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汽車電子化的搜尋結果,共62筆
國巨(2327)AI動能持續推升高階被動元件需求,下周二(7月29日)下午將召開線上法說會,說明114年第二季營運成果,並就公司營運展望及產業概況向投資機構做說明。國巨周五股價一度衝上537元之4個月高價,隨後漲多翻黑收跌,不過近10天累積漲幅達8.82%。法人操作上,外資近10天買超3664張、然投信則累積賣超達938張。
功率元件導線架廠界霖(5285)今年來營運維持平穩,第二季營收寫下十季新高,該公司認為,儘管新台幣匯率大幅波動帶來匯損壓力、車用市場復甦尚需時間,但工控市場已見打底復甦,加上新產品效益逐步發酵,市場法人看好下半年營運有望續加溫,公司也將力拚全年營運較去年成長。
受惠於關稅豁免期的提前拉貨潮,及AI相關需求仍暢旺,被動元件廠上季營收表現突出,MLCC廠華新科(2492)、電感大廠三集瑞-KY(6862)上季營收分別創下12季新高、掛牌單季新高,惟第二季難擺脫匯損影響,下半年仍唯關稅是問。
功率元件導線架廠界霖(5285)今年營運維持平穩,董事長蔡上元表示,儘管新台幣匯率大幅波動帶來匯損壓力、車用市場復甦尚需時間,但工控市場已見打底復甦,加上新產品效益逐步發酵,公司力拚全年營運較去年成長。
全球車用把手龍頭虎山實業 (7736) 27日召開股東常會,對於新台幣近月大升,董事長陳映志坦言,目前約八成營收以美元計價,匯率變動勢必帶來一定影響,第二季獲利將較第一季下滑,惟公司對全年營收和獲利表現仍抱持高度信心。隨著新產品陸續量產、北美需求持穩,預期下半年動能不變,全年營運展望維持正向。
虎山(7736)今日召開股東常會,通過2024年財報與盈餘分配案,每股分派現金股利3.51968243元,隱含殖利率約3.45%。除了通過例行性議案與股利發放外,對於新台幣今年前5個月大幅升值9.53%,董事長陳映志說明,公司目前約8成營收以美元計價,匯率變動勢必帶來一定影響,預期第二季獲利將較第一季下滑,惟公司對全年營收和獲利表現仍抱持高度信心。隨著新產品陸續量產、北美需求持穩,公司預期下半年動能不變,全年營運展望維持正向。
聯發科積極進攻車用晶片市場,與輝達深化合作,聯發科汽車業務部總經理兼副總裁Ephrem Chemaly看好車用AI市場潛力,認為未來汽車將從「交通工具」轉變為「數位客廳」。法人指出,天璣智慧座艙(Dimensity Auto Cockpit)平台2026年進入量產,意騰-KY的AI聲學前處理技術已整合至聯發科智慧座艙平台,車用收發音麥克風數量預估將有5倍成長。
被動元件廠超級股東會釋景氣風向,保護元件廠興勤(2428)看客戶下單穩健,拚下半年與上半年持平;華新科(2492)去年EPS達6.15元,寫三年新高,樂觀看今年甩大環境變數,續拚成長。
近年來,台灣人均所得站上34,000美元,且不久前行政院院長卓榮泰發下豪語說:未來幾年內,有機會讓人均所得達到40,000美元的新目標,並穩定領先韓國、日本。
車用連接器廠胡連(6279)舉行品牌重塑記者會,公布新的企業識別系統(CIS),宣誓進入胡連2.0時代,經營團隊積極搶攻歐洲市場,醞釀二年,打入頂級跑車法拉利供應鏈,將於5~9月間開始供應其所需的194個PIN腳的模組連接器,儘管對等關稅變數仍多,胡連董事長張子雄重申,今年百億營收目標不變。
全球車市波動起伏,今年大廠營運尚未轉佳,然自動駕駛、電動車滲透率持續看增,功率元件需求量大幅增加,IGBT、MOSFET、二極體等半導體晶片迎來成長。
燿華(2367)14日公布2024年營運成果,全年營收185.32億元,年增23.87%,寫歷年第三高,並重回獲利表現,稅後純益15.88億元,每股稅後純益(EPS)2.36元。董事會也決議通過對泰國子公司增資案,投資金額達泰銖15億元(約新台幣14.55億元),增加海外生產據點來提升競爭力。
虎山(7736)將於2月25日至27日起進行上市前競拍作業,底標價68.69元,3月4日開標,預計3月18日掛牌上市。今天興櫃成交價約在140元。
美國總統川普關稅大刀揮向各國,全球汽車車門把手製造龍頭-虎山實業董事長陳映志17日表示,汽車零組件廠一定會受影響,必須評估是否在美設廠的課題,但也因為美中貿易衝突加劇,許多美國客戶揚棄陸廠供應鏈,陸續將單轉給台灣廠商,反而意外受惠。
啟碁(6285)受惠於產品組合改善、營收規模擴大,以及新台幣相對美元貶值,推動去年第四季毛利率達到相對高點。然而,2024年稅後淨利較去年下降9.24%,每股盈餘為7.26元。展望2025年,法人預期啟碁的利潤將優於2024年,並預期網通與車用產品將迎來復甦。今日啟碁股價反映出正向前景,股價帶量攻上漲停144.5元。
美股休息,台積電(2330)、聯發科(2454)力撐,但金融股國泰金(2882)領跌,相對弱勢,大盤指數今天進入季線攻防,盤中在23000點附近震盪,預估成交金額約3200億元。
2024年台股基金平均上漲21.15%,大盤加權指數在台積電大漲下全年上漲28.47%,雖然整體表現輸給大盤,但共有14檔台股基金績效報酬達35%以上,最強前三名的台新台灣中小、台中銀數位時代、富邦精準基金報酬率更高達4成以上。
台股2025年開盤,受到美股封關四大指數盡墨影響,前五大電子權重股全面走跌,指數震盪走低,23000點失守,預估成交金額約3100億元。
台股2024年即將封關,今早加權指數力守5日及10日線之上,但AI領頭羊及護國神山台積電(2330)呈現漲多休息,類股由電機及營建族群點火,科技股呈現個股表現,台股加權指數今早以23274.26點開盤,小跌1.42點,開盤後電機和營建族群表現優於大盤,成為今天盤面多頭指標。
電動車市場雖遭遇逆風,惟研調機構Gartner調查顯示,到2025年底,全球電動載具(EV)將達8,500萬輛、年增33%。電動車仍是未來趨勢且滲透率持續拉升,晶技、台嘉碩、泰藝等台廠積極拓展電動車應用版圖,強化業務量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