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河川局的搜尋結果,共48筆
台南白河水庫排砂、清淤,造成急水溪中下游嚴重淤積,農民今天與立委、環團舉辦記者會控訴,政府治水失靈,今年豪大雨接連來襲,進一步使沿岸農地、道路淹水,農作及民宅受損,擔憂將成「馬太鞍溪第二」,呼籲經濟部研擬治水方案,並補償沿岸受災農民與居民損失。
中央災害應變中心6日召開第30次工作會報暨情資研判會議,由內政部長劉世芳主持,農業部常務次長杜文珍、經濟部參事蔡麗娟、交通部參事陳進生及衛福部司長蘇昭如等部會代表出席,共同研商災區環境清理、基礎建設修復與民生防疫工作進度,展現跨部會聯手防災、復原決心。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溢流釀災已進入第6天,今天大批救災人力持續在光復鄉搜救,也有多數志工協助家園整理,就在剛剛,光復市區有人喊傳「水來了」,引起大家恐慌,也引起警局立刻了解是否要疏散,第九河川局查證,證實為搶挖河水引流道失敗,河水溢流,但水量不大,請居民不要擔心。
花蓮馬太鞍溪堰塞湖23日壩頂溢流,為下游光復鄉帶來嚴重災情,其中佛祖街成為重災區,由於該處地勢低窪,泥流長時間無法退去,濕黏又沉重的泥漿覆蓋街道,導致搜救人員屢屢面臨危險。一名搜救人員遭泥流「吸住」的恐怖畫面曝光,身旁隊員當時見到同伴陷入危機,急忙徒手刨挖淤泥協助脫困,短短17秒影片令網友心疼。
花蓮縣光復鄉今日因馬太鞍堰塞湖潰壩,慘遭洪水吞沒,溪橋斷絕、房舍受損,民生財產付之一炬。幸好縣政府早一步完成上萬名居民的撤離,才避免大量人員傷亡,但這場原可避免的重大災害,卻因中央政府嚴重錯估情勢、怠於防範,終於釀成無法挽回的慘劇。國民黨花蓮縣議會黨團在此表達最嚴厲的譴責。
高雄美濃「大峽谷」盜採砂石案持續延燒,藍委謝龍介指出,盜採者敢拚,就是賭颱風來淹沒痕跡,其實衛星都能定位,市府推說不知道很可惡。
台東市海濱公園「超好躺消波塊」爆紅後,吸引大批遊客前來拍照打卡,成為新興觀光亮點。然而近期颱風與豪雨接連來襲,導致沙石堆積於海岸,原本可供民眾倚躺拍照的消波塊,如今僅剩頂端一角露出,其餘部分慘遭掩埋,不少遊客撲空。
雲嘉南災後復原前進指揮所7月30日成立,率先在柳營區完成台南首件屋頂復原媒合案,行政院長卓榮泰4日視察時,強調將比照此模式擴大救災,黃姓受災戶直言災情隔天聽到有人說「屋頂自己爬」感覺死定了,感謝實際到災區處理的官員,「要噴口水的不用來」。
26年前的九二一大地震重創雲林縣古坑鄉草嶺村,造成崛畓山大規模走山,崩落土石堵住清水溪河道,形成長達數百公尺的堰塞湖「草嶺潭」,當年草嶺村曾沿湖開設數個碼頭供遊客搭船遊湖;這次丹娜絲颱風豪雨又造成崛畓山山崩,雖然村民又驚又喜,但傾向開挖讓它回歸河道。
受丹娜絲颱風及後續連日大雨影響,南投縣清水溪草嶺段疑似因山體崩塌,土石堵出一座堰塞湖,且有潰堤的風險,竹山鎮長陳東睦緊急在臉書發文,提醒清水溪下游8個里的民眾注意自身安全,只要發現異常情況就趕快撤離;水利署第四河川分署今(9)日一早也會同古坑鄉公所人員上山勘查,將視現地情況研擬必要處置。
台南市後壁區、嘉義縣鹿草鄉交界的「八掌二橋」橋齡逾40年,路幅狹小,加上橋梁通水段面不足,又是大新營區民眾到嘉義高鐵站重要道路,台南市、嘉義縣地方皆主張改建,自2017年決議由嘉義縣政府負責提報計畫,改建經費從2017年最早推估6億元至今,經物價波動調整,經費到今年已暴增到10億1287萬元,嘉義縣議員詹琬蓁因此質疑,橋梁改建講了這麼多年,經費劇增,卻看不到實質進展「連影子都沒有」,縣府回應會持續向相關單位爭取規畫設計費。
北港鎮公所催生10年、終於在前年動工的1.5億元鎮立幼兒園工程,原定今年6月完工,營建廠商金泰翔營造工程公司疑因財務困難,工區人員無預警全面撤離,工程進度僅53%,鎮民議論紛紛。北港鎮長蕭美文30日表示,將扣押1000萬元履約保證金,公所已啟動解約程序,盡速重新招標。
北港鎮公所催生10年終於在前年動工的鎮立幼兒園,原定今年6月完工,承攬廠商金泰翔營造工程公司疑因財務困難,工區人員無預警全面撤離,工程進度僅53%,鎮民議論紛紛。北港鎮長蕭美文今(30日)表示,將扣押1000萬元履約保證金,公所已啟動解約程序,重新招標。
雲林縣有近1200戶養豬戶,偷排豬糞廢水的情形仍存在,尤其以新虎尾溪的汙染狀況最為嚴重。雲林縣環保局規畫把新虎尾溪河道做成平面再生水庫,處理過的畜牧廢水可回收農業灌溉用「尾水」及與雨水成為再生水源,雲林縣府、台塑企業、雲科大、虎科大28日共同簽署合作備忘錄。
全球公認最具影響力且受聯合國支持的國際自然倡議組織之一Business for Nature商業自然聯盟(BfN)舉辦首屆亞洲企業自然研討會,台泥(1101)成為建材業唯一分享企業案例的代表,展現自然與永續發展的實踐成果。BfN表示,台泥長期推動保種、森林、土壤及珊瑚棲地復育,落實循環經濟,尋找自然為本解方(NbS),並以「Championing nature and sustainability in the cement and materials sector」-水泥建材業自然與永續發展的實踐者,形容台泥自然策略,成為產業與自然共好共創價值的案例之一。
台中烏日也有小小櫻花林!台中市烏日區烏日國中後方1處荒地,由湖日社區發展協會認養種下近百顆櫻花樹,並打造竹筏、魚、鴨等裝置藝術,重現湖日舊時港口風光。近日回暖櫻花綻放,粉色花朵伴隨綠芽美景,吸引居民賞花打卡,歡迎民眾把握最後花開時間。
打造溪州新亮點!彰化溪州鄉連5年在西螺大橋旁農田進行農田彩繪,以不同顏色的彩色秧苗,呈現不同主題彩繪圖案,鄉公所今年再於西螺大橋北岸溪州端橋下約3分地農田,以淺綠、黃色稻秧為蛇身、黑色稻秧點出眼睛及身體輪廓,種出以「金蛇迎春」為主題的可愛蛇年圖案,並搭配深紫色2025字樣,預計6、7月可以收割。
雲林縣北港鎮北港牛墟擴建後擴大1倍以上,每逢牛墟日人山人海,今年年假期間不打烊正常營業,結合周邊北港糖廠文化園區、北港朝天宮新春迎賓,公所23日表示牛墟第1停車場、糖廠文化園區、北港溪高灘地等停車場可提供上千停車位,歡迎全台民眾前來北港拜媽祖、逛牛墟、體驗糖文化。
花蓮東海岸海堤因康芮颱風堆積逾1.3公噸的漂流木,為近10年之最,經有關單位完成註記作業,現已開放撿拾,縣府也為此舉辦限時限地漂流木創作賽,競賽分漂流木座椅及專業藝術大型創作組,即日起至12月2日開放報名,獲選者最高可獲得50萬元創作費,在海邊展開不一樣的創作體驗。
根據經濟部水利署統計,去年(2023)全台水庫遊客人次共929萬,比5年前少7.9%,尚未恢復到疫情前破千萬規模。但是高雄澄清湖、嘉義蘭潭庫表現亮眼,是人潮成長最多的兩水庫景點,且去年都打破160萬人,超越了北部熱門觀光點石門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