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核飛彈的搜尋結果,共23筆
日本《產經新聞》昨發自美國華府的報導,美國防部前政策顧問吉原恒淑接受該報專訪,透露了美國川普政府在即將公布的新《國防戰略》報告,把防止中國大陸武力奪取台灣的嚇阻措施列為優先政策。據悉,文件中也納入要求台灣加強自我防衛努力。
大陸紀念抗戰閱兵3日於北京天安門廣場舉行。閱兵儀式在上午9點分列式依序展開,多款解放軍新型武器裝備首次亮相,包含多款鷹擊系列飛彈、紅旗-29、東風31BJ、大型水下無人載具,以及備受關注的東風-61陸基洲際飛彈。
北京93大閱兵倒數計時,大陸官媒《央視》近日罕見以極近距離鏡頭公開東風-41洲際彈道導彈的完整樣貌。由於解放軍一向遵循「過時裝備才對外展示」的慣例,此舉被外界解讀為更具威懾力、傳言已久的東風-51洲際導彈,可能已準備或正式列裝火箭軍。
消息人士27日透露,日本陸上自衛隊和美海軍陸戰隊9月大規模實戰訓練「堅毅之龍」(Resolute Dragon),將在山口縣美軍岩國基地,實施中程飛彈發射裝置「堤豐」的部署訓練。
中國大陸外交部發言人郭嘉昆27日主持例行記者會。對於美國總統川普稱,希望中國參與削減核武庫,中方認為,既不合理也不現實。
俄媒報導,莫斯科可能放棄正在維修的唯一航母「庫茲涅佐夫號」。這條新聞無異把俄羅斯從強權舞台上拉下馬。對於老式「強權」而言,航母幾乎是唯一的代名詞,有時候,甚至於擁有核武器都不能算是強權。
川普政府積極推動的「金穹」(Golden Dome)飛彈防禦系統,未來20年欲斥資5420億元(約新台幣16兆)部署層層攔截網,卻引來俄羅斯與中國大陸的強烈批評,兩國外交部相繼指責「金穹」計畫具備「明顯攻擊性」,將嚴重破壞國際安全架構與戰略穩定,並要求美方立即停止相關發展。為何防禦系統會被中俄指控具有攻擊能力?這是因為魔鬼就藏在川普政令下達的8個要點之中。
根據美國國防情報局(DIA)最新發布的《2025年全球威脅評估》(2025 Worldwide Threat Assessment)報告指出,俄羅斯核武部隊正在擴張,並開始部署新型核彈頭「空對空」飛彈。這是冷戰以來首次有跡象顯示俄方重新引進此類武器,引發關注。
今天(24日)是西洋人的平安夜,全球各地的小朋友們都在等待耶誕老人送禮。每年負責發布耶誕老人即時行蹤的北美航太防衛司令部,24日宣布啟動耶誕老人位置追蹤任務。根據這個網站資料顯示,耶誕老人造訪上海之後,台灣時間24日晚間10時42分左右途經台北上空,之後去了菲律賓,深夜10時52分到達香港,「鹿」不停蹄。這是NORAD歷來第69次執行這項溫馨的特殊任務,任務的肇始卻是來自1955年一則廣告誤刊的電話號碼。
俄羅斯總統普丁證實,俄軍21日向烏克蘭第聶伯羅市一座大型軍工設施,發射一枚最新型極音速中程彈道飛彈,以回應美國和英國允許基輔使用西方長程飛彈襲擊俄羅斯領土。普丁並稱,烏克蘭衝突已具有「全球性質」,俄方不排除打擊向基輔提供武器的國家。
據悉法國已提議出售巴西24 架「飆風」(Rafale)戰機,這標誌雙方防務關係可能再向前邁進一步。自2000 年代以來,法國已軍售巴西多項防務裝備,如50架「超級美洲獅」(Super Cougar)直升機和 4 艘鮋魚級(Scorpène-class)潛艦,但最近防務合約的進展並不是都很順利。
9月25日中國大陸火箭軍朝太平洋試射一枚洲際彈道飛彈,距離上次試射已間隔44年。中方提前向美國、澳洲和紐西蘭等通告了試射信息。有實力發射洲際核飛彈的5個國家中,俄羅斯甫於今年9月23日試射薩爾馬特導彈失敗,證明了中國的軍事實力不容小覷。雖然中國聲稱試射是年度軍事例行性演習,但普遍被認為是由於近年在南海問題上中美愈演愈烈的衝突,而美國有明顯的軍力優勢,這可能是中國此時要展露飛彈實力的動機。
「威懾」在西方觀念,原是指「核子威懾」,這是1950年代核武對峙下的產物。核心思想在於「能力、意圖、傳達」的構建。冷戰結束之後,威懾逐漸由核武轉向非核能力使用下的威懾,形成了「核子與非核」力量操作的模式,成為「恐怖平衡」與「權力平衡」的重要支柱。
9月25日中國火箭軍朝太平洋試射一枚洲際彈道飛彈,距離上次試射已間隔44年。中方提前向美國、澳洲和紐西蘭等通告了試射信息。有實力發射洲際核飛彈的5個國家中,俄羅斯甫於本年9月23日試射薩爾馬特導彈失敗,證明了中國的軍事實力不容小覷。雖然中國聲稱試射是年度軍事例行性演習,但普遍被認為是由於近幾年在南海問題上中美有著愈演愈烈的衝突,而美國有明顯的軍力優勢,這可能是中國此時要展露飛彈實力的動機。
「威懾」在西方觀念,原是指「核子威懾」,這是1950年代核武對峙下的產物。核心思想在於「能力、意圖、傳達」的構建。冷戰結束之後,威懾逐漸由核武轉向非核能力使用下的威懾,形成了「核子與非核」力量操作的模式,成為「恐怖平衡」與「權力平衡」的重要支柱。
中國國防部通告:9月25日8時44分,解放軍向太平洋相關公海海域,成功發射一發攜載訓練模擬彈頭的洲際彈道飛彈(型號不明),準確落入預定海域。中方提前向美國、澳大利亞和紐西蘭通報了試射消息。解放軍試射洲際飛彈有幾個背景因素必須知道。
美國總統拜登及前總統川普27日在辯論會上多次提及俄羅斯總統普丁,但克里姆林宮對此次辯論指出,普丁並未設鬧鐘起床看辯論,因為這並非優先議題。此外,普丁也於28日宣布,由於美國開始在海外部署中程飛彈,俄羅斯也將審查是否重新生產新型中程飛彈,並加以部署。
俄羅斯正就部署長程武器與最親密的合作伙伴進行討論。路透報導,俄羅斯外交部副部長雷雅布可夫(Sergei Ryabkov)19日接受塔新社訪問時說:「(部署長程武器)不是新想法。我們正在向一些合作伙伴提出此事。」
俄羅斯總統普丁(Vladimir Putin)22日駕駛一架可載核彈的戰略轟炸機Tu-160M,在空中飛行大約30分鐘。外媒指出,這趟飛行似乎是在提醒西方國家正視俄國的核武能力,普丁也藉此機會在下個月的總統大選前強化個人形象。
北韓國防部於19日宣稱,北韓軍方已進行水下核武系統「海嘯-5-23」重要實驗,藉此反制美日韓15日至17日在濟州島鄰近公海進行的聯合軍演。韓國國防部發言人全河奎18日表示,三國目前暫無陸上演習計畫,但未來將持續定期舉行海上聯合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