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油污染的搜尋結果,共38筆
去年10月颱風期間,陸籍貨輪鈺洲啟航因為流錨,擱淺在新北市野柳岬。今年1月完成船上餘油抽除後,14日順利完成船體浮揚脫淺,觀察48小時,確定船體穩定性後,17日下午3時,由拖輪拖往韓國進行拆解處置。
澎湖馬公第三漁港繼端午節時,港內一艘2023年即已申請停航未出港的漁船宏勝富號在龍舟開賽前,被發現傾斜半沉在港內後,今日上午又一艘也是停航多年的CT4漁船瑞豐富號傾斜。但更傷腦筋的是,這漁船船主因助重大經濟罪犯徐少東偷渡在押中,船隻又積欠貸款抵押被拍賣不成,所以雖然開始漏油,但還找不到人出面處理。
萬海(2615)所營運的新加坡籍WAN HAI 503旺春輪9日在印度洋發生火災,萬海表示,目前「WAN HAI 503」正被拖往遠離印度海岸的西方海域,以保護印度沿岸的海洋與漁業資源。萬海也將持續與印度海事單位、救助公司及保險公司積極合作,進行搜救失蹤船員、保護貨物安全及評估後續船舶救助風險等作業,救助團隊亦將盡力保護船上剩餘貨物。
萬海航運旗下新加坡籍「WAN HAI 503」輪(旺春輪)9日在印度洋、距印度西岸約 54 海里航行期間,船上發現濃煙並通報發生火災,萬海稍早表示,在與印度主管機關協商後,委任國際海事救助公司 T&T Salvage 負責協調本次救助作業,並即刻派遣遠洋拖船「Offshore Warrior」前往現場,13 日約 17:00 時,在印度海軍協助下,T&T 救助團隊自印度海軍直升機吊掛至「WAN HAI 503」甲板,成功與「Offshore Warrior」完成拖帶連結。
印度航空(Air India)171號班機周四下午按照預定航程,從阿默達巴德(Ahmedabad)起飛,準備航向倫敦蓋維克(Gatwick),但才起飛30秒便墜毀,導致機上和地面近300人喪生。
德國武裝部隊和警察正在調查另一起可能的破壞案件,這次是發生在威廉港(Wilhelmshaven)的黑森號巡防艦(Hessen,F221)。據調查單位說,軍艦的飲用水系統遭到油料污染。
新北市五股區五股坑溪疑似遭廢油污染,環保局9日上午獲報,經稽查員巡水路溯源,查獲是上游三重汽車客運股份有限公司五股站惹禍,稽查員於該址場內發現地面有油漬,並經由側溝流入淡水河水系五股坑溪,當場依違反《水污染防治法》第30條規定告發,最高可處300萬元罰鍰。
高雄林園石化工業區在1988年發生嚴重的「林園石化污染事件」造成工業區外大量養殖魚蝦死亡,魚塭受到嚴重污染,中油公司付出距額賠償後,在工業區南端高屏溪出海口有11公頃魚塭因受污染後無法復原,30多年來已變成廢墟,無法從事養殖及農作,9日上午十多位地主向經濟部提出抗議,要求政府全部徵收購回。
一艘15人的巴拿馬籍油輪,昨(7)日晚間於台中港外海發生流錨擱淺。海巡署獲報後已派員將船上14人安全送返岸上,剩餘1人似跳船後失蹤,目前正持續全力搜尋下落。
陸籍貨輪「鈺洲啟航」在康芮颱風影響期間擱淺於野柳地質公園岸際,相關單位全面防制殘油汙染,交通部常務次長林國顯今視察指示,航港局要密切督促船東、P&I保險公司及海事業者,把握海象可作業時間盡速完成抽油,落實岸際、海面巡查、遠端影像監控船況、無人機空拍、水質監測等環境監控作業,同時備妥油汙染緊急應變,後續借鏡近期擱淺案例檢討歸納海難高風險潛勢區及緊急應處能量。
受康芮颱風影響,陸籍貨輪「鈺洲啟航」前(29)日因流錨宣布棄船,今天擱淺於野柳地質公園,船上承載的橋式起重機有1台掉落,外界擔憂漏油污染海洋。航港局今日召開緊急應變會議後,確認台船的「浩克輪」不前往拖救,改調「海歷15號」抽油平台船及「詠順1號」油駁船前往抽油,目前均已停靠基隆港,最快明日下午抽油。
新北市野柳岬外海近日受康芮颱風的強風暴雨影響,來自中國大陸的貨輪「鈺洲啟航」自10月29日起因失去動力,遭海浪推至野柳岸際擱淺。船上搭載的247公噸重油恐有外洩風險,新北市府、交通部航港局與相關單位全力合作,已於野柳、龜吼等周邊漁港佈設防油索,以防止重油洩漏破壞當地海洋生態。
隨山陀兒在台灣上空瓦解,影響也逐漸趨緩,全台陸續步入統計災害、復原階段,由於山陀兒自南部登陸,農損情形也尤其嚴重,根據農業部今(5)日統計,颱風期間共造成3億5502萬農損,其中農作物以香蕉影響最大,共損失5969萬元。
巴貝多籍BLUE LAGOON輪(簡稱B輪)於1日擱淺於蘭嶼龍門港東南側,為避免污染海洋環境,航港局表示,目前除確認關閉油閥與油櫃,並就擱淺位置研判可能污染範圍,調度防污資材備便,同時要求船舶責任(P&I)保險公司即啟污染防治作業;預計4日傍晚海象好轉時,將抽除餘油船機物資啟運至蘭嶼,展開餘油抽除作業。
內政部次長董建宏日前赴東沙島視察「東沙環礁國家公園」。董建宏表示,東沙環礁是臺灣首座海洋型國家公園,也是我國最大的海洋保護區。他感謝海巡署驅離越界外籍漁船,及合作執行船舶擱淺與油污染應變,有效保護棲地避免遭受影響,並重新整建東光醫院作為駐島人員的後盾,讓國家公園能長久經營。
7月底強颱「凱米」侵襲臺灣,共發生8起船隻擱淺案件,動員各界進行搶救。交通部14日宣布,其中的喀麥隆籍貨櫃船「吉娜」輪因擱淺於屏東縣東港鎮大鵬灣青洲濱海遊憩區,該地遊客眾多,航港局為了維護岸際安全及預防日後海洋油污染等問題,要求船舶所有人積極處置,所幸已於14日凌晨5時20分由拖船配合潮汐,成功使難船脫離擱淺區,恢復岸際海域環境及當地景觀。
金門縣政府聯合轄內9個友軍單位,今(12)日下午共同於塔山發電廠棧橋碼頭辦理「2024年海洋油汙染緊急應變實兵演練」,模擬發電廠輸油船於輸送油料過程中卸油管路破損導致重油外洩,包含輸油船發生油料洩漏、船員落海等驚險畫面,參與人員個個身臨其境、卯足全力,以最快速度展開救援,完成任務,展現整體超強救災及防汙應變能力。
颱風凱米導致蒙古籍鴻盛88(HONG SHENG 88)輪擱淺在高雄茄萣區興達港北側防波堤,為避免惡劣海象造成船體破損燃油外洩,交通部航港局在聯繫船東與保險公司未獲回應後,依商港法緊急應變,優先辦理殘油移除作業,於8月1日下午完成70噸燃油的抽除作業,解除海洋油污染危機,目前會同高雄環保局持續清除該輪漂流至岸際的貨櫃,以及因櫃體破損流出的貨物,並規畫船體移除作業,盡早恢復海岸原貌。
強烈颱風凱米襲台,造成8艘外籍船舶擱淺於南部地區,交通部航港局表示,已督促業者優先辦理船舶殘油移除作業,至7月28日晚間,已完成巴西亞(BASIA)及阿諾(ALANO,又名蘇菲亞SOPHIA)等2艘船舶,計51噸殘油與油污水移除作業,至剩餘油料達226噸的依莉安娜(IRIANA)輪,已於今日展開抽油作業。其餘5艘船舶也於今日陸續展開抽油,相關作業預計於1周內完成。
受凱米颱風侵襲影響,截至25日,台灣近海共有9艘貨輪擱淺、沉沒,大部分船員都平安獲救,其中坦尚尼亞籍「福順」貨輪沉沒,船上9名緬甸籍船員皆落海,經海巡署等單位搜救於昨晚11點許共有4名船員獲救,目前安置於高雄現代旅館,仍有5名船員失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