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核磁共振的搜尋結果,共341筆
10月連假聚會、追劇、出遊樣樣來,許多人「犧牲睡眠換快樂」,醫師指出,長期睡不好,大腦會「未老先衰」。一項國際期刊研究指出,睡眠品質最差的人,其大腦老化程度幾乎是睡得中等者的2倍,背後主因之一是「慢性發炎」。
75歲旅居國外的李先生多年來飽受排尿困擾,長期追蹤期間攝護腺特異抗原(PSA)持續偏高。雖於國內外兩度接受傳統隨機切片皆未發現癌細胞,仍依醫囑持續追蹤抽血監測。然而,隨著PSA指數逐步上升,台北慈濟醫院泌尿科醫師鐘伯恩建議進一步進行核磁共振檢查。
乳癌為我國女性發生率最高的癌症,且近年來有年輕化趨勢。1位40多歲的女性左側臉頰與下唇出現麻木,伴隨牙齦刺痛感,持續了3個多月,期間先後至牙科檢查,未發現任何問題,後來又到神經內科就診,排除三叉神經痛,甚至做了腦部核磁共振,結果也一切正常,不料最後竟是乳癌轉移至下頷骨導致。
10月連假不斷,熬夜追劇、安排旅遊等等,讓你也缺乏睡眠了嗎?當心期睡眠不足或睡眠品質差,讓大腦「未老先衰」。國際期刊研究指出,睡眠最差的人,其大腦老化程度幾乎是睡眠中等者的2倍,背後可能與慢性發炎有關。
第4屆「旺旺孝親獎」相關活動已展開,《中國時報》邀明星們分享孝順父母的故事,呼籲大家「行孝一定要及時」。「亞洲舞王」羅志祥2005年爸爸因肝癌離世,媽媽近期罹患阿茲海默症,羅志祥身為獨生子,一肩扛起照顧責任,他絲毫不嫌累,直言:「笑,就是孝。」
1名59歲婦女在陪伴家人到國立陽明交通大學附設醫院就診時,順便接受醫院子宮頸抹片篩檢服務,婦產科醫師鍾凱丞發現,婦人子宮頸有明顯出血情形,婦人透露出線斷斷續續的停經後出血長達1年,經院方安排子宮內膜切片及核磁共振檢查,確診為子宮內膜癌第1期。
嘉義市聖馬爾定醫院1周內收治3位長期背痛的年長女患者,經診斷為多處椎體壓迫性骨折,3人都嚴重骨質疏鬆,卻誤以為是肌肉拉傷或退化性腰背痛,骨科醫師黃立人以「飛梭椎體成形術」治療,改善疼痛,提醒延緩骨疏要適度曬太陽、補充鈣質與維生素D、維持規律運動。
一名60歲男子近半年前發現左眼瞼下垂,眼睛睜不開、眼睛外凸,轉不動眼球,另一名50多歲男子,長期鼻塞後有雙眼複視,當眼球轉向外側時更明顯,一個東西看成兩個,家人也感覺他的眼睛越來越凸出,二人經檢查都是眼窩惡性腫瘤,醫師提醒民眾切莫輕忽單眼睜不開、眼凸、眼紅、眼球轉不動等警訊,及早就醫才能及早診斷治療。
「我看到五歲的孩子在操作核磁共振儀器(MRI模型)。」一位張姓高中生家長訝地說,量子科學、數位孿生、機器狗、自動駕駛等,只在科技展產業論壇、股市﹑大學課堂或研究室出現的新科技,在「深圳科技館」通通摸得到看得到,以AR、VR及各種遊戲互動方式,廣撒科普種子,他直呼,「太超前部署!」
黃欣韻是畢業於台北大學法律系的高材生,繼承在里長任內逝世的母親遺志,希望社區不僅唱歌、跳舞,而是能發揮更多用途。她說,當里長很辛苦,但里內長輩的團結、熱心,是支撐自己最大的動力。
52歲的石小姐患有下顎造釉細胞瘤,因未定期口腔檢查,以為只是單純的牙齦發炎,總在壓力大時感到牙齦疼痛,直到某天下排牙齒都被牙齦推倒,才驚覺大事不妙。確診後,她接受台大團隊治療,拿掉了腫瘤、下巴和牙齒,並以腓骨折成下巴,裝上假牙,整個手術只用1日完成。全程數位化、術中使用電腦斷層的口腔齒顎顏面重建手術,創下了台灣首例。
克拉克(John Clarke)、德沃雷(Michel H. Devoret)及馬丁尼斯(John M. Martinis)為今年度諾貝爾物理學獎得主,3名學者的貢獻為,在電路發現宏觀量子力學穿隧效應及能量量子化。而其中克拉克曾獲邀擔任台師大講座教授,台師大團隊以克拉克開發的量子感測與電子技術,領先全球開發出抽血檢測失智症技術,並成功導入臨床市場。
長庚紀念醫院宣布整合「臨床代謝體學核心實驗室」與「臨床蛋白質體核心實驗室」,打造雙核心研究平台,新平台將導入人工智慧(AI)技術,結合高維度生物資料與臨床資訊,進行疾病分類、風險預測與個人化治療模型建構,為精準醫療與智慧醫療提供強力後盾。
2025年諾貝爾物理獎今(7)日揭曉晚間揭曉,由美國籍加州大學教授馬蒂尼斯(John Martinis)、加州大學英國學者克拉克(John Clarke)、法國籍美國耶魯大學教授德沃雷特(Michel Devoret)共享殊榮,3人,其中馬蒂尼斯更與台灣關係深厚,每周與中研院團隊進行2次線上會議,因此本次獲獎,中研院團隊也感到相當開心。
根據新華社報導,瑞典和大陸多所大學及科研機構的一項聯合研究發現,睡眠品質不佳的人,大腦的生物學年齡往往比實際年齡更老,體內發炎症狀水準升高可能是造成這一現象的部分原因。
85歲李爺爺一向身體健朗、思緒清楚,不料3個多月前出現記憶明顯退化、走路緩慢,甚至需要坐輪椅,前往骨科檢查,也至神經內科接受巴金森氏症用藥,但因治療效果不彰,輾轉至老人醫學科門診,經核磁共振及血管攝影檢查發現是大腦動靜脈畸形引起的退化。
70多歲的劉先生退休後最愛騎腳踏車,3年前一次意外摔倒時本能地以手撐地,雖然當下並沒有骨折,但自此手腕便時常隱隱作痛,起初認為只是扭傷並未積極治療。直到近2個月疼痛逐漸加劇,甚至連拿水杯和開門的日常小動作都變得困難,嚴重影響生活品質。
全台灣醫療院所排碳量占比4.6%,高於全球平均,還超過高鐵、台鐵,要達減碳目標,醫界認為,外購電力是一大難題,以新光醫院為例,一半的碳排都來自台電,這是不可控的,呼籲政府思考能源轉型。專家則分析,醫院不論用電多或少,8成以上都來自排碳電力,若不開放「核綠同行」,這2年電力的排碳比率將愈來愈嚴重。
一種最嚴重的神經退化疾病-亨廷頓舞蹈症(Huntington’s disease, HD),傳出治療成功的好消息。科學家開發出一種基因工程技術,加上高精密的顯微腦科手術,終於完成世界首個治療成功的案例,雖然過程很困難,離規範式手術還有一段時間,但是總算看到了治癒的曙光。
香港動作電影《阿龍》由歌壇天王鄭中基自導自演,與胡耀輝聯手執導,集合香港實力派演員周秀娜、姜皓文及可愛小童星傅舜盈共同演出,他為了電影中復仇父親的角色,瘋狂增肌,進行肉體改造,化身成雙手染上鮮血的暴力復仇者,台灣將於10月17日上映。鄭中基為了電影下半身頻頻受傷,不但拍打戲拍到右腳腳骨裂開,連痔瘡都發作兩次,甚至破裂到褲子都是血,為電影犧牲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