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民主體制的搜尋結果,共383筆
國民黨主席鄭麗文8日出席50年代白色恐怖秋祭追思慰靈大會,紀念對象包括共諜將官吳石等。對此,民進黨召開記者會,痛批最大在野黨竟配合中共統戰滲透,嚴重混淆國家認同,如今國民黨早已失去反共的DNA,民進黨才是台灣真正的「反共第一品牌」。
一場主席改選,給一個死氣沉沉的百年大黨帶來難得的生氣。沒有黨產包袱,也沒有派系糾葛,很多人都對它的重新出發抱有一定期待,我當然也非常樂意給予祝福,尤其目前處於主要競爭關係的,是一個把自己的政治信仰真理化乃至抗拒「多數決原則」的政黨。
鄭麗文和蔡英文都曾經說過「我是中國人」,也都表達過支持台獨。她們都投身或出生在顏色鮮明的陣營,而在對手陣營最艱困的時候投入對方,而且變成領導者。
一場主席改選,給一個死氣沉沉的百年大黨帶來難得的生氣。沒有黨產包袱,也沒有派系糾葛,很多人都對它的重新出發抱有一定期待,我當然也非常樂意給予祝福,尤其目前處於主要競爭關係的,是一個把自己的政治信仰真理化乃至抗拒「多數決原則」的政黨。如果新人新政能以最大魄力把我國的政黨制度拉回民主憲政的常軌,應該是大家都樂見的發展。這裡我只想藉著政黨問題受到關注的時候,簡單談談可能仍被忽略卻關乎民主政治未來的問題。
任職華碩的陸配錢麗近日被註銷台灣戶籍,陸委會主委邱垂正10月31日在立法院表示,遺憾錢麗持續發表傷害台灣言論,最近收到很多陳情檢舉,相關機關會持續處理。但有沒有可能直接驅逐出境,邱垂正表示,這部分要經過內政部聯審會依法定程序討論,強調台灣是民主法治國家,也呼籲民眾不要對其他陸配有標籤化的看法。
全球矚目的釜山「川習會」落幕,並未如各界預期討論台灣問題,台灣有如釋重負之感,綠營甚至以為是美台之間的「鐵默契」使然,這些都是危險的認知與誤判,美中經貿戰術性休兵與台海形勢不能畫上等號,台灣為全球最危險的衝突熱點並未翻篇,台灣問題終將在未來的川習會浮上檯面。
在話說工作的的陸配錢麗,因支持武統等行為言論,近日被廢止台灣戶籍事件,海基會祕書長羅文嘉10月31日表示,看到她的事後聲明內容,相信多數台灣人看不下去,包含支持解放軍卻辯稱自己不支持武統台灣,認為如果不認同台灣、否定中華民國的民主自由體制,台灣很自由也很寬容,也可以做其他選擇。
中共近期對台整體滲透作為愈趨多元,除傳統情報收集與竊取機密、以交流名義進行統戰、發展組織外,已擴及網路空間與法律戰及輿論戰領域,達成其「跨境鎮壓」與「長臂管轄」的新策略。對此,立法院今(30)日針對此議題邀請相關單位列席說明。
國民黨主席改選鄭麗文當選以後,不僅承認「我是中國人」的身分認同訊號,在回覆中共總書記習近平的賀電中,鄭麗文還重申「九二共識、反對台獨」的政治立場,這樣的做法也許讓大陸重新激發統一的希望,所以在川習會前夕,為了營造兩岸和平,接連發出對台和平的展望,相信看到「務實台獨工作者」賴清德總統一年多無望的執政以後,台灣人民應該有所感。
過去前總統蔡英文時期,賴清德曾在黨內挑戰其連任,如今賴清德總統執政跛腳,外界觀察高雄市長陳其邁有實力在2028年黨內挑戰賴清德的連任;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幹事長鍾佳濱今(15)日表示,只有在極權、威權的政權,才有指定接班人的問題,如今台灣要擔心的非民主體制,而是只要現有民主政黨沒被中共收買,都有可能遭到中共介選。
國安局在送達立院報告中指出,未來工作重點方向,包括先期規劃專案部署,確保民主選舉平順。報告指出,因應2026年9項公職人員選舉(簡稱「9合1」選舉),中共可能加大對臺干預力度等作為,國安局將先期完善安維專案規劃,並落實地方基礎調研,機先掌握各項違異常動態,確保選舉順利進行。
戰鬥藍召集人趙少康今(11)天指控大陸介入國民黨主席選舉,在網路散播假消息,認為這已經是國安問題,國安單位應該調查。民進黨立委陳冠廷對此表示認同,並強調他將在立法院質詢時要求國安單位重視此事。此外,他也強調,唯有朝野政黨共同思考台灣的國家利益,才能團結一致對外。
美國總統川普多次喊出他應得諾貝爾和平獎,他也成功讓持續2年衝突的以色列與哈瑪斯同意第一階段和平協議,看似真有望獲獎!不過專家認為,川普退出多項國際組織、開打貿易戰以及影響美國學術自由的行為與和平獎信念背道而馳。更重要的是,和平獎提名在1月底截止,當時川普才上任不久,恐已錯過時間,不過雖然今年恐無緣得獎,明年仍有望角逐下屆和平獎。
國防安全研究院將於10月8日(星期三)0900時假台北市漢來大飯店,舉辦「2025 台北安全對話」(2025 Taipei Security Dialogue)。本次會議由國防院主辦,陸委會贊助指導,邀請來自美國、英國、德國、日本與澳洲等國政要、學者與相關領域專家,以「整合嚇阻:以實力維持印太和平」為題進行意見交流。
隨著第二場辯論會召開,包括郝龍斌、蔡志弘在內的主要參選人都出席,國民黨主席的改選正式進入深水區。候選人之間就兩岸政策、國族認同和國際局勢的對話與交鋒,也逐步深入。在民進黨多年以台獨思維洗腦下,從國民黨在2016年失去政權至今,國民黨絕大多數的政治人物便不再提中華民族的民族認同、乃至於身為中國人的國家認同,以至國民黨長期失去話語權,也失去民心。
賴清德總統今(26)日接見拉丁美洲暨加勒比海情報暨安全首長聯席會議訪團,肯定歷屆聯席會議皆獲致豐碩成果,有助抵禦共同威脅。賴清德表示,台灣將持續提升自我防衛能力、建構全社會防衛韌性,期盼未來與各友邦強化聯防與情報共享機制,持續推動各項交流,進一步增強協作能量。
美媒《Politico》點名印度與巴基斯坦是未來五年爆發戰爭熱點,不過學者認為,雙方爆發大規模衝突甚或核戰的可能性不大,因為從今年最近一次衝突來看,雙方其實都有所克制,且巴基斯坦雖有中國支持,但也受到中國約束,若未來沒得到支持,也很難發動大規模戰爭。
美國在台協會(AIT)近日拋出「台灣地位未定」的論調,並獲國務院背書。這真的是新的安全承諾嗎?恐怕不然。與其急於將之視為華府政策轉向而欣喜,不如冷靜思考:這樣的說法,更像是美國在棋局上多添一枚籌碼,而非為台灣築起的保護傘。
國民黨主席將於10月進行改選,目前包括台北市前市長郝龍斌、前立委鄭麗文、立委羅智強和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等人參選,《中天新聞》定20日邀請前述4人舉行首場「國民黨主席大辯論」,但郝卻在昨(17)日傳出不參加辯論。對此,我駐紐西蘭前代表介文汲直言,自己到現在還是覺得4位黨主席參選人各有優缺點,所以要看完辯論才能決定,既然郝龍斌不參加辯論,「這樣子我就不會考慮你啦」。
將政治領袖神化的現象並不為中國或亞洲所獨有,西方歷史上也崇拜過全能的英雄。但隨著近代民主制在西方的全面確立,以個人意志力主導國家的全能英雄被體制中的政治家所替代。像美國總統,儘管在事實上擁有至高權力,也還是可替代的普通人,而不是獨一無二的神。強人政治和英雄主義得以在亞洲近代史上繼續盛行,主要有兩方面因素:一是這一區域的發展狀況;二是亞洲的政治文化傳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