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林金宏的搜尋結果,共13筆
桃園市中壢區8月31日清晨惡火,疑因3樓鐵窗阻礙逃生奪5命。桃園市府都發局長江南志感嘆傳統透天裝設鐵窗是時代產物、是全國系統性問題,建議中央從全國角度強化管理,建立一致性的住宅安全規範。消防專家林金宏則認為「如果沒有鐵窗,中壢悲劇就不會發生嗎?」火災傷亡往往都是多個問題,不要只看一個表象。
近期發生鋰電池工廠爆炸,對企業與產業鏈造成沉重打擊。中保科14日表示,生活環境愈來愈多鋰電池產品,及科技工廠使用電動設備,全民及科技廠防災觀念要翻轉,透過AI防災工具搭配「新型24小時連線防火毯」助攻;消防專家也建議可配置具24小時連線的AI消防監控預警防災系統,才能確保在火災初期即時反應,避免損失。
近期發生的鋰電池工廠爆炸,財損金額高達百億元,中保科14日表示,面對生活環境越來越多鋰電產品,以及科技工廠使用電動設備,全民及科技廠防災觀念要翻轉,透過AI防災工具搭配新型來助攻,消防專家也建議場所可配置具備24小時連線功能的AI消防監控預警防災系統,才能確保在火災初期即時反應,避免重大損失。
遠東新世紀公司新埔化纖總廠6日發生道生油洩漏氣爆重大工安意外,新北市環保局說明,道生油為「熱媒油」別稱,主要用途為熱傳遞的媒介,可作為化纖工業管路溫度維持及其他熱傳導用途,但遇高溫極易燃燒,屬危險物品;龍華科技大學半導體工程系副教授許秀菱分析,這次意外顯示該工廠人為疏失及現場緊急應變,恐存在重大問題。
鋰電池及鋰電池產品在市場應用廣泛,舉凡手機、電動汽機車、腳踏車皆使用鋰電池,若使用不慎,一旦起火燃燒,因鋰電池起火不易撲滅,又會產生大量有毒氣體,火焰甚至會瞬間噴發。消防專家林金宏建議,一般民眾若無合適的滅火工具,最好的辦法就是「離它遠遠的」,並且要站在上風處。
台中市大肚區全聯倉儲19日下午發生嚴重火警,造成9死7傷悲劇,初步研判起火原因,推測是電焊火星掉落地下室,由於地下室有油漆、黏合劑等汽油混合物導致起火。對此,消防專家林金宏今(20)日也感嘆,「這不是個案,也不會是最後一件」。
隨網購、賣場興盛,不少企業會興建倉儲以配置貨品,然而一旦發生火警往往會因大量貨物而造成火勢延燒十分迅速,台中大肚區全聯倉儲廠房工地19日發生9死7傷大火,使倉儲火警預防課題再次引起重視。消防署表示,針對倉儲場所已有訂定火災預防強化措施,而該倉儲的消防安全設備圖說亦有通過台中消防局審查核准,詳細起火原因仍有待調查釐清。
屏東安泰醫院火警造成9死。院方指出,每個月都有消防安檢和固定演練,但事件發生時斷電,造成搶救困難,「演練和實際執行狀況不一樣」。消防專家林金宏表示,長照機構及醫院雖會做教育訓練及消防演練等,重點是有沒有詳細評估並確實做到位,他個人就反對在基本功還沒做好前,就搞無預警模擬演練。
內政部今天召開「警消勤務安全促進與事件調查會」第一次全體委員會議,由部長劉世芳親自主持,會議中並舉行委員聘書頒發儀式。劉世芳表示,勤安會委員的組成,不論性別、年齡、職業,都是經過審慎討論評估,相信透過這些委員,可以確保諮詢研討過程凝聚共識,進而以科技化、人性化方式解決問題,讓研討結果成為內政部政策決策與推動的重要助力。
新北市土城區一處公寓在6月13日凌晨發生大火,釀成3人死亡的悲劇。有報導指出,起火原因為住戶鋰電池起火後嘗試用水滅火,導致爆炸。然而,前消防署災害管理組組長林金宏在臉書發文澄清,鋰電池起火,噴水不會導致爆炸,實際情況是鋰電池本身容易在起火後爆炸,噴水僅是碰巧遇到電池即將爆炸的時刻。
隨著3C電子產品普及,甚至電動車都使用鋰電池,然而鋰電池發生起火或爆炸事故時有所聞。消防署提醒,民眾如遇到鋰電池火警,除盡快撥打119外,可使用乾粉滅火器滅火,如能將起火的小型鋰電池移至空曠處,再將電池完全浸泡於水桶中,滅火效果更佳。
新竹市東區慈雲路「晴空匯」大樓26日深夜火警,造成2勇消不幸殉職,也燒出高樓層豪宅消防危機。前消防署組長林金宏表示,每當災害發生,討論採購雲梯車及探討車可及的高度,是見樹不見林的思維,他直言真正的關鍵在於大樓內部的設備,「雲梯車絕對不應成為第一選擇」。
台灣東部外海昨(3)日發生規模7.2強震,截至今天上午8時為止,餘震已發生多達300起,中央氣象署表示未來三四天恐餘震不斷,呼籲民眾多加小心。對此,資歷已逾30年以上的消防員、林金宏強調,民眾於地震發生的第一時間不應隨即奪門而出,「多數的傷亡都在移動時發生,我認為先躲,還是屬於相對安全的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