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氫能產業的搜尋結果,共76筆
台灣淨零轉型寫下歷史新頁!由本土企業氫谷動能自主研發的首輛國產氫能巴士,今(30)日在高雄市議會前舉辦啟航典禮,這輛承載台灣綠色交通夢想的「氫巴」,將遠赴歐洲參展並接受國際認證,預計最快2027年第1季在台灣示範運行,氫巴行駛過程強調零碳排放,僅排出純淨水。
上緯投控(3708)與台灣首台氫能巴士領導廠商氫谷動能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將在「氫能巴士及特種車輛的動力系統」領域深度合作,共同推動氫能產業生態鏈發展;雙方結盟象徵氫能技術跨界整合,透過氫能供應與應用技術的整合,加速推動低碳交通與氫能產業發展,打造永續交通新藍圖。
上緯投控(3708)今(16)日與全台灣第一台氫能巴士領導廠商氫谷動能正式簽署合作備忘錄(MOU),雙方將在「氫能巴士及特種車輛的動力系統」領域展開深度合作,共同推動氫能產業生態鏈的發展。
苗栗縣政府針對「高速鐵路苗栗車站特定區計畫」舉辦第二次通盤檢討,邀請專家學者座談,分兩場次進行,由產官學研共同研討產業專用區招商、TOD大眾運輸導向發展、土地活化及永續規劃等議題。與會專家建議,高鐵苗栗特定區應承接台中、新竹及科學園區外溢需求,並應從「中繼站」轉型為「目的地」,以高鐵生活圈帶動人口居住與產業發展,並導入氫能等新興產業。
氫能是未來能源的關鍵選項,若能結合AI技術,將可兼顧安全性與效率,帶動綠色運輸產業朝高值化發展。商業發展研究院與氫谷動能29日簽署合作協議書,將導入DDS+AI智能監控機制,攜手打造全臺首套《全臺首套氫能巴士AI安全監控系統》,不僅可大幅提升氫能巴士的安全效能,也能透過數位化轉型強化交通安全管理效率,展現技術實力與創新突破的結合,為臺灣智慧綠色交通奠定重要基礎。
商研院(CDRI)與氫谷動能今(29)日簽署合作協議書,商研院董事長許添財與氫谷動能董事長鄭英豪宣布將導入DDS+AI智慧技術,攜手打造全台首套「氫能巴士AI安全監控系統」,為台灣智慧綠色交通發展寫下新篇章。
她地處冀魯豫三省交界處,是河南省的東北門戶。
2025台北國際自動化工業大展於8月20日至23日登場,德國安全自動化領導品牌臺灣皮爾磁(PILZ)展示工業資安與功能安全整合技術,因應歐盟即將於2027年實施的新機械規則,協助製造業強化安全防護。
苗栗縣政府為提升縣府總體效能,並強化都市產業及林業資源整合等相關領域的推動,調整部分單位,其中,工商發展處新成立「開發科」,「產業發展科」更名為「國土計畫科」,農業處「林務科」及「自然生態保育科」整併為「林務自然保育科」,新單位及業務調整都從今年8月1日正式運作。
傳統觀念認為氫氣易燃易爆,十分危險,但隨著科技的發展,氫氣已成為可再生、清潔、高效的新能源,普遍應用於工業生產,並進入人類日常生活。氫能產業已成為國家競爭力指標之一,大陸氫能生產與消費均快速成長,2024年突破3650萬噸,規模穩居世界第一。
傳統觀念認為氫氣易燃易爆,十分危險,但隨著科技的發展,氫氣已成為可再生、清潔、高效的新能源,普遍應用於工業生產,並進入人類日常生活。氫能產業已成為國家競爭力指標之一,大陸氫能生產與消費均快速成長,2024年突破3650萬噸,規模穩居世界第一。
智晶光電(5245)宣布,子公司優氫科技與中央大學完成電解產氫關鍵技術移轉,將最新一代陰離子交換膜電解水產氫(AEM-WE)技術授權予優氫科技使用,產學雙方攜手打造台灣綠氫產業鏈的核心技術樞紐。
苗栗縣政府考察團日前赴澳洲雪梨進行為期9天的城市永續與政策交流,聚焦再生能源、交通安全、文化觀光與農漁產業等議題,並實地觀摩國際知名「Vivid Sydney」燈光節。縣長鍾東錦表示,此行為籌備2027台灣燈會,將整合創意、科技與在地特色,為苗栗打造兼具國際視野與地方魅力的永續新山城。
工業自動化安全領導品牌Pilz集團日前公布2024財政年度營運成果,全年營收達3.41億歐元,較前一年下滑21%,為連續3年強勁成長後首次出現下跌。
立法院正在審查4100億元特別條例,其中1000億元撥補台電,成外界關注焦點。商總理事長許舒博16日表示,即便有能源的國家,像是阿拉伯這種產油國家都要有核電廠,且占比達25%,台灣什麼能源都沒有,憑什麼可以不要核電廠。
面對全球能源轉型浪潮,氫能已被視為未來關鍵綠色能源,為響應世界環境日,臺灣皮爾磁(PILZ)積極投入氫能產業安全技術開發,並拓展至風力發電領域的自動化應用,打造永續、安全的綠色能源未來。
台灣能源結構面臨能源供給安全高度脆弱,電力係數不易下降,衝擊產業競爭力,也讓台灣淨零世紀賽跑中持續落後。國內知名專家學者於3月28日當代法律雜誌與Focus聚焦誌共同舉辦的研討會中,共同呼籲政府,低電力係數的戰爭是產業、國力與永續未來的三重賽跑,全球已重新調整發電技術組合,政府應全面審視整體經濟結構與產業現況,與時俱進,調整能源政策,才不會在淨零賽局中慘遭淘汰出局。
半導體產業具有其自身標準,除了保護工作者外,這些標準為保證工廠產能,因此安全技術的重要任務在於監控安全功能並分析診斷資料,用來杜絕可能產生的危害情況。
宏佳騰(1599)公告2024全年財務報告。宏佳騰整體營運表現穩健向上,受惠於全球市場擴張、產能優化及新能源產品布局,宏佳騰去年營收成長近7%,獲利轉盈大增17.6倍,年度EPS轉盈達1.21元,宏佳騰擬配息0.5元,現金殖利率1.66%。宏佳騰持續深化國內市場,並拓展事業版圖,旗下子公司「威杰能源」跨界推動氫能產業轉型,以多角化經營創造永續生態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