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歐洲共同的搜尋結果,共49

  • 美中貿易十年巨變

    美中貿易十年巨變

     過去聽到貿易戰,都是美歐兩強在打,他們為牛肉、香蕉出口問題大打出手,互加關稅鬧得沸沸揚揚,這是1990年代前後的事了,此外,沒有任何國家能和美國對抗,只能俯首稱臣,乖乖聽話。時移勢易,如今能和美國打貿易戰的只剩下大陸了,自川普以來已打了快十年了。

  • 《半導體》環球晶義大利新廠啟用 歐洲12吋一貫製程完備

    矽晶圓大廠環球晶(6488)今(16)日於義大利諾瓦拉(Novara)舉行子公司MEMC Electronic Materials全新12吋半導體晶圓製造廠FAB300開幕典禮,擁有歐洲最先進且具備完整一貫製程能力,並使環球晶成為歐洲少數具備一貫完整製程能力的12吋矽晶圓供應商。

  •  德國F127巡防艦 決定採用雷神SPY-6相控陣雷達

    德國F127巡防艦 決定採用雷神SPY-6相控陣雷達

    德國政府已選定美國雷神公司(Raytheon Company)的SPY-6(V)1 雷達系統,做為德國F127 級巡防艦的雷達。這筆交易將使德國成為SPY-6 雷達的首個國際客戶,在此之前,SPY-6雷達是美國海軍伯克級第三代(Flight III)首次採用,是當今世界最先進的相控陣雷達之一,是區域防空和區域飛彈防禦的神盾。

  •  挪威強化北大西洋反潛作戰 選擇英國26型巡防艦

    挪威強化北大西洋反潛作戰 選擇英國26型巡防艦

    挪威政府宣布,為強化北大西洋反潛作戰,並維持不錯的防空戰力,選擇英國 BAE 系統公司設計的26型反潛巡防艦(TYPE 26 ASW Frigate),採購數量至少5艘,預計耗資100億英鎊(約4100億新台幣)。

  • 工商社論》從政府施政看台灣AI發展的問題

    工商社論》從政府施政看台灣AI發展的問題

     AI已是全球關注經濟發展的動能來源,台灣由於有雄厚半導體及資通訊產業,成功發展AI似乎理所當然;但AI發展的成敗關鍵,還是在於能否扎實在各行各業各類組織落地,以有效提高生產力與創造新價值。資料對AI發展的重要性已經眾所皆知,而台灣的AI資料治理架構、法制、流程與誘因,卻一直無法有效的建立與推進,遑論能廣泛實質落地。

  • 川普:普丁有意願把事情搞定

    川普:普丁有意願把事情搞定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將於15日在阿拉斯加會面,川普表示,他認為普丁有意願想把事情搞定,但他也威脅普丁,指普丁屆時如不接受俄烏停火的提議,會面臨非常嚴重後果。川普也表示,倘會晤順利進行,他希望能迅速與普丁及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一同舉行另一場會談。另外,川普在與包括澤倫斯基在內的歐洲領導人13日也舉行視訊會議,就與俄羅斯談判原則達成五項共識。

  •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彥辭:中國擁有無可匹敵的供應鏈

    中國歐盟商會主席彥辭:中國擁有無可匹敵的供應鏈

    「在許多行業,中國依舊擁有無可匹敵的供應鏈,無論在成本還是配套政策都極具競爭力。」中國歐盟商會主席彥辭(Jens Eskelund)近日在北京接受了澎湃新聞專訪。作為為在華歐企發聲的歐盟商會主席,彥辭在採訪中反覆強調了中歐貿易面臨的一些挑戰,以及在華歐企對中國市場的關切。

  • 陳冲:搬不走的近鄰 就看彼此如何互處

    前行政院院長、現任新世代金融基金會董事長陳冲指出,中共常委兼副總理何立峰,七月中旬訪日時,對自民黨幹事長講了一句看似普通卻值玩味的話:中日是搬不走的近鄰。搬不走的近鄰,可以做正面解釋,也可以做負面看待。遠親不如近鄰說的是前者,惡鄰纏身不散指的是後者,就看彼此如何互處。

  • 法英兩國達成核武庫協調 目標「歐洲共同核子威懾」

    法英兩國達成核武庫協調 目標「歐洲共同核子威懾」

    法國和英國,已同意協調各自的核武庫,以應對歐洲大陸面臨的重大威脅。這是歐洲兩個核子大國共同建立歐洲核子威懾的基礎。該決定是法國總統馬克宏(Emmanuel Macron),與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簽署的國防協議其中部分。

  • 與波蘭SKB集團簽署MOU 台塑新智能進攻歐洲

     台塑新智能搶進歐洲新能源市場,與波蘭SKB集團簽署業務合作備忘錄(MOU),涵蓋電動巴士、電動車充電與儲能整合系統、工商業儲能、智慧能源平台,及策略性投資與產業結盟等五大核心領域之戰略合作協議,奠定聯手拓展歐洲新能源市場的基礎。

  • 張威翔Military》誰在自導自演?國家如何為戰爭布下致命騙局

    張威翔Military》誰在自導自演?國家如何為戰爭布下致命騙局

    在當代資訊戰與國際對抗日益激烈的時代,國家政府自導自演的「假旗行動」(False Flag Operation)逐漸從影劇故事,走進現實。從冷戰時期美國曾策劃攻擊自家國民的「北木行動」(Operation Northwood)、歐洲廣為人知的「短劍行動」(Operation Gladio),到近期南韓與以色列被指密謀挑釁事件,殺害國民、嫁禍他國,這些案例不只是過去的歷史遺跡,更是一個警訊:當政權需要戰爭來轉移內部矛盾或擴張權力,往往不惜操弄事實與血腥。在這篇專題中,我將一次梳理4起跨地域、跨時代的假旗行動,如何悄悄地撼動了民主社會對國家暴力的信任底線。

  • 史話》從盟友到阻礙──美國兩度重擊台灣核武發展之1(陳衛里)

    史話》從盟友到阻礙──美國兩度重擊台灣核武發展之1(陳衛里)

    自美國分別在日本的廣島和長崎丟下原子彈結束二次大戰後,全世界的國家紛紛投入核子武器的研發;退居於台灣的中華民國當然也不例外!尤其是海峽對岸喊出:「寧要核子、不要褲子」、且在民國53年10月核爆成功得到驗證之時!

  • 抗日英雄 誰來紀念

    抗日英雄 誰來紀念

     今年正值二次世界大戰及中日抗戰勝利80周年,我去了大陸的江南江北,計畫到一些當年的戰爭現場,憑弔抗戰中的英雄及死亡的平民。目前只有山東台兒莊有座宏大的抗日戰爭紀念館,其他經過慘烈戰爭的地方,例如杭州、徐州、紹興都找不到遺跡了,紀念碑想必都在興建高樓大廈或高速公路時被剷平了。

  • 楊艾俐專欄》抗日英雄 誰來紀念?

    楊艾俐專欄》抗日英雄 誰來紀念?

    今年正值二次世界大戰及中日抗戰勝利80周年,我去了大陸的江南江北,計畫到一些當年的戰爭現場,憑弔抗戰中的英雄及死亡的平民。目前只有山東台兒莊有座宏大的抗日戰爭紀念館,其他經過慘烈戰爭的地方,例如杭州、徐州、紹興都找不到遺跡了,紀念碑想必都在興建高樓大廈或高速公路時被剷平了。

  • 深夜啟程出訪立陶宛、丹麥  蔡英文曝此行目的

    深夜啟程出訪立陶宛、丹麥 蔡英文曝此行目的

    蔡英文前總統9日晚間啟程赴歐洲,蔡英文表示,此行她的目的很簡單,就是希望能傳達台灣會繼續與民主盟友合作、共同確保區域的安全穩定,更重要的是,把台灣人民對自由、民主的堅持,台灣人對守護家園的堅定,帶到國際上分享給所有關注台灣的好朋友,讓台灣繼續走向世界、站穩腳步。

  • 愛沙尼亞在俄羅斯邊境懸掛巨大橫幅 「戰犯普特勒」

    愛沙尼亞在俄羅斯邊境懸掛巨大橫幅 「戰犯普特勒」

    在俄羅斯勝利日的5月9日,波羅的海三國之一的愛沙尼亞選擇譏諷與譴責俄羅斯,在兩國邊境的赫爾曼城堡(Hermanni linnus)面俄羅斯那一側,掛上了普丁(Vladimir Putin)與納粹德國領導人希特勒(Adolf Hitler)的合成照,寫著「普特勒戰犯」(Putler War criminal)。

  • 工商社論》不卑不亢的守護國家利益從經貿談判大將許柯生談起

    工商社論》不卑不亢的守護國家利益從經貿談判大將許柯生談起

     美國總統川普揮出關稅大刀,各國都急著排隊和美國諮商,台灣也列在第一波談判名單。就在此時,當年對美經貿談判的核心人物之一─許柯生辭世,在台灣入世談判的十多年中,他出任談判代表團團長,負責與最難纏的美國交手,也是台灣能加入WTO的重要推手。值此台美談辦的關鍵時刻,行事低調、不搶功、不攬功,為人清廉並謹言慎行的許柯生,在一次次涉外談判時留下的典範榜樣,值得我們緬懷與學習。

  • 烏允不打能源設施 美俄3/23續談停火

    烏允不打能源設施 美俄3/23續談停火

     美國總統川普與俄羅斯總統普丁通話後,普丁同意暫停對烏克蘭能源基礎設施攻擊30日,烏克蘭總統澤倫斯基表達烏克蘭支持,但批評俄羅斯實際上拒絕了全面停火,他19日與川普通話。此外,美國特使魏科夫將於23日在沙烏地阿拉伯與俄國續談烏俄停火事宜。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