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民間對話的搜尋結果,共17筆
在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即將舉行「川習會」之際,新華社發表〈台灣問題的由來和性質〉文章重申,「一個中國原則」與「九二共識」是兩岸和平穩定的「定海神針」,並強調「只要不分裂國家,認同兩岸都是中國人、一家人」,兩岸就可坐下來對話溝通。此舉顯然意在為川習會的台海議題定調,展示中方的戰略主導權,向賴清德喊話的意味明顯。
川普宣布台灣對等關稅20%,高於韓日的15%,賴總統表示是「暫時性稅率」,只要後續達成協議,可望再調降,他也在記者會回應針對外傳台灣以3、4千億美元爭取15%關稅傳言的真假,因仍在談判,雙方有簽保密協定,還沒法對大眾說明;賴更說,不宜貿然定位談判是成功或失敗。但坦白說,目前關稅高於韓日,和其競爭已顯吃力外,以川普個性來說,要降關稅便得拿更多資源去換,就算真能談到15%,台灣豈不是要脫一層皮,這樣的情勢與產業面臨的窘境,又豈會有「成功」可言?
台灣剛經歷了「大罷免」的政治攻防,這場號稱由公民社會主導,執政黨協助支持,針對在野立委的大規模罷免行動,不但沒有達到罷免任何一位立委的目標,還讓社會更加撕裂。原本設計作為民主安全閥的罷免制度,成了政治鬥爭的舞台。過去幾個月的大罷免宣傳和論述,民眾看見的不是公共政策的辯論,而是赤裸裸利用制度操作仇恨,轉移施政無能的壓力。
台灣剛經歷了「大罷免」的政治攻防,這場號稱由公民社會主導,執政黨協助支持,針對在野立委的大規模罷免行動,不但沒有達到罷免任何一位立委的目標,還讓台灣社會更加撕裂。原本設計作為民主安全閥的罷免制度,成了政治鬥爭的舞台。過去幾個月的大罷免宣傳和論述,民眾看見的不是公共政策的辯論,而是赤裸裸地利用制度來操作仇恨,轉移施政無能的壓力。
川普宣布台灣對等關稅20%,高於韓日的15%,賴總統表示20%是「暫時性稅率」,只要後續達成協議,可望再調降,他也在記者會回應針對外傳台灣以3、4千億美元爭取15%關稅傳言的真假,因仍在談判,雙方有簽保密協定,還沒法對大眾說明;賴更說,不宜貿然定位談判是成功或失敗。但坦白說,目前關稅高於韓日,和其競爭已顯吃力外,以川普個性來說,要降關稅便得拿更多資源去換,就算真能談到15%,台灣豈不是要脫一層皮,這樣的情勢與產業面臨的窘境,又豈會有「成功」可言?特別從雙方博弈及數字來看,絕非記者會中總統、副總統、閣揆、三大秘書長與談判代表排排坐,擺個軍容壯盛的陣仗就能說服民眾的。
賴政府執政本周將滿一百天,行政院長卓榮泰近期頻上各大平面、電子媒體接受專訪,力拚百日施政成績讓人民有感。據了解,總統賴清德在8月27日滿一百天當日並無記者會行程,由卓榮泰所率領的行政團隊對大眾進行施政報告,包括總預算、打詐、能源、經濟發展等重要民生議題,都由卓榮泰、鄭麗君論述,賴清德則專注國防、外交等事務,與行政院分進合擊論述一百天施政。
賴政府執政將滿百日,相較於行政院長卓榮泰近期頻頻接受專訪,賴清德總統在8月27日百日當日並未安排記者會行程。知情人士表示,府院已有高度分工與默契,由卓榮泰所率領的行政團隊對大眾進行施政報告,賴則專注國防、外交等事務,與行政院分進合擊,期盼以最快速、有效率的方式因應台灣面臨的挑戰,賴卓體制「團體戰」風格已然成形。
前副總統呂秀蓮將以「三安」、「三和」為主軸,在9月1日舉辦「第一屆全國民間國是會議」,盼能在8月15日以前號召百個民間團體NGO一同參與,並在近期遞函邀請賴清德總統、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正副院長卓榮泰、鄭麗君與會。她認為,兩岸一定要談判,但誰能代表台灣,談判以前也要達到共識。
前副總統呂秀蓮以「三安」、「三和」為主軸,將在9月1日舉辦「第一屆全國民間國是會議」,盼能在8月15日以前召100個民間團體NGO一同參與,並在近期遞函邀請賴清德總統、副總統蕭美琴、行政院正副院長卓榮泰、鄭麗君與會,針對兩岸新關係、國家安全等議題交換意見。
前總統馬英九啟程再訪大陸,除帶領「大九學堂」學生與大陸青年交流外,還可望與習近平會談。兩岸關係因「金門事件」更趨緊張之際,馬英九訪陸有助於金廈海域及台海降溫,應為多數國人所樂見。
前總統馬英九啟程再訪大陸,除帶領「大九學堂」學生與大陸青年交流外,還可望與習近平會談。兩岸關係因「金門事件」更趨緊張之際,馬英九訪陸有助於金廈海域及台海降溫,應為多數國人所樂見。
台灣不是只有一種聲音,特別在對大陸政策中,夏立言赴陸是聽取意見,傳達台商及旅遊觀光業者的心聲,既不是決策,更沒必要去數落民進黨政府,民主政黨政治是責任政治,執政者要負責,在野者要監督,這個道理很清楚,因此許多莫須有的指控及擔心實在沒必要,民進黨應該擔心的是,大陸對台沒有任何念想,沒有懸念、沒有顧慮、沒有同理心、對於未來的兩岸關係沒有任何希望,當兩岸紛紛對未來感到悲觀,民粹當頭,問題的解決只是時間的早晚
金門事件陷僵局,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26日率團前往大陸,夏立言直言,此行並無計畫和大陸中央的官員見面,若有見面,將會表達哀悼之意,也盼兩岸不要讓敵意螺旋不斷上升,呼籲「盡快還原事實,該有的公道就要有」。民進黨團幹事長吳思瑤則盼夏共同抵禦大陸而非唱和質疑;遭國民黨主席朱立倫反批「除了抹紅還是抹紅!」
金廈海域事件延燒至今,值此敏感時間點,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今早率團前往大陸,夏立言直言,此行在春節前已規劃,正好不幸碰上金廈水域發生事端,此行並無計畫和大陸中央的官員見面,若有安排則不排斥,將會表達哀悼之意,盼兩岸不要讓敵意螺旋不斷上升,也呼籲「盡快還原事實,該有的公道就要有」。
美國前國務卿、前白宮國安顧問季辛吉11月29日辭世,但華府反應毀譽參半,總統拜登30日發表簡短聲明悼念他,坦承兩人的看法經常「強烈相左」。而當年《上海公報》打開美中關係大門,成了季辛吉的外交代表作,也轉變了台灣的命運。據北京清華學者撰文透露,季辛吉曾表示,希望中美能在未來10年談出一份新的《上海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