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民主典範的搜尋結果,共58筆
近日執政黨立委王義川提出,將要求教育部邀教師團體、家長團體及兒少代表討論國中小校園內全面禁用抖音;與此同時,同黨立委王世堅,因其過去情緒激昂且極具特色的質詢片段,被大陸音樂人改編為歌曲《沒出息》,意外爆紅掀起旋風。
亞洲太平洋民主聯盟慶祝亞盟成立71周年,今在台北圓山大飯店,舉行亞盟理事會及亞太圓桌會議,亞盟理事會主席曾永權獲推舉連任亞盟理事會主席。曾永權表示,亞盟成立71周年來,身為國際非政府組織的一員,台灣身為民主典範,將繼續積極參與區域合作,與各國共同努力維護和平穩定。
一個家庭如果不從小注重品德與教養,孩子長大了,不從政的,就會成為如四叉貓之流的暗黑網軍,專門以分化抹黑為業。從政的,就會成為失格的民意代表,趾高氣揚,專門以扭曲作秀為志。
賴清德總統12日接受「貝里斯新任駐臺特命全權大使梅凱瑟(Katherine Vanessa Meighan)呈遞到任國書」,他在致詞時特別提到,台灣在今年7月也宣布開放貝里斯冷凍白蝦等水產品進口,相信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將繼續深化經貿與投資關係。
台灣如今深陷大罷免的泥沼,而近期有兩起看似無關實而相連的事件,值得所有關心台灣民主發展的人們思考。一是民進黨立院總召柯建銘的「刑法100條」論,二是「野百合學運世代聯盟」表態支持罷免,這兩者引出的議題是,昔日的反抗者成為當權者後,換了位置就換了腦袋!
國民黨立委徐巧芯日前舉行政策說明會,支持罷免的政治評論員吳靜怡,以里民身分參加,卻遭徐巧芯強力反擊,被網友譏「踢館卻翻車」。藍營以罷制罷落空後,要打防守戰守住席次,但從徐、吳辯論的經驗也發現,防守戰也能主動出擊,因此藍委陸續喊話罷免方出面辯論,試圖凸顯罷免無正當性,催高不同意罷免的投票率。
行政院長卓榮泰昨表示,對審查預算表決時支持中央政府的立委,將優先協助其所屬地方政府解決經費問題,並稱這不是報復,而是一個輪迴。國民黨立委許宇甄痛批,卓榮泰公然以預算做為政治籌碼,進行政黨鬥爭、政治清算、威脅立法院,是在對台灣社會實施支持民進黨與不支持民進黨的「一國兩治」,這是獨裁政體才會出現的做法,卓榮泰毫不遮掩他的獨裁心智,台灣民主已名存實亡。
民進黨立法院黨團今(27)日舉辦「民主倒退 藍白大亂國會一周年」,痛批自從藍白在去年5月28日強行以人數優勢輾壓通過「國會擴權法案」後,開啟長達一年、現在進行式的立法院違憲亂紀1周年,也譏諷立法院長韓國瑜是三箱院長「修法黑箱、凍結三讀法案進冰箱、議場暴力要急救箱」。
立委牛煦庭在罷團送件前一天向領銜人陳曉煒「下戰帖」邀辯論,陳今天(5日)表示,「用牛的魔法對抗牛的魔法」,罷免重點不在辯論,而在正視問題,嗆牛好好面對質疑,不必虛情假意找對手。牛煦庭則反批陳怯戰:「行光明正大之道,戰低級抹黑之術!」迴避論述的責任。
新竹「雙罷」總部4日遞交第二階段連署書,送件數冠全國,遭罷免的藍委鄭正鈐和停職中的新竹市長高虹安都喊話選民未來投下「不同意」票,國民黨和民眾黨的新竹市黨部也發表聯合聲明表達遺憾,將規畫活動正面迎戰惡性鬥爭的罷免活動。
澳洲3日舉行國會改選,由執政的工黨贏得最多席次,外交部今天表示,我國政府期盼在既有良好基礎上,持續與澳洲新政府深化各領域合作關係,共同促進印太區域的和平、穩定與繁榮。
「桃園罷牛,淘汰牛氓」罷免桃園第1選區立委牛煦庭案的領銜人、牧師陳曉煒預告明將聯合第1、4、6選區的罷團赴桃園市選委會送件,過去對罷團多採取「冷處理」的牛煦庭,今在臉書下戰帖,感嘆上任不到半年就被倡議罷免,很多「政治片斷」被斷章取義鋪天蓋地轟炸,他希望回應罷團對他的12項指控不要淪為各說各話,點名領銜人有義務聽他辯解,期待接下來100天能展現「民主典範」,共同舉辦公開辯論會,在選民面前把爭議說分明。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對台課徵32%對等關稅,引發舉國熱議。精神科醫師沈政男指出,關稅貿易壁壘只會帶來蕭條,重創美國經濟,會把盟國推向中國大陸懷抱。台灣政府六神無主,知道美國不再是台灣的保護國了。更可怕的是,川普一定會把晶片生產搬回美國,到時就不那麼需要台灣了。
到底哪些是自己人?哪些是別人?愛這塊土地要用什麼方式表達?當你意見和別人不同時,在民主社會我們應該怎麼看待?
到底哪些是自己人?哪些是別人?愛這塊土地要用什麼方式表達?當你意見和別人不同時,在民主社會我們應該怎麼看待?
賴清德總統提出17項國安因應措施後,又驅逐陸配「亞亞」,台灣社會風聲鶴唳,民進黨奉為偉人的鄭南榕曾主張「百分之百的言論自由」,但當今政府一邊加劇兩岸衝突,一邊限縮言論自由,大開民主倒車,莫非民進黨主張的民主是「民進黨做主」?
228是台灣悲愴的日子,也可能成為烏克蘭亡國的起點。當川普、范斯和澤倫斯基在白宮吵成一團以後,那些曾被相信美國會保護盟友的承諾,一下子灰飛湮滅,唯獨台灣綠營人士不相信美國會棄台,所以還是鼓吹不要有「疑美論」,但這是活生生的在世人眼前上演的一幕,不僅美國忠實盟友歐洲國家震驚,烏克蘭的人民也哭了。綠營人士既然不相信眼淚,那麼就來看看一位英國學者怎麼分析台海問題。
針對美國總統川普的就職演說,身處華府現場的立法院外交國防委員會委員陳冠廷表示,川普對「美國優先」政策的再次強調,可能對台灣與美國的雙邊合作以及區域安全穩定帶來影響;然而,川普演說中傳遞的多元族群包容訊息,也展現了某種正面的社會價值,值得關注與借鑒。
2024年底的美國大選,特立獨行、唯我獨尊的川普獲得大勝,而老態龍鍾、自我感覺良好的拜登政府則被選民否定,最後以失敗告終。這不但對全球的民主進步價值帶來了新考驗,也讓國際社會面對著不可知的未來。
2024年底的美國大選,特立獨行、唯我獨尊的川普獲得大勝,而老態龍鍾、自我感覺良好的拜登政府則被選民否定,最後以失敗告終。這不但對全球的民主進步價值帶來了新考驗,也讓國際社會面對著不可知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