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林苑的搜尋結果,共59筆
鄭麗文和蔡英文都曾經說過「我是中國人」,也都表達過支持台獨。她們都投身或出生在顏色鮮明的陣營,而在對手陣營最艱困的時候投入對方,而且變成領導者。
「去台灣化沒有道理,台灣是我們的製造核心。」台光電董事長董定宇(22)日難得公開在2025 TPCA論壇會後受訪時強調,點出最新產能配置,Out of China有道理,但台灣反而是重心。董定宇所提的論點有兩個前提:一是他不認為台灣會有發生戰爭的風險;二則被美國制裁的並不是台灣,是中國。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10月1日,老牌紡織廠力麗發布重訊,宣布停產瓶用酯粒,以及減產聚酯粒6成,合計影響近30萬噸的年產能,約當是前8月營收的15.27%。這項「止血」行動,不只是公司自救,更點燃了台灣紡織上游產業的警訊。
全球手機鏡頭龍頭大立光於今天(9日)召開第三季線上法人說明會,由董事長林恩平揭櫫未來展望。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本季法說焦點集中在四大主軸:匯率回貶推升獲利、Bypass(被繞過)結構壓抑毛利、AI Zoom與可變光圈成為技術亮點,以及新廠動態透露產能升級布局。
北北桃YouBike系統1日下班尖峰時段大當機,不少民眾借車時發現車輛面板顯示「本車暫停服務」,陸續也有民眾無法還車狀況,台北市長蔣萬安2日表示,市府已要求負責營運的微笑單車公司提出完整報告和具體改善時程,北市交通局則發函給業者,依合約規範採最重罰款10萬元。微笑單車公司發言人林苑毓指出,異常原因源自車機版本更新「自檢系統」,已在研擬後續賠償機制。
北北桃YouBike系統1日晚間大當機,陸續出現無法借、還車的狀況,引發民眾不滿。對此微笑單車公司2日上午解釋,排除系統異常後有追查問題來源,源自於9月27日時的系統版本更新了「自檢系統」,1日晚間因車輛使用量較高,自檢系統發現異常時導致流量暴增,目前已將系統先暫時退回舊版,並針對自檢系統優化。
雲朗觀光集團總經理盛治仁在臉書上表達支持國民黨主席候選人郝龍斌,他認為郝龍斌缺點就是堅信「為政不在多言」,讓人誤會親和力不夠;他也透露郝厚道的一面,當民眾黨前主席柯文哲深陷京華城案時,很多媒體邀請他來談,他都沒答應,擔心柯媽媽已經夠傷心,就不再多發言。
華碩董事長施崇棠親自登台,今天(9日)出席由財團法人台灣人工智慧學校基金會主辦的「2025 台灣人工智慧年會」,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他以宏觀視野與產業實踐經驗,深刻解析全球AI發展趨勢及台灣的戰略定位,更強調:「台灣不只是AI浪潮的旁觀者,更應是可信任應用與治理的實踐者。」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8月15日,台塑集團突然發布人事公告,王文淵不再兼任行政中心總裁,改由南亞董事長吳嘉昭升任。由於吳嘉昭所帶領的南亞多年來跨足科技領域,生產多項電子材料,從他接掌集團總裁,不難看出台塑集團在面對傳統石化業的高度競爭時,將積極轉向高附加價值的材料供應商的營運方向。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台灣先進封裝溼製程設備龍頭弘塑,自2012年始,年年賺逾一個股本,2024年更賺近3個股本,刷新歷史紀錄。而隨著晶圓代工廠先進封裝CoWoS產線持續擴充,弘塑已成為半導體設備股的當紅炸子雞。
技嘉今天召開股東會,董事長葉培城信心喊話,表示去年營收創歷史新高、獲利則為歷來次高,已為今年營運奠定穩固基礎。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今天(28日)華碩舉辦股東會,由董事長施崇棠親自主持,而華碩前總裁曾鏘聲於去年11月退休後,仍持有華碩0.19%股權,今天也全程出席股東會,成為現場一大亮點。
工業電腦龍頭研華搶在Computex台北國際電腦展前造勢,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董座劉克振過去一年持續強調從工業電腦轉型為「Edge Computing Edge AI(邊緣運算與邊緣AI)」領域領導品牌的決心,今天(5日)他親自出席展前媒體說明會時宣布,公司睽違11年後回歸 Computex,正式揭開研華的轉型之路。
全球筆電驅動IC二哥奕力-KY取得聯發科T-CON技術授權後,將戰線延伸至非驅動IC,除了避開紅海市場之外,也有機會在關稅風暴下維持營運成長態勢。
根據《財訊》雙週刊報導,默克科技在今年Touch Taiwan智慧顯示系列展中,以「掌握光的變革力量―We Materialize Light」為主題,聚焦三大核心領域:顯示器材料、光學科技、量測與檢測技術。會場中,默克也展示了前瞻材料結合AI,如何驅動智慧顯示與先進製造的升級。
MCU台廠告急玩具市場需求低迷,又面臨川普關稅政策導致全球經濟陷入衰退隱憂,恐讓腹背受敵的台灣MCU廠商,處境更加艱難。
黃仲銘去年接下資策會董事長,隨即面臨立法院刪減預算衝擊,被迫成為史上最敢衝業績的資策會董座,以完成百工百業導入AI加速升級的使命。
三井Lalaport南港店開幕後,也牽動大台北商圈勢力板塊位移,因此不只是百貨,各大品牌專櫃也高度矚目對於大直、南港商圈的影響。
說到高薪行業,一般人都會想到醫師、律師等師字輩的工作,但在古代「掏糞工」竟也是高薪行業,大陸陝西師範大學歷史文化學院教授于賡哲指出,唐代一名男子就以收集、販售糞便為業,並因此成為長安大富翁。
「每1年應材(Applied Materials)舉辦的供應商大會,針對重要供應商都採1對1(洽談),我們這麼小的公司居然也是1對1!」半導體設備商明遠精密董事長寇崇善接受《財訊》採訪時,流露出引以為傲的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