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核子反應爐的搜尋結果,共73筆
近日新聞報導,美國政府將與西屋電氣公司、Brookfield資產管理公司及加拿大鈾生產商Cameco公司合作,在美國建造價值至少800億美元的核子反應爐,以滿足AI及資料中心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
近日新聞報導,美國政府將與西屋電氣公司、Brookfield資產管理公司及加拿大鈾生產商Cameco公司合作,在美國建造價值至少800億美元的核子反應爐,以滿足AI及資料中心所需不斷增長的電力需求。
《莫斯科時報》報導,俄羅斯總統蒲亭26日聲稱,俄軍近日成功試射新型核動力巡弋飛彈9M730「海燕」(Burevestnik,北約代號「SSC-X-9」),還稱讚其為「全球獨一無二」的先進武器,挑釁意味濃厚,引發國際社會矚目。
日本新任首相高市早苗21日經由國會指名選舉正式上台,首當其衝的頭疼難題之一是要處理通貨膨脹引發的民怨。分析人士認為,支持核電的高市會推動加速「核能復興」,重啟核反應爐增加核電比例是降低進口昂貴發電燃料的關鍵所在。除了日本自身對於重啟核電的內部壓力,外部也有棘手問題待解。
韓股25日開低後,雖一度跌至最低的3,454.08點,但大盤又慢慢爬升到平盤附近,最後收在3,471.11點,只微幅下跌1.03點或0.03%。不過,韓元走升,外資反手買超1845億美元。
韓股25日開低後,雖一度跌至最低的3,454.08點,但大盤又慢慢爬升到平盤附近,目前在3,470.7點,微幅下跌1.44點或0.04%。不過,韓元卻走升。
日本《產經新聞》19日報導,防衛省日前舉行會議,研擬新型潛艦技術指標,由於專家建議應基於強化裝備與性能需求,研發「次世代動力」系統,因此不排除配備小型核子反應爐,發展具備可靠嚇阻戰力的核動力攻擊潛艦。
美國太空總署(NASA)臨時署長達菲(Sean Duffy)下達指示,2030年前在月球建造核子反應爐,欲搶在中國和俄羅斯之前,成為全球第一個在月球設置核子反應爐的國家。
「重啟核三」公投第二場電視意見發表會9日晚間登場,由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擔任正方代表,對上反方代表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儘管並無交叉詰問環節,兩人仍針對核安、核廢料等議題隔空交鋒。翁曉玲指全球有111座核子反應爐運轉逾40年,且過往台電也曾針對核廢料提出計畫,因民進黨政府擺爛才做不成;林子倫則提醒重啟核三有安全、成本兩大不確性,更稱「走舊路到不了新地方」。
「重啟核三」公投第二場電視說明會今(9)晚登場,由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擔任正方代表,對上反方代表行政院能源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翁曉玲說明時直球對決,主動談及外界對於核安與核廢料兩大質疑,指全球約有111座核子反應爐運轉超過40年,且台電2017年曾提出計劃書,規劃50年分五個階段處理低階與高階核廢料,為什麼到現在做不成?就是因民進黨政府擺爛。
美國總統川普23日在AI峰會公布「AI行動計畫」,概述政府在AI領域實現全球主導地位的願景,提出從監管、審查到資金運用的六項建議政策,並在現場簽署三項AI行政命令,包括加快數據中心建設許可、促進AI國際出口,以及禁止政府採購有偏見的AI技術,致力加速AI發展。
7月4日美國總統川普簽署「大而美法案」,此為川普政府能源政策的核心法案,基本理念是「美國能源主導」(American Energy Dominance),其政策框架與「美國優先」(America First)的整體施政理念緊密結合。旨在重振美國傳統能源產業,藉由放鬆管制促進能源生產,達到能源獨立並促進美國在全球能源市場的競爭力。
如果從歷史的角度看,二○二五年一定是我們生命中十分精彩的一年,而帶給這個世界巨大變化的源頭是川普,這兩天川普仍然威力四射,他再次怒轟Fed主席鮑爾降息太慢,再次稱呼他為Mr. Too Late,鮑爾也回擊說,如果不是對等關稅,美國老早就降息了!這也是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
二○二五年即將走過一半,對世人來說,這是變化多端的年代,川普帶給世界的驚嚇、驚奇與驚喜正不斷地上演,先是四月二日的對等關稅造成全球股市驚人的下跌,到了四月十一日川普急踩煞車,釋出關稅豁免九○天各國和美國談判關稅的解藥,全球股市暫時喘一口氣。不過,七月九日的大限又將屆,川普除了和英國達成協議,和中國完成談判,其他國家都還在談判中,會不會再順延?這是七月的變數。
以色列與伊朗相互猛轟第5天,全球再次聚焦於這兩國的核政策,伊朗目前並尚未擁有核武,但以色列則被普遍認為擁有約80至200枚核彈頭,而以色列官方始終保持「核模糊政策」,不對外證實或否認,也不受國際監管,有如坐擁特殊待遇。以下為雙方核政策比較。
美國總統川普近日力挺核能,簽署行政命令,啟動美國核能復興計劃,預計2050年前,美國核能發電容量將擴增4倍,對美股核能發電概念股帶來激勵作用,並助漲美股電力族群股價。投信法人表示,近年來美國電力股坐擁AI用電需求題材,加上川普釋出核能發電政策利多,預料電力股將成為下半年美股成長題材股,提醒投資人注意美國電力ETF表現。
新聞提要■格陵蘭冰層底下核基地意外曝光,這是冷戰期間美軍在此建置的祕密軍事基地。
核三廠17日正式除役,但19日在台東、高雄都發生停電狀況,全台最大電廠台中火力發電廠幾乎火力全開,空汙引發憂慮,非核家園面臨質疑。但反觀台灣稱道非核的德國,近日卻傳放棄長久反核立場,法、德官員表示,法國爭取在歐盟立法中將核能視同再生能源,德國已表態不會阻撓。
總統賴清德22日接見環保團體代表時表示,核能議題需要凝聚共識,政府府當前最重要工作,就是持續穩定供電、開發多元綠能,也不排除任何有助淨零的方案。針對未來新的、先進核能技術,保持開放態度,他強調,任何政策變更都須滿足核安、核廢、社會共識三個前提,才可能進行。
環境部初估我國2023年淨碳排量比起上一年減少3.02%,但與2005年基準年相比,僅減少4.64%,連2025年減碳10%目標一半都不到,環團分析,半導體業相關產業用電成長快速,即便燃煤發電占比減少,天然氣橋接仍有碳排,希望盡速發展綠電,並加速輔導高碳排產業轉型、退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