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機車待轉的搜尋結果,共66筆
受氣候變遷影響,氣溫持續攀升,議員張嘉玲28日市政總質詢指出,根據德國研究顯示,行人等待紅燈的最高忍受度為60秒,可是北部多數的行人紅燈秒數往往都超過100秒,希望新北市效仿韓國首爾,增設行人巨型遮陽傘,以對抗翌年熱浪來襲。新北市長侯友宜回覆,新北或可找一些路口來做示範,並承諾3個月內擇點試辦。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南工路口一帶,公司行號與社區密集,同時又是市區公車與國道客運的重要停靠站,平時人車往來頻繁,但位於南崁路二段上的斑馬線,因過於靠近路口且以斜線方式畫設,讓行人在通行時需斜向穿越,加上機車待轉區位於路口中間,引發民眾安全疑慮,民代提出3項改善建議,保障人車安全。
機車進入待轉區要不要打方向燈,是騎士常疑惑的問題,一名女網友表示,打或不打都差點被其他車子撞上,身邊多數人都會打方向燈,她則認為不打比較安全一些。對此,交通部曾表示,機車進入待轉區時只需減速並顯示煞車燈即可,不需要打方向燈。
新北市新莊區中原路與中華路口,長期實施機車兩段式左轉,但路口已有左轉專用號誌,機車族常反映待轉設置不便。市議員鍾宏仁接獲陳情後,今(17)日與交通局會勘,建議取消強制待轉規定,交通局允諾8月底前完成調整,提供雙軌使用機制,提升用路彈性與安全。
新竹市政府逐步檢討市區道路雙向各2車道的路口取消機車二段式左轉措施,繼林森路、西大路、光復路二段、東光路口取消二段式左轉規定之後,市府5日再宣布自8月1日起,包括中央路與自由路口等3處路口開放機車直接左轉,並拆除二段式左轉牌面。
新竹市政府逐步檢討市區道路雙向各2車道的路口取消機車二段式左轉措施,為疏緩待轉空間不足並分散車流,市府5日宣布8月1日起中央路與民生路口、中央路與自由路口、西大路與經國路二段路口(僅西大路方向)等3處路口開放機車直接左轉,並拆除二段式左轉牌面,同時保留機車待轉區,供機車駕駛人選擇使用。
77歲賴姓吊車司機,前 (21)日下午2時許行經北科大旁的路口,疑因身體不適撞上3台在等紅燈的機車,造成1死2傷的嚴重車禍。其中,18歲蔡姓女大生遭車輪當場輾斃,她實際上是「北部知名家族醫院」的接班人,其母在網上發出女兒遺物上殘留其肉屑的照片,悲喊:「當下是多麼痛苦…」。
曾是美女主播的國民黨高雄市議員白喬茵,近日遭網友批評是「花瓶」、「前三爛議員」,她今(12)日選擇正面回擊,詳細列舉問政成果自清。高雄市公民監督公僕聯盟(高督盟)日前公布第4屆第4會期議員評鑑,白喬茵入選10位問政優質議員之一,打臉酸民質疑。
機車平權意識抬頭,但國民黨台北市議員李明賢指出,台北市內光是一條忠孝東路,從台北車站、中山北路到南港段共被分成6塊,有的區段開放機車可行駛內線、不用強制待轉,但有的路段卻完全禁止,形成「一條道路,多個規定」,讓機車騎士無所適從。北市交通局表示,會盡快檢討整個路段,盡量朝一致化方向規畫。
台中市向上路6段長下坡路段,本月27日發生曳引車連撞21輛汽、機車重大事故,造成10人受傷住院。台中市議會民進黨團總召王立任、議員曾威與立委何欣純,29日會勘現場,要求立即設置防撞緩衝區、加強警示號誌、利用先進材質增加紐澤西護欄緩衝摩擦力,並提出中、長期高架橋分流大車計畫,市府交通局表示會盡速研議辦理。
高雄市小港區飛機路左轉民治路口,近來規畫機車左轉專用車道,但車道設在道路右側引發議論,不少網友批評、質疑該路段新標線的功能與畫法,也有其他縣市網友指出,在外地也有並不少見。其實這樣的設置,高雄市早已行之有年,自2017年5月已開設機車專用道,讓機車自中正一路免待轉直接左轉大順三路,此一設置多年來讓許多用路人稱讚方便。
高雄苓雅區中正一路、五福一路與凱旋路交叉口,有民眾抱怨因斑馬線過長、綠燈秒數不足,銀髮族若走較慢很容易「卡在路中間」,造成交通危險;當地安祥里里長董輝章指出,該路口斑馬線長達42.5公尺,盼能設置行人庇護島讓行人分2段式通過,交通局回應,目前已研擬改善計畫,核定確認後明年就會開始施作。
高雄苓雅區中正一路、五福一路與凱旋路交叉口,有民眾指出斑馬線過長、人行道靠車道太近會導致意外,根據警方統計,近3年來該路口共發生80件意外、54人受傷,肇事原因包括未保持安全距離或間隔、轉彎未注意等,顯示該處車流量高,針對該路口車道與斑馬線相關配置,交通局已研擬改善計畫。
台北市長蔣萬安拍板拆除公館圓環,議員王欣儀3月31日邀相關單位及民間學者開會討論拆除計畫及施工期程。北市工務局新工處長林崑虎表示,以拆除圓環、封填地下道為目標規畫,分成增設台北自來水處工作井、填平地下道及調整周邊路型,預估斥資1億餘元的整體工程可於明年8月完成。
公館圓環連續7年高居台北市交通事故熱點第1名,台北市長蔣萬安日前拍板拆除,台北市議員王欣儀31日邀集相關單位及民間學者召開協調會議。北市工務局新工處長林崑虎表示,工程以拆除圓環、封填地下道為目標規畫,分成增設自來水處工作井、實質填平地下道及周邊路型調整階段,預估整體工程可於明年8月完成。
天外飛來輪子!45歲蘇姓駕駛今早開著曳引車行經林口長庚醫院附近時,右轉過程左後輪「離家出走」,一路滾到對街撞上在待轉車格停等紅燈的2騎士,其中蘇姓騎士首當其衝遭撞倒受傷,網友揶揄待轉區真的變成待撞區。
機車利用待轉區2段式左轉對全台騎士早已習以為常,但高雄市旗山區台3線內山公路卻有民眾發現,路口待轉區竟要按鈕觸發才能通過,因此引發熱議,經實際詢問當地騎士認為,按鈕位置不好按,按鈕本身也觸發不良。高雄市交通局表示,早年會在流量差異巨大路口設置按鈕觸動式號誌,已考慮改用自動感應式號誌取代。
新竹縣鄉道竹9線為國道1號湖口交流道的重要聯絡道,連接新竹產業園區至台1線、新豐等地,尖峰時段車流量龐大,加上原始設計安全性、效率都有待提升,為此新竹縣政府交旅處向中央爭取工程經費約3.4億元的竹9線路口行人安全設施改善及行車安全道路改善工程案,獲中央同意補助1000萬元先行辦理規畫設計,預計今年4月底發包。
交通部今首邀六都中台南市政府交通局出席道安記者會,分享地方推動道安改善經驗。台南市府透過大數據分析5年交通事故情形,健檢發現「行人、高齡及機車」族群在當地事故占比較高,因地制宜透過執法、工程及教育面來推行改善工作,去年A1事故死亡率較前年成功下降14.2%,行人事故死亡降幅也達10%。
桃園市大園區南崁溪海湖一號橋北上側橋頭旁防汛步道,因缺乏管理、空間大,周邊廠家多,員工將汽機車停放在此,卻遭不肖人士亂丟垃圾,造成環境髒亂,且疑似因民眾亂扔菸蒂祝融頻繁,日前差點延燒至周邊汽機車。國民黨籍議員徐其萬辦會勘,要求改善免類似情形再發生。桃園市水務局回應,將紐澤西護欄往台15線方向推移避免車輛繼續違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