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核研所的搜尋結果,共11筆
蔣中正總統時代設立中科院,有一說目的是為研製核武,在新北市三峽的國防醫學院預防醫學研究所與中科院生產飛彈的系統製造中心,及中科院已裁撤的核研所地理位置緊緊相鄰,從核生化研發至載具研製「一條龍」,但消息被美國得知,派員來台拆除所有核武研究設備。
自美國分別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丟下原子彈結束二次大戰後,全世界的國家紛紛投入核子武器的研發;退居於台灣的中華民國當然也不例外!尤其是海峽對岸喊出:「寧要核子、不要褲子」、且在民國53年10月核爆成功得到驗證之時!
新黨台北市議員侯漢廷日前指控民進黨立委沈伯洋創辦的黑熊學院曾經獲得索羅斯「開放社會基金會」贊助,並在12日向國安局檢舉沈伯洋疑危害國家安全。侯漢廷13日接受廣播節目專訪再爆料,有幾位開著外交車輛的老外進入到沈伯洋的辦公室,據說是AIT官員。也諷刺民進黨若爆料屬實,未來可光明正大承認自己是美國的殖民地或兒皇帝,驕傲地說,不是只有我們給美國錢,美國也給我們錢。
中科院核研所前副所長張憲義上校1984年向美國洩露台灣核武發展細節,導致計畫在美國施壓下被迫中止。軍事專家施孝瑋9日談到張憲義事件,也披露為何經國號戰機機型小、航程短?因為美國怕台灣去做些奇奇怪怪的事情!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日播出訪問中科院核研所前副所長張憲義上校內容,他自稱「問心無愧、兩岸同屬中國人」,當年的抉擇絕非背叛。對此,中廣前董事長、資深媒體人趙少康透露,自己有位同學在張憲義叛逃當年在中科院工作,美方人員前來搜查時,還因多年心血付之一炬而哭泣。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日播出訪問中科院核研所前副所長張憲義上校內容,他自稱「問心無愧、兩岸同屬中國人」,當年的抉擇絕非背叛。而在今(4)日有媒體報導,張憲義的前上司周仁章透露,中科院當時並無製造核武機制,其指控存在認知差距。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日播出訪問中科院核研所前副所長張憲義上校內容,他自稱「問心無愧、兩岸同屬中國人」,當年的抉擇絕非背叛。張憲義的言論也引發網友不滿,怒斥「叛國就叛國,廢話還一堆」。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日播出訪問中科院核研所前副所長張憲義上校內容,他自稱「問心無愧、兩岸同屬中國人」,當年的抉擇絕非背叛。對此,中廣前董事長、資深媒體人趙少康砲轟,從1個軍人的角度來看,張憲義當年的行為就是叛國,「很可惡啦」。
前行政院長郝柏村在回憶錄談及前中科院核研所副所長張憲義叛逃事件時表示,中華民國有製造核武的能力,但絕不生產核武是國策,其實張憲義也了解這些情況,美國如有懷疑,可以透過正常管道查詢,中央情報局(CIA)不值得主導張憲義叛逃事件,傷害我國與CIA多年合作友誼。郝也指出,美國曾說台灣在九鵬基地有小型試爆,是無中生有的事。
中科院核研所前副所長張憲義上校1984年被美國中情局(CIA)吸收為線人,向美國洩露台灣核武發展細節,導致計畫在美國施壓下被迫中止。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1日刊出對他的專訪,張憲義說「我問心無愧」,當年的抉擇絕非背叛,因為他認為兩岸同屬中國人,使用任何致命武器都不合理。
前中科院核能研究所上校副所長張憲義,因為把台灣祕密發展核武的計畫,洩漏給美國,美國施壓台灣,導致中科院核武計畫喊停。張憲義也於1988年1月12日(即蔣經國去世前一天),舉家逃往美國,低調生活且拒絕與外界聯繫。CNN於3月1日訪問到現年81歲、居住於美國愛達荷州的張憲義。張憲義堅持,「我不想與中國大陸發生任何衝突,我相信我們都是中國人」,「我做這件事是問心無愧的,沒有背叛——至少對我自己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