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民用船的搜尋結果,共69筆
2025年10月10日,《Foreign Affairs》刊出由美國政治學者布里默(Maximilian K.Bremer)與葛里耶可(Kelly A.Grieco)共同撰寫的文章〈與中國作戰,快與慢〉(Fighting China,Fast and Slow),引發美國戰略界高度關注。文章指出,若美國與中國大陸在台海爆發衝突,決勝關鍵並非武器性能或兵力數量,而是「戰爭節奏」與「後勤韌性」。布里默與葛里耶可認為,美軍長期以來過度依賴高速、短期的作戰節奏,但面對地理縱深廣大、補給鏈強韌的大陸,這種策略將陷入前所未有的瓶頸。
2025年10月10日,《Foreign Affairs》刊出由美國政治學者布里默(Maximilian K.Bremer)與葛里耶可(Kelly A.Grieco)共同撰寫的文章〈與中國作戰,快與慢〉(Fighting China,Fast and Slow),引發美國戰略界高度關注。文章指出,若美國與中國大陸在台海爆發衝突,決勝關鍵並非武器性能或兵力數量,而是「戰爭節奏」與「後勤韌性」。布里默與葛里耶可認為,美軍長期以來過度依賴高速、短期的作戰節奏,但面對地理縱深廣大、補給鏈強韌的大陸,這種策略將陷入前所未有的瓶頸。
中國商船首次成功利用「北方海路」(Northern Sea Route)經由俄羅斯北極地區,完成前往歐洲的集裝箱運輸。這條北極航道在俄羅斯核動力破冰船隊協助下,相較於傳統經由麻六甲海峽與蘇伊士運河的航線的40天,航程時間幾乎減半,大幅縮短運輸時間,而真正的戰略意義在於,中國更夠加徹底擺脫西方海權封鎖。
俄羅斯對外情報局(SVR)新聞局本週發表聲明,指稱英國政府因多年試圖讓俄國遭受到「戰略性失敗」而變成「被孤立國家」的計畫告吹而感到不滿,根據該局掌握的情報,為轉移俄軍在烏克蘭戰場推進的局面和印象。英國首相施凱爾(Keir Starmer)領導的政府與英國情報單位,正準備發動一場新的挑釁行動。
以色列國防軍週四(2日)攔截並登上「全球堅毅船隊」(Global Sumud Flotilla)中的一艘援助船,船上包括瑞典環保運動者「環保少女」童貝里(Greta Thunberg)等外籍維權人士,這艘船原計畫突破以色列對加薩的海上封鎖,運送醫療物資與食物。
澳洲廣播公司(ABC)29日引述看到的一份美國機密軍情報告指出,中國迅速擴建商用渡輪船隊,以建構侵台能力。報導提到,中國商用渡輪的生產規模,已引起五角大廈警覺。專家對此分析,這些渡輪已被納入解放軍的訓練,展現大陸軍民融合戰略已取得顯著進展。
近期,美國空軍的B-2「幽靈」匿蹤轟炸機在挪威外海的演訓當中,成功以高CP值精準炸彈QUICKSINK擊沉退役艦艇,再度引起關注。其實,這並非美國空軍利用B-2擊沉退役艦艇的演練,去(2024)年7月美軍在RIMPAC的演練也曾經演練這樣的戰法。
美國總統川普說,美軍摧毀了一艘在國際水域航行、疑似從委內瑞拉航向美國的「販毒」船。川普周一說,這次行動針對的是「暴力販毒集團」,並造成3人死亡,美軍沒人受傷,但並未提供相關證據。
根據國防部114年中共軍力報告書,在中共可能對臺威脅態樣章節,報告書指出,中共對我採取「灰色地帶」襲擾,結合「非軍事手段」及「準軍事壓力」,以混合戰行動挑釁,持續對我威懾及消耗我國防力量。
(21:30更新--滅火作業持續、第七艦隊證實)日本海上保安廳週三(20日)下午表示,沖繩縣宇流麻市美軍港口「白灘」(White Beach)外海傳出美國軍艦失火消息,發生火災的是美國紐奧良號(USS New Orleans, LPD-18)直升機登陸船塢艦,艦首附近冒火。美軍隨即通報並向日本海上保安廳請求協助滅火,日本自衛隊也加入馳援。目前尚未傳出是否有人員傷亡的消息,入夜後滅火作業仍持續。美軍第7艦隊已證實此事。
據澎湃新聞引述「浦東發佈」微信公眾號消息,8月5日,由中國船舶集團旗下上海外高橋造船有限公司建造的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H1509船(愛達·花城號)實現首台主發電機動車,標誌著郵輪建造全面進入設備調試與系統功能驗證階段。截至目前,第二艘國產大型郵輪H1509船項目總體進度超80%。
星期二,德國外交部門對中國大陸軍方表達嚴正抗議,表示在去年的紅海維和行動當中,用雷射瞄準參德國的巡邏飛機,指責那是無意義的危險行為。
中共雙航母近日到太平洋第二島鏈活動,前美軍太平洋總司令布萊爾談到海上戰爭在戰時與平時的差別時指出,平時無論是軍艦還是民用船隻,都可以在國際水域航行到世界各地,也沒有人會反對;但一旦戰爭爆發,處於敵對狀態,這些航艦早就被擊沉了。
中共雙航母近日到太平洋第二島鏈活動,前美軍太平洋總司令布萊爾接受媒體訪問時表示,海上戰爭在戰時與平時的差別,在平時,無論是軍艦還是民用船隻,都可以在國際水域航行到世界各地,也沒有人會反對,可以自由航行。但一旦戰爭爆發,你是否有能力持續維持海軍存在?
烏克蘭國防情報局(GUR)長官布達諾夫(Kyrylo Budanov)中將表示,該局改裝的Magura-7 無人艇,成功擊落了2架俄羅斯Su-30戰機。布達諾夫還說,與之前使用的是蘇式R-73飛彈不同,這次加掛的是美國提供的AIM-9M響尾蛇飛彈。
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日前宣布對中國建造與營運的商船徵收港口費,其目的在打擊中國的造船業。這項所針對的不只是商用船舶的建造能力,更重要的是要打壓中國建造軍艦的能力。不過許多專家都認為,美國此舉除了在短期內增加航商的營運成本之外,對打壓中國造船能力幾乎完全發揮不了作用。就像關稅一樣,川普此舉只會增加商業成本與抬高物價,也是注定要成為他任期內的另一項爛尾政策。
之前本人曾經提過水下無人潛航器(UUV)「海翼號」,重量僅65公斤,最大潛深超過美軍排水量85噸「虎鯨號」UUV的3400公尺,達6329公尺,可說是潛艦的水下剋星。
所有人都看的出來,現在國際局勢已出現太平洋爭霸的新冷戰局勢,一邊是中國大陸,另一方是美國與西方國家。雙方都在尋找盟友,拉攏小國加入自己陣營。然而,結盟是個藝術,如何讓盟友願意加入而且忠誠,這是相當高級的課題。一位英國皇家海軍高級軍官表示,西方國家應避免向太平洋島國施壓,迫使他們在與中國大陸或英美盟友之間做出二選一抉擇,並指出中國大陸可能對較小國家很有吸引力。
曾參與大陸軍演的香港貨船「長和輪」(SCSC FORTUNE)本月初停靠台中港,經外國記者踢爆後外界才知情,並批評政府事前未掌握情資,有國安疑慮。立法院交通委員會昨日審查交通部航港局預算,多名立委提案擬凍結約3500萬元預算,航港局則說明,已會商國安單位,初步定出3點改善方向。
曾參與大陸解放軍演習的香港貨船本月初停靠台中港,引發朝野立委批評,質疑為何該艘船進港前沒有掌握,更有「木馬屠城」之嫌。交通部長陳世凱表示,這些資訊要事前知道比較好,會在1周內找各單位協商檢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