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民進黨台獨的搜尋結果,共78

  • 鄭麗文:黨魁扮桶箍 郝龍斌:下架民進黨

    鄭麗文:黨魁扮桶箍 郝龍斌:下架民進黨

     由旺旺中時媒體集團主辦的國民黨主席系列辯論,11日最終場犀利提問部分,問國民黨主席應不應該是泛藍的共主?羅智強稱,不能讓民進黨繼續執政,要把握藍白合共識;郝龍斌說,主席要團結黨內、聯合在野打贏2026、2028選戰;鄭麗文則指,未來的總統候選人才是泛藍共主。

  • 中時社論》泛藍共主要有經略中國的格局

    中時社論》泛藍共主要有經略中國的格局

     由旺中媒體集團主辦的國民黨主席選舉的最後一場電視辯論會11日落幕,各候選人聚焦兩岸政策、外交路線、認同問題、史觀立場等深入辨析,展現國民黨失去政權近十年來,黨內菁英首度就上述問題深刻討論,甚至互相詰問的風采。

  • 海納百川》是要「政治解決」還是「軍事對決」?(吳建國)

    海納百川》是要「政治解決」還是「軍事對決」?(吳建國)

    日昨新聞報載,台灣「國防研究院」與大陸委員會召開了「台北安全對話」研討會,邀請了來自台、美、日、英、澳、德等地的專家學者,齊聚一堂,共商如何嚇阻與擊敗大陸的武力犯台這麼荒誕不經的議題,竟然沒有人提出兩岸的爭議,應該以政治談判解決的務實方案,真的完全脫離了現實裡的真實,令人感到完全的失望與絕望。

  • 徐國勇稱「沒有什麼台灣光復節」 國台辦:睜眼說瞎話

    徐國勇稱「沒有什麼台灣光復節」 國台辦:睜眼說瞎話

    民進黨祕書長徐國勇近日稱,「沒有什麼台灣光復節」,1945年日本投降時,美國麥克阿瑟將軍命令蔣介石代表同盟國接收台灣,引發台灣社會爭議。國民黨譴責其言論歪曲歷史,「荒謬至極」。輿論認為徐國勇所言是呼應美方「台灣地位未定」。大陸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今天(24日)在例行記者會中回應,徐國勇的說法荒唐透頂,表明民進黨、台獨分裂勢力為了謀獨私利,睜著眼睛說瞎話,肆意歪曲歷史,毫無民族氣節,是不折不扣的邪惡勢力、民族敗類。

  • 海納百川》故宮文物再次證明兩岸同源(胡潤仁)

    海納百川》故宮文物再次證明兩岸同源(胡潤仁)

    報載由於今年是歐洲台灣文化年,日前故宮博物院已將「鎮館之寶」翠玉白菜、清明上河圖等精緻的一百三十一件文物從台北下架,打包運到捷克,從九月十一日開始,展開為期長達兩個多月的展覽。

  • 洛杉基快評》北京93大閱兵後 美國退縮了

    洛杉基快評》北京93大閱兵後 美國退縮了

    北京藉著慶祝二戰結束80周年舉行大閱兵而大秀肌肉之後沒幾天,美國軍方提出新的戰略主張:美國應採取更加孤立主義的政策、逐步脫離國際軍事承諾、專注於本土防衛與西半球防禦。這份新的戰略主張最快可能於下個月公布。川普雖然持續發表對中強硬言論,但其軍事重心已經轉移到本土,包括國防部動員數千名國民兵支援洛杉磯與華府執法,並派遣多艘軍艦和F-35戰機前往加勒比海攔截毒品等,顧好美國本土的後院才是正途。

  • 海納百川》大陸反獨與賴政府台獨之衝突推向新高點(劉性仁)

    海納百川》大陸反獨與賴政府台獨之衝突推向新高點(劉性仁)

    賴清德上任一年多,各項台獨說法與做法越來越多,不勝枚舉,就連台灣內部的大罷免及拋出的雜質說,也都與反中抗共追求台獨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台獨是台灣內部一部分人的夢想,有夢最美,但希望不見得相隨,這群人的夢想對台灣、對中華民國、對中華民族、對中華文化都是殘酷的傷害,所帶所來的風險與危機無需多言,這使得台灣和平變成一種必須花錢、花時間還不見得能維持的狀態;而大陸方面啟動依法懲獨的實際動作,把兩岸衝突不斷推向高峰。

  • 海納百川》就算有大陸定居證還是中華民國公民(孫榮富)

    海納百川》就算有大陸定居證還是中華民國公民(孫榮富)

    陸委會近日逕就解釋令以領有中國大陸定居證,將長期在大陸教書的台灣民眾張立齊,片面廢除其中華民國身分證不再具有台灣公民資格,且必須經同意以後才能入境台灣的首件案例。依照中華民國憲法規定,有大陸「定居證」不等於失去中華民國「身分證」,陸委會的做法是完全沒有法治觀念的政治判定,實在是胡鬧亂搞一通。

  • 國戰會論壇》還人民國定假有利重塑國族認同(魏麓宸)

    國戰會論壇》還人民國定假有利重塑國族認同(魏麓宸)

    還給人民國訂假日雖然慢了,但總算做了!不久前,立法院通過「紀念日及節日實施條例」修法,將勞動節改為全民放假,並增放小年夜、教師節(孔子誕辰紀念日)、光復節暨古寧頭大捷紀念日、行憲紀念日等。對於全體國人而言,國定假日的增訂休假,能夠有效改善我國勞工工時過長的問題,進而提升國人生活品質;對國民黨而言,則可挽回近來在國族論述中敗退的窘境。

  • 社評/統一搬上檯面 兩岸有想像空間

    社評/統一搬上檯面 兩岸有想像空間

     賴清德總統接受時事評論網紅「敏迪選讀」專訪時,以公司併購比喻兩岸統一,他認為中國是較大公司,台灣是較小公司,「如果說你要併我的公司,你要提條件,對吧,不是台灣來提條件,讓你說要或不要。」賴總統這段談話,將台灣朝野長期隱晦的統一問題搬上檯面,將帶動社會的關注與討論,這對陷入僵持、危機四伏的兩岸關係而言,應是正面因素,值得肯定。

  • 併購說 可開啟兩岸政策良性辯論

    併購說 可開啟兩岸政策良性辯論

     賴清德總統針對兩岸關係提出「併購說」,台大政治系教授左正東19日發文表示,若在野黨可正面看待賴拋出的想法,賴和民進黨支持者也可正面看待在野黨守護的中華民國法理現狀,「併購說」也許能開啟對台灣前途各種選擇的理性辯論。

  • 旺報社評》統一搬上檯面 兩岸有想像空間

    旺報社評》統一搬上檯面 兩岸有想像空間

     賴清德總統接受時事評論網紅「敏迪選讀」專訪時,以公司併購比喻兩岸統一,他認為中國是較大公司,台灣是較小公司,「如果說你要併我的公司,你要提條件,對吧,不是台灣來提條件,讓你說要或不要。」賴總統這段談話,將台灣朝野長期隱晦的統一問題搬上檯面,將帶動社會的關注與討論,這對陷入僵持、危機四伏的兩岸關係而言,應是正面因素,值得肯定。

  • 中時社論》教育部用意識形態綁架下一代

    中時社論》教育部用意識形態綁架下一代

     教育部長鄭英耀近期大力推動「識讀中國威脅」及「國家認同」相關教材,將納入社會、公民、歷史等課程內容,引發高度爭議。表面上這是賴政府面對中國統戰壓力下的應對之道,實質上已超出國安防範的範疇,逐步走向意識形態教育,成為推動「漸進式台獨」的政治工具,對年輕學子的價值認知、歷史觀養成,以及兩岸未來發展,勢必帶來深遠的衝擊。

  • 中時社論》言論自由的枷鎖籠罩人民頭上

    中時社論》言論自由的枷鎖籠罩人民頭上

    賴清德總統執政以來大唱反中高調,升高對中共及中國大陸的敵意,並且多管齊下搞壞兩岸關係,其目的無非是落實台獨政策,為此而煽動仇中情緒,同時將在野黨跟中共綑綁在一起,讓民眾誤信其為在地協力者,對他們產生憎惡情緒,從而擁戴反中的民進黨,達到永久執政的目的。

  • 副總統提名前夕 大老密會集結反撲

    副總統提名前夕 大老密會集結反撲

     編者按:這部小說是從民國七十七年元月十三日,蔣經國去世那天寫起,一直寫到七十九年五月廿日,李登輝擊敗非主流派,連任總統,宣誓就職,新內閣交接就任為止,其中涉及大量國民黨內鬥祕辛。書裡所有人物以真實身分出場,所有場景,與所有對話,絕大多數為真實,少部分為虛構。

  • 朱立倫的脊梁

    朱立倫的脊梁

     孫文學校總校長張亞中以「中國國民黨的脊梁還在嗎?」為題發表專欄文章,4天後國民黨主席朱立倫提出「新兩岸論述」,表示「中華民國憲法是我們的脊梁」,正式對現今國民黨積弱的憂心做出回應。

  • 美方確認 拜習未點名賴清德

    美方確認 拜習未點名賴清德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與美國總統拜登會談時,大陸官媒指習近平點名「賴清德、台獨」等關鍵字,我方黨政人士18日澄清,經向美方確認,拜習不論是公開或私下皆未提到「賴清德」;國安局長蔡明彥則不排除是中共外交部、官媒認知作戰。但馬英九基金會執行長蕭旭岑直言,大陸官媒這篇報導,顯示「兩岸在政治上已無迴旋空間」。

  • 兩岸互為隸屬共謀台海和平

    兩岸互為隸屬共謀台海和平

     賴清德總統上任後,藉由紀念黃埔百年、八二三炮戰、古寧頭戰役及慶祝雙十國慶等場合,獨創一套「互不隸屬論」與「正統論」相結合的兩岸論述。簡言之就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台澎金馬奉中華民國為正統,而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進黨台獨黨綱仍未廢除,賴式新論述固然有利團結台灣,但他眼中的中華民國若等同於台灣,對降低兩岸對立、消解台海戰爭風險將無實質幫助。

  • 旺報社評》九二共識的前世今生與未來系列四:兩岸互為隸屬共謀台海和平

    旺報社評》九二共識的前世今生與未來系列四:兩岸互為隸屬共謀台海和平

     賴清德總統上任後,藉由紀念黃埔百年、八二三炮戰、古寧頭戰役及慶祝雙十國慶等場合,獨創一套「互不隸屬論」與「正統論」相結合的兩岸論述。簡言之就是:中華民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互不隸屬、台澎金馬奉中華民國為正統,而非中華人民共和國。民進黨台獨黨綱仍未廢除,賴式新論述固然有利團結台灣,但他眼中的中華民國若等同於台灣,對降低兩岸對立、消解台海戰爭風險將無實質幫助。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