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檢驗檢查的搜尋結果,共42筆
大醫院名醫門診掛號難求,有業者看準商機,提供付費「代掛號」服務,打亂醫療市場、衝擊分級醫療。衛福部指出,除了請地方加強稽查,今年個別醫院總額上路,也正在檢討分級醫療狀況,若醫學中心輕症占比仍太高,不排除將未經轉診部分負擔,由現行醫療總費用約20%,提高至法定50%,民眾到大醫院看門診平均恐負擔2千元、甚至上萬元。
憲法法庭2022年8月12日判決《全民健康保險法》部分違憲,要求3年內修法或設立專法保障個人隱私權。《全民健康保險資料管理條例》尚未完成立法,但健保署公告「全民健康保險資料研究利用與停止利用申請作業及管理要點」,明定即起民眾可申請退出,生效日後的資料都不會被目的外利用。
憲法法庭2022年8月12日判決《全民健康保險法》部分違憲,要求3年內修法或設立專法保障個人隱私權。目前《全民健康保險資料管理條例》尚未完成立法,但健保署昨公告「全民健康保險資料研究利用與停止利用申請作業及管理要點」,明定即起民眾可申請退出。對於母法爭議的「霸王條款」,健保署表示,在過渡期都不會實施,民眾只要申請就能退,沒有特別限制。
我國一年因三高合併症的就醫合計有850萬人,醫療費用占健保的4成,而代謝症候群患者是三高疾病的潛在候選人。國衛院利用人體生物資料庫數據分析,在代謝症候群5大指標(腹部肥胖、血壓偏高、空腹血糖偏高、空腹三酸甘油酯偏高、高密度脂蛋白膽固醇偏低)中,若腰圍、血壓同時超標,罹患代謝症候群的機率將達68.3%。
台灣醫療人力不足,尤其急診重症更是拉警報,台北慈濟醫院心臟血管外科主任諶大中表示,他執業已28年,但如今的醫療環境讓他相當失望,直言健保斷頭制彷彿把醫師當成賊一樣在防,年輕人當然不會願意加入。
智慧醫療在後疫情時代的重要性日益凸顯,為提供病人更即時、有效的醫療服務,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致力於智慧醫療的創新和發展,榮獲美國《Newsweek》「2024 World’s Best Smart Hospitals」、「World’s Best Hospitals」之雙項殊榮,取得「EMRAM Stage 7」再認證、「INFRAM Stage 7」與「AMAM Stage 6」之認證;同時榮獲美國HIMSS「數位健康指標(DHI)」全球冠軍,不僅為台灣智慧醫療帶來新的里程碑,更為全球醫療科技進一步奉獻一份力量。
醫院個別總額即將全面實施,民團分析,從好的方向來看,新制可能會讓醫院減少不必要的醫療行為,穩住健保點值,但也可能衝擊醫療品質,掛號看診更困難、自費項目變多,手術被延後等,都會影響民眾就醫可近性,政府應嚴密監測。
根據衛福部的最新統計,民眾到大醫院看「輕症」的比例持續上升,在中大型的區域醫院已突破2成,醫學中心也超過15%。這數據一公布,立刻引來各方批評,可用「分級醫療失靈,醫療資源錯置」予以總結。
醫守科技「DxPrime好完診」,獨家臨床深度推論AI模型,協助醫師在第一時間完成全面診斷,降低診斷錯誤的風險,獲選經濟部中小及新創企業署「潛力新創選拔」績優廠商。
健保署日前公布調漲部分負擔1年成果頗具成效,決檢視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MRI)檢查是否浮濫,重新研議收取CT、MRI檢查部分負擔。消息一出,引起醫界及民眾高度重視。醫界反應兩極,有的認為可以抑制浪費,但也有人擔心會延誤診斷。民眾則是覺得物價節節漲,連看病也變貴了。
中央氣象署示警,強勁颱風康芮正蓄勢待發。為因應豪雨可能導致的危機,全臺 22 個縣市均已宣布於明日(31 日)放假一天,台中市 17 間醫院於明天的營運狀況。其中,亞大附屬醫院、中國附屬醫院、林新醫院(烏日、惠中)、大甲李綜合醫院、仁愛長庚合作聯盟醫院等 6 間醫院將 24 小時照常服務。其他醫院則大多採行白天照常、晚上門診暫停的措施,台中地區相關看診資訊如下。
強颱康芮逼近,北北基桃30日晚間8時宣布31日停班停課,各大醫院紛紛宣布相關門診資訊,很多醫院都有開設颱風特別門診,但還是建議民眾,如非必要請勿出門,而各大醫院的相關資訊如下,詳情還是建議打電話到醫院詢問,避免白跑一趟!
強颱康芮逼近,北北基桃30日晚間8時宣布31日停班停課,台北市立聯合醫院及萬芳醫院隨後宣布明日門診安排。聯醫宣布,12院區門診全天停診全天停診,原已排定之各項手術、檢查等,請於上班日與檢驗單上所列單位電話聯絡,重新安排檢查日期,並加強急診作業;各院區所舉辦之活動將順延,另沙冬給藥服務正常。
健保署日前公布部分負擔新制實施1年成果,民眾到基層診所就醫比率增加,慢性處方箋平均藥費也減少,頗具成效。健保署長石崇良24日表示,去年原本方案中還包含檢驗檢查的部分負擔,例如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MRI)等,將繼續規畫研議,以達促進分級醫療、珍惜醫療資源兩大目標。醫界支持並指出,影像學檢查占總支出的比例逐漸提高,唯有「開源節流、齊頭並進」,才能在明年將健保點值推到1點0.95元。
繼藥費、急診部分負擔之後,健保署考慮針對電腦斷層(CT)、核磁共振(MRI)收取部分負擔。醫界人士看法不一,有人認為此舉有助減少濫用,也有人擔心病患遲疑不做檢查,反而延誤診斷。由於病患自主要求檢查者不多,消基會認為,檢驗檢查的浮濫情形不應算在病患身上,加收部分負擔等同懲罰病患,加強審查、核刪才是政府該做的事。
部分負擔新制去年7月上路,健保署分析,上路一年以來民眾到基層診所就醫的比率增加,慢性處方箋平均藥費也減少,顯示有正向效果。健保署長石崇良今天表示,目前是針對一般就醫的藥費收取部分負擔,原本去年規畫包含CT、MRI等檢查檢驗項目,將繼續研議,如有不必要的檢驗、費用過度成長情形,考慮納入下一階段部分負擔調整。
受山陀兒颱風影響,北市2日晚間宣布明天放颱風假,台北市立聯合醫院與萬芳醫院也隨之宣布,明日門診等醫療服務全日暫停。萬芳說明,明日上午另有特別門診內科、外科、婦產科、兒科各一診,有需求的民眾可依官網開診狀況掛號。
強颱山陀兒牛步進逼,北北基桃為防萬一,宣布2日放颱風假,對此本報也整理大台北地區門診情形、異動資訊供讀者參考。
立法院今年7月通過主決議,目標是在明年6月30日前,達到健保點值1點0.95元的目標。台灣醫務管理學會理事長、新光醫院副院長洪子仁拋出改革構想,期盼推動使用者付費,針對CT、MRI收取定額部分負擔,減少不必要的檢查,開源、節流並進,才能讓點值達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