、鋪設水泥路面、加蓋水塔,甚至裝設鐵門阻擋他人進出。經林保署人員巡查發現報案,檢方依違反《森林法》起訴,一審屏東地院判處有期徒刑10月。歐男不服上訴,高等法院高雄分院近日二審審結,維持原判但予以緩刑3年,並需支付國庫8萬元,可上訴。
為與在地部落建立山林資源共管、森林惠益共享之夥伴關係,林業署臺中分署於8月1日原住民日,邀集專家學者、機關代表及原住民代表召開原住民族共管會議,以推動森林經營、生物多樣性、生態旅遊、資源利用等事項,彙整在地原住民族所關注的文化傳統、環境資源及產業發展等議題,實現「權力分享、責任分擔」之共管精神。
宜蘭縣太平山驚傳山老鼠犯行,一塊體積達2.7立方公尺、重約2268公斤,市值近50萬元的珍貴一級扁柏原木,遭不法集團盜伐後藏匿於蘭陽溪河床,企圖在夜間運出變現。三星警分局接獲情資後,22日晚間在台7線85.5公里處成功攔車查獲,當場查扣整塊原木,並逮捕47歲李姓及43歲張姓犯嫌,全案依竊盜罪移送偵辦。
宜蘭縣太平山驚傳山老鼠犯行。一塊體積達2.7立方公尺、重約2268公斤、市值近50萬元的珍貴一級扁柏原木,遭不法集團盜伐後藏匿於蘭陽溪河床,企圖夜間運出變現。三星警分局接獲情資後果斷出擊,22日晚間在台7線85.5公里處成功攔車查獲,當場查扣整塊原木並逮捕47歲李姓、43歲張姓犯嫌,全案依竊盜罪移送偵辦。
埔里鎮連日午後強降雨,致墘溪路後方山區21日傍晚爆發土石流,有7戶受災,30名國軍23日進駐協助受災戶清理家園,埔里鎮長廖志城致贈災戶1萬元慰問金,南投縣長許淑華除發放每戶2萬元慰問金,也頒贈加菜金慰問國軍弟兄協助災民清理家園辛勞。
南投縣埔里鎮連日來午後強降雨,致墘溪路後方山區21日傍晚爆發土石流,有7戶受災,其中最靠近道路擋土牆的住戶首當其衝,受災最嚴重,屋外土石掩埋逾2公尺、近1層樓高,屋內泥水水深及膝,其餘6戶也有土石泥流侵入狀況,停放庭園轎車也遭殃;花蓮縣富里鄉傳出明里、崙天及蚊子洞等3條便道遭沖毀,台東縣東河鄉的百年雀榕樹也不敵雨勢而傾倒。
埔里鎮近日傍晚下暴雨,山區土石含水量飽和,昨(21)日傍晚蜈蚣里墘溪路後方山區爆發土石流,碎石泥流沿著斜坡衝進民宅,共7戶、11人受災,22日重返家園,發現土石堆了近一層樓高,屋主眼眶泛淚無奈喊「這麼多,怎麼清?」埔里鎮長廖志城到場關心,強調將全力協助復建。
屏東縣牡丹鄉高士社區日前入選國際里山倡議案例,獲得國際高度肯定,也入選文化部百大文化基地,昨(24)日再獲得林業及自然保育署舉辦的「社區林業全國特優社區獎」。連續獲得殊榮,高士社區發展協會表示,這份榮耀屬於整個高士,是族人齊心守護山林、投入社區行動的共同成果。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輔導泰安麻必浩部落執行林業計畫,部落傳承高齡98歲的頭目高春輝的記憶和技藝,保存古老藤編技術和泰雅族文化,榮獲全國社區林業特優社區肯定,也是麻必浩部落連續3年獲獎,成功延續泰雅傳統文化,更展現了部落對山林與土地深厚的情感連結。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部落為布農族丹社群,在地族人2021年起在縣府文化局爭取文化部經費支持下,展開舊社領域復返計畫,在Tastalan舊社遺址重現百年前的傳統石板家屋並落成啟用,後代族人見到家屋感動表示,沒想到跨越1個世紀還能回到丹社群祖先的第2個據點,內心相當激動,希望藉此延續布農族傳統文化。
花蓮縣萬榮鄉馬遠部落布農族丹社群族人,2021年起在文化局獲得文化部經費下,展開舊社領域復返計畫,在Tastalan舊社遺址重現百年前的傳統石板家屋,建築體去年完工,21日落成啟用;後代族人見到傳統家屋感動說,沒想到跨越1個世紀還能回到丹社群祖先的第2個據點,內心相當激動,希望藉此延續布農族的傳統文化。
嘉義阿里山區轎篙竹逾90%枯化,枯死面積超過5000公頃,加上目前染病竹林「無藥醫」,立法院經濟委員會召委蔡易餘今(26日)邀相關單位,與當地林農開座談會,會中做出釐清轎篙竹死亡原因、由「林業基金」編列預算補助農民去化枯死竹林、研議啟動天然災害救助辦法等結論。
民進黨立委蔡易餘是下屆嘉義縣長熱門人選,至今他本人始終未正式表態,但年初已開始跨選區跑行程,許多山區場合都看得到他本人或服務團隊身影,昨(7日)蔡易餘更首度在竹崎鄉奮起湖主持「國有土地活化座談會」,問鼎2026百里侯態勢日趨明顯。
石虎棲地因人類開墾遭破壞,足跡愈來愈稀少,南投縣政府等單位推動石虎生態服務給付方案將邁入第7年,16日舉行石虎保育成果分享,並表揚參加方案的農民、養禽戶、社區巡守隊;其中中寮鄉9名農友的農地各拍到5次以上獲頒「石虎樂居獎」,開心說「對環境友善,就是對自己好」。
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台中分署長期推動大甲溪沿岸部落里山計畫,在台中市和平區斯可巴社區架設的紅外線自動相機,紀錄到第1筆石虎影像,同時也捕捉到食蟹獴、台灣葉鼻蝠等17種野生動物影像,對於首次拍攝到石虎影像,讓斯可巴社區夥伴感到十分振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