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機車待轉區的搜尋結果,共47筆
受氣候變遷影響,氣溫持續攀升,議員張嘉玲28日市政總質詢指出,根據德國研究顯示,行人等待紅燈的最高忍受度為60秒,可是北部多數的行人紅燈秒數往往都超過100秒,希望新北市效仿韓國首爾,增設行人巨型遮陽傘,以對抗翌年熱浪來襲。新北市長侯友宜回覆,新北或可找一些路口來做示範,並承諾3個月內擇點試辦。
桃園市蘆竹區南崁路、南工路口一帶,公司行號與社區密集,同時又是市區公車與國道客運的重要停靠站,平時人車往來頻繁,但位於南崁路二段上的斑馬線,因過於靠近路口且以斜線方式畫設,讓行人在通行時需斜向穿越,加上機車待轉區位於路口中間,引發民眾安全疑慮,民代提出3項改善建議,保障人車安全。
新北市新莊區中原路與中華路口,長期實施機車兩段式左轉,但路口已有左轉專用號誌,機車族常反映待轉設置不便。市議員鍾宏仁接獲陳情後,今(17)日與交通局會勘,建議取消強制待轉規定,交通局允諾8月底前完成調整,提供雙軌使用機制,提升用路彈性與安全。
新竹市政府逐步檢討市區道路雙向各2車道的路口取消機車二段式左轉措施,繼林森路、西大路、光復路二段、東光路口取消二段式左轉規定之後,市府5日再宣布自8月1日起,包括中央路與自由路口等3處路口開放機車直接左轉,並拆除二段式左轉牌面。
新竹市政府逐步檢討市區道路雙向各2車道的路口取消機車二段式左轉措施,為疏緩待轉空間不足並分散車流,市府5日宣布8月1日起中央路與民生路口、中央路與自由路口、西大路與經國路二段路口(僅西大路方向)等3處路口開放機車直接左轉,並拆除二段式左轉牌面,同時保留機車待轉區,供機車駕駛人選擇使用。
77歲賴姓吊車司機,前 (21)日下午2時許行經北科大旁的路口,疑因身體不適撞上3台在等紅燈的機車,造成1死2傷的嚴重車禍。其中,18歲蔡姓女大生遭車輪當場輾斃,她實際上是「北部知名家族醫院」的接班人,其母在網上發出女兒遺物上殘留其肉屑的照片,悲喊:「當下是多麼痛苦…」。
高雄苓雅區中正一路、五福一路與凱旋路交叉口,有民眾抱怨因斑馬線過長、綠燈秒數不足,銀髮族若走較慢很容易「卡在路中間」,造成交通危險;當地安祥里里長董輝章指出,該路口斑馬線長達42.5公尺,盼能設置行人庇護島讓行人分2段式通過,交通局回應,目前已研擬改善計畫,核定確認後明年就會開始施作。
高雄苓雅區中正一路、五福一路與凱旋路交叉口,有民眾指出斑馬線過長、人行道靠車道太近會導致意外,根據警方統計,近3年來該路口共發生80件意外、54人受傷,肇事原因包括未保持安全距離或間隔、轉彎未注意等,顯示該處車流量高,針對該路口車道與斑馬線相關配置,交通局已研擬改善計畫。
台北市長蔣萬安拍板拆除公館圓環,議員王欣儀3月31日邀相關單位及民間學者開會討論拆除計畫及施工期程。北市工務局新工處長林崑虎表示,以拆除圓環、封填地下道為目標規畫,分成增設台北自來水處工作井、填平地下道及調整周邊路型,預估斥資1億餘元的整體工程可於明年8月完成。
公館圓環連續7年高居台北市交通事故熱點第1名,台北市長蔣萬安日前拍板拆除,台北市議員王欣儀31日邀集相關單位及民間學者召開協調會議。北市工務局新工處長林崑虎表示,工程以拆除圓環、封填地下道為目標規畫,分成增設自來水處工作井、實質填平地下道及周邊路型調整階段,預估整體工程可於明年8月完成。
新竹縣鄉道竹9線為國道1號湖口交流道的重要聯絡道,連接新竹產業園區至台1線、新豐等地,尖峰時段車流量龐大,加上原始設計安全性、效率都有待提升,為此新竹縣政府交旅處向中央爭取工程經費約3.4億元的竹9線路口行人安全設施改善及行車安全道路改善工程案,獲中央同意補助1000萬元先行辦理規畫設計,預計今年4月底發包。
交通部今首邀六都中台南市政府交通局出席道安記者會,分享地方推動道安改善經驗。台南市府透過大數據分析5年交通事故情形,健檢發現「行人、高齡及機車」族群在當地事故占比較高,因地制宜透過執法、工程及教育面來推行改善工作,去年A1事故死亡率較前年成功下降14.2%,行人事故死亡降幅也達10%。
桃園市大園區南崁溪海湖一號橋北上側橋頭旁防汛步道,因缺乏管理、空間大,周邊廠家多,員工將汽機車停放在此,卻遭不肖人士亂丟垃圾,造成環境髒亂,且疑似因民眾亂扔菸蒂祝融頻繁,日前差點延燒至周邊汽機車。國民黨籍議員徐其萬辦會勘,要求改善免類似情形再發生。桃園市水務局回應,將紐澤西護欄往台15線方向推移避免車輛繼續違停。
台中市沙鹿區台灣大道六段與七段路段,每逢豪雨容易淹積水形成「小河」,沿線為弘光科技大學、靜宜大學校區,時常豪雨成災,也讓師生用路安全大受影響,市府斥資1.36億元推動校園周邊道路改善,21日開工、預計明年底前完工,未來將大幅改善道路排水及交通安全問題。
近年因極端氣候引發強降雨,台中沙鹿區台灣大道六段與七段沿線,靜宜大學至弘光科大路段,常因積水問題影響行車安全,為解決排水瓶頸,市府建設局與水利局攜手合作並爭取中央補助,以1.36億元推動道路改善工程,21日開工,預計明年底前完工,將能有效大幅改善淹積水問題。
新竹市東區公道五路是來往市區與竹科要道之一,尤其上班尖峰更是車水馬龍,民進黨市議員劉彥伶接獲陳情,指公道五路二段101號前方路口機車待轉區過小,機車時常外溢到主幹道上,導致紅燈時因超過停止線違規,不少上班族屢遭檢舉不堪其擾;對此,市府表示,已派工將待轉區,由5公尺擴大至15公尺。
新北市樹林區出現天兵駕駛,一輛賓士車停在新北市樹林區中山路三段新興路交叉路口機車待轉區,被民眾發到臉書社團「樹林人」,樹林警分局表示,車輛違規屬實,將依《道路交通管理處罰條例》告發,處600元以上、1200元以下罰鍰。
依規定機車騎士須遵守「兩段式左轉」,進入機車待轉區,一名女子表示,騎車要進入待轉區的右側,因沒打方向燈引來後方的騎士不滿,她委屈地上網發文抱怨,文章引起熱議,機車族分成兩派,一派人認為要打,另一派人則說不需要,對此交通部指出,機車進入待轉區只需減速,顯示煞車燈即可。
新竹市光復路二段與東光路口為市區往來竹科、清交大重要交通樞紐,上午尖峰時段車流量大,尤其機車待轉需求高,即使擴大待轉區仍溢流到對向車道,十分危險。市府經交通改善小組討論達共識,1日宣布自11月4日中午12點起,開放機車於東光路直接左轉進入光復路,盼解決長期以來壅塞的情況。
昨(6日)晚間10時33分,台北市中正區羅斯福路與辛亥路口發生一起驚險車禍。一輛保時捷休旅車疑因駕駛疲勞,車輛失控偏移,最終在路口釀禍,連環撞上機車、行人飼養的寵物狗以及號誌燈桿,現場一片混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