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油價下跌的搜尋結果,共251筆
產油國聯盟OPEC+在2日舉行線上會議,外界在會前預期在該聯盟尋求擴大市占率,其成員國將同意從12月開始進一步增產。
中碳(1723)受新台幣升值、國際油價帶動關連化學品行情下跌等二大負面因素衝擊,今年第三季每股稅後純益僅0.53元,累計前三季每股稅後純益2.14元、年減48.68%,獲利減幅遠高於營收的22.96%。
周一亞洲早盤時段,國際原油價格上漲。美中談判代表達成貿易協議框架,緩解了市場對兩國之間的關稅與出口限制可能削弱全球經濟增長的擔憂。
韓國工業部周一公布,受惠於半導體與汽車需求強勁,南韓第三季(7至9月)出口額達到1,850億美元,創下歷史新高。
歐洲股市周三收在上漲;此前由於LVMH集團大漲,帶動了奢侈品公司上揚,抵銷了有關全球經濟放緩,以及關稅損害企業健康的擔憂。
台塑集團大牛翻身?大型民營金控投顧今(10/8)出具最新報告,指出塑化產業處於轉折階段,看好中國反內捲、烏俄停戰以及油價下跌利多等因素逐步發酵,台塑(1301)、台塑化(6505)、台化(1326)第3季可望由虧轉盈,喊買3檔,目標價分別為50元、50元及36元。
澳洲政府7日表示,預料本財年黃金將會取代液化天然氣,成為澳洲第二大出口資料產品,僅次於鐵礦砂,這是由於地緣政治動盪的擔憂激勵對於黃金的避險需求,帶動金價上漲以及出口提高。
殼牌(Shell)在週二表示,由於放棄鹿特丹的生物燃料計畫,預計將在第三季帶來6億美元的損失。同時之間殼牌也指出,液化天然氣(LNG)產量將會提高,天然氣交易業績也會有所改善。
澳洲政府7日表示,預料本財年黃金將取代液化天然氣,成為澳洲第二大出口資料產品,僅次於鐵礦砂,這是由於地緣政治動盪的擔憂激勵對於黃金的避險需求,帶動金價漲以及出口提高。
新聞提要■沙烏地阿拉伯正加速推動太陽能計畫,押注太陽能可協助推動經濟轉型。
美國總統川普29日在白宮與以色列總理納坦雅胡會晤後宣布,納坦雅胡已同意美方提出的一份「20點計畫」,內容旨在結束加薩衝突並推動戰後安排。媒體報導,以色列總理府當晚發表聲明,確認納坦雅胡在會談中表達支持,並強調方案與以色列政府原則一致。
30日,歐洲股市開低震盪走低,主要是權值能源股與醫療保健股下挫,同時,市場也擔心美國政府一旦關門的話,將帶來的衝擊。歐股STOXX 600指數目前在553.96點,跌1.57點或0.28%,不過,在月線連續3個月上漲下,第三季季線的漲幅有機會超過2%。
西方各國力促俄烏戰爭停火,然而美國總統川普與英相施凱爾的聯合記者會上,兩人對於如何施壓俄羅斯的議題上卻不同調,施凱爾希望川普帶頭向俄國總統普丁施壓,但川普卻認為歐洲應該先停止購買石油,先行施壓俄羅斯,他也不滿歐洲國家雙標指,「你們不能自己在買俄國石油,又要我因為中國購買俄國石油對他們發火。」
電價費率審議會今(19)日召開,決定10月調整電價。在台電未拿到千億補助等考量,預料將通過台電民生電價調漲案,包含住宅與小商家共1450萬戶全調,平均漲幅2%到3%左右。至於產業電價則凍漲,但會檢討部分產業是否繼續享用減半優惠。在野立委表示,台電不是說今年因油價下跌,可能會有盈餘?呼籲凍漲。
美國聯準會決策會議前夕,美股道瓊指數下跌,但台積電ADR逆勢上漲0.57%,再創新天價。財訊傳媒董事長謝金河指出,投資市場從來沒有「神仙妙算」,所謂「千金難買早知道」在投資過程中屢屢上演,他以股神巴菲特投資台積電為例,強調若當初未出脫持股,淨利高達116.29億美元(約3712億新台幣),獲利將遠勝其他標的。
產油國聯盟OPEC+在7日舉行視訊會議,知情者表示該組織準備同意從10月開始,進一步增加產油量,但由於全球需求持續疲弱,因此原則上同意每天增產至少13萬桶,這增產幅度可能低於近期水準。
受颱風災情影響,主計總處5日公布8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1.6%,通膨壓力較上月1.53%擴大,為近4個月高點;主計總處綜合統計處專門委員曹志弘分析,與楊柳颱風帶來豪雨農產損失有關,蔬菜價格大漲10.9%,而行政院穩定物價小組關注17項民生物資中,豬肉上漲幅度達8.09%、漲幅創18個月新高。
美利達(9914)轉投資公司轉虧為盈及歐洲子公司銷售回溫,今年整體將由虧為盈;聚陽(1477)隨關稅底定及匯率趨於穩定,聚陽營運谷底已過,油價下跌降低成本,訂單展望轉佳,營運升溫。
受到美國關稅政策打擊,韓國8月出口成長大幅放緩,且對美國出口較一年前同期銳減12%,創下疫情以來最大減幅。
俄羅斯石油公司(Rosneft)的財報顯示,上半年的淨收入下跌降超過68%,只剩2,450億盧布(約932億新台幣)。該公司的執行長謝欽(Igor Sechin)認為,這是石油輸出國組織OPEC持續增產,才造成俄羅斯石油的虧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