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洗牙的搜尋結果,共102

  • 口腔健康和胰臟癌有關!忽略刷牙 罹癌王風險飆3.4倍

    口腔健康和胰臟癌有關!忽略刷牙 罹癌王風險飆3.4倍

    胰臟癌有癌王之稱,是目前存活率最低的癌症之一。營養師呂美寶表示,最新研究發現,27種特定的細菌與真菌組合,與胰臟癌風險提升3.4倍有關,這些菌種會透過牙齦感染與慢性發炎,造成全身性發炎反應,甚至提高胰臟癌風險,每天早晚刷牙,不僅能預防牙周病、口臭,還可能有助降低胰臟癌危機。

  • 76歲「硬朗長者」突倒下!醫:忽略5警訊 身體早透支

    76歲「硬朗長者」突倒下!醫:忽略5警訊 身體早透支

    一名76歲長者原先身體硬朗,手術後竟肺部感染,且肝、腎功能退化,從此一病不起。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廖繼鼎指出,此情況是身體長期透支的結果,常見於老年人和慢性病患者,日常就要注意5個警訊。

  • 天天刷牙還蛀牙?醫揭正確刷牙3關鍵

    天天刷牙還蛀牙?醫揭正確刷牙3關鍵

     「醫生,我每天都很認真刷牙,為什麼還是蛀牙、牙齦發炎?」45歲的劉小姐長期保持餐後刷牙的習慣,甚至為了達到更乾淨的效果,總是過度用力刷洗牙齒與牙齦,但口腔問題依舊頻繁,讓她百思不得其解,近日前往新竹台大分院牙科部就診,這才發現關鍵問題原來是錯誤的刷牙方式。

  • 蛀牙黏牙貼片 恐加速牙髓感染

    蛀牙黏牙貼片 恐加速牙髓感染

     許多患者為了快速改善牙齒外觀,選擇牙貼片或陶瓷貼片。醫師提醒,牙貼片能改善牙齒形狀、顏色與排列,但無法治療蛀牙,如果貼片直接覆蓋有蛀牙的牙齒,蛀牙可能持續惡化,甚至侵入牙髓,造成牙齒敏感或劇烈疼痛,不僅影響咀嚼與生活品質,也可能需要更複雜的治療。

  • 波波牙醫旅外10多年想返台執業 一票人坦言難接受

    波波牙醫旅外10多年想返台執業 一票人坦言難接受

    波波醫師爭議在台灣長年延燒,除了本土醫師不滿,不少人也擔心波波醫師的醫術尚待加強。一位長年在南歐執業的波波女牙醫近日表示,由於家庭關係想搬回台灣,通過國考後繼續執業,但又擔心自己的經歷可能引發反感,返台後可能得提早退休,貼文曝光後引發熱議,許多人紛紛坦言無法接受,但也有網友建議,她可以把公開自己執業的經歷,不少人則坦言,其實大多數人不太會研究牙醫的學經歷,認為她不用太擔心。

  • 牙口好沒煩惱!新住民口腔保健講座    教導從「齒」改變人生

    牙口好沒煩惱!新住民口腔保健講座 教導從「齒」改變人生

    你是否走進牙科診間時會不自覺握緊拳頭?聽到「唧唧唧——」的鑽牙聲,便感到恐懼、身體發抖或是腿軟,讓人想逃?移民署南區事務大隊嘉義市服務站攜手嘉義市東區衛生所辦理新住民口腔保健講座,邀請嘉義市牙醫師公會理事長楊哲榮醫師以溫和、易懂的方式,協助新住民朋友瞭解「護齒」的重要性,化解看牙恐懼症,透過定期口腔檢查才能守護健康的笑容。

  • 女牙醫遭痛毆「難再從醫」 地球村負責人、黑幫大哥及打手起訴求重刑

    女牙醫遭痛毆「難再從醫」 地球村負責人、黑幫大哥及打手起訴求重刑

    喧騰一時的北市沈姓女牙醫遭痛毆案,檢警查出地球村美語老闆陳中義以不動產擔保,向沈女2人詐騙借款3000萬元,為討回不動產權狀,找竹聯幫靜安會大哥「夏安」夏尉瀧多次出面恐嚇沈女,並教唆小弟周子均佯以洗牙太痛,痛毆沈女,把沈女打到鼻骨骨折、牙齒斷裂,甚至左眼複視,無法再從事牙醫,台北地檢署18日依醫療法、重傷害、組織犯罪等罪起訴陳、夏、周共6人,對陳、夏、周分別求刑4年6月、7年6月、7年。

  • 台南偏鄉4區沒牙醫!口腔巡迴車7年累計「環島100圈」

    台南偏鄉4區沒牙醫!口腔巡迴車7年累計「環島100圈」

    偏鄉地區牙醫資源不足,台南目前仍有左鎮、山上、南化與大內4區並沒有牙科診所,長者因交通不便、缺乏資源而延誤治療,不乏長者因缺牙、牙周病陷入「吃不動、咬不好」困境,台南市衛生局結合台南市牙醫師公會與柳營奇美醫院啟動「口腔保健巡迴車」,2018年迄已行駛逾10萬公里,等同環島100圈。

  • 4人就有1人口臭 隱形元凶刷牙也難解 快就醫找源頭

    4人就有1人口臭 隱形元凶刷牙也難解 快就醫找源頭

    口臭成因除了口腔清潔不確實外,也可能是健康的警訊。醫師李晏廷指出,口臭分為口腔型與非口腔型兩大類,前者占比超過8成,常與舌苔堆積、牙周病或口乾有關,後者則可能源於腸胃疾病或糖尿病、肝腎等系統性疾病,若口臭持續且未緩解,建議就醫找出源頭。

  • 雲林創先例 小學設牙科診療椅

    雲林創先例 小學設牙科診療椅

     雲林縣偏鄉學童牙齒問題多,因醫療資源不足追蹤有難度,雲林縣政府創全國先例,斥資1200萬元在9個牙科醫療不足鄉鎮的12所小學設置24座固定牙科診療椅,服務周邊61所學校,未來將成為巡迴醫療據點。

  • 偏鄉學童看牙不困難 雲林創先例在國小校內設診療椅

    偏鄉學童看牙不困難 雲林創先例在國小校內設診療椅

    雲林縣偏鄉學童牙齒問題多,因醫療資源不足,家長追蹤有難度,雲林縣政府創全國先例,斥資1200萬元在9個牙科醫療不足鄉鎮的12所小學設置24座固定牙科診療椅,服務周邊61所學校學校,未來將成為巡迴醫療據點。

  • 刷牙前牙刷該不該先「沾水」?專家給答案

    刷牙前牙刷該不該先「沾水」?專家給答案

    刷牙前牙刷要不要先沾水?這個看似微不足道的習慣,其實可能影響牙膏的清潔效果。針對社群網路上熱議的「先沾水派」與「不沾水派」刷牙習慣,日本千葉縣船橋市「大神宮牙科診所」的牙科衛生士軍司繪理香,近日針對刷牙習慣與牙刷使用方式提供了專業建議。

  • 妹子戴牙套5年壞了8顆牙「牙縫都是洞」!醫聽她潔牙方法直搖頭

    妹子戴牙套5年壞了8顆牙「牙縫都是洞」!醫聽她潔牙方法直搖頭

    許多人會戴牙套矯正牙齒,既為了美觀,也為了防止牙齒出現蛀牙等相關情況。然而近日大陸有妹子表示,自己牙套戴了5年,竟然有8顆牙出現不同程度的破洞。她也分享自己的潔牙方法,但牙醫聽完直搖頭,直言清潔不夠。

  • 半島醫療升級 看牙不必遠行

     從立委到就任縣長,醫療平權始終是我最掛心的施政重點。恆春半島6鄉鎮人口近6萬,每逢假日還有大量遊客湧入,牙科醫療量能長期不足,過去鄉親要洗牙、補牙,常常等上3個月,甚至得跑到屏東或高雄,非常不便。

  • 植牙術後疏於照護 當心併發症

    植牙術後疏於照護 當心併發症

     現代人越來越重視牙齒健康,當缺牙發生,影響飲食與外觀時,許多人會選擇人工植牙。不過,牙科醫師指出,目前植牙技術成熟,成功率普遍超過9成,是牙科重建的一大突破,不過,若術後口腔清潔不當、抽菸或是慢性病控制不佳,仍可能出現術後併發症而導致失敗。

  • 不洗牙會害動脈硬化 牙菌斑搭上「血行船」 逆襲全身

    不洗牙會害動脈硬化 牙菌斑搭上「血行船」 逆襲全身

    很多人認為保養血管,就是少油、少鹽與多運動。減重醫師蕭捷健表示,除此之外,沒洗牙、少曬太陽與高血糖飲食等3個習慣,也會加速血管老化、動脈硬化,研究發現,沒洗牙的牙周病患者的血管內皮功能明顯較差,而愛吃糖與精緻澱粉所造成的高血糖,更像是將血管泡在王水裡,會產生大量自由基,傷害快又猛。

  • 洗牙洗到血流不止 牙醫嚇壞送急診 一查竟是血癌

    洗牙洗到血流不止 牙醫嚇壞送急診 一查竟是血癌

    57歲藝人沈玉琳上月底因發燒住進三軍總醫院,昨(6日)證實是罹患俗稱血癌的白血病。對此,血液腫瘤科醫師裴松南表示,依沈玉琳發病速度這麼快來看,最有可能的是罹患急性骨髓性白血病(AML),患者除發燒外,還可能有易出血情況,曾有患者因刷牙出血,以為牙周病去洗牙,結果因血流不止,被牙醫送到急診,因此確診罹癌。

  • 台東 東河鄉民免奔波 牙醫每周駐診

    台東 東河鄉民免奔波 牙醫每周駐診

     台東縣牙醫師8成集中於市區,其中鹿野、大武、達仁及東河等4鄉甚至無牙醫,為此,東河鄉都蘭診所與市區全家牙醫診所合作,提供每周1次巡迴駐診,當地居民不必再遠赴30公里外的台東市就醫,也成為當地唯一牙科,不過,由於牙科診療所需設備昂貴且難以移動,因此部分設備仍需外界支持。

  • 牙周病「放毒」害血糖升  慢慢走向糖尿病邊緣

    牙周病「放毒」害血糖升 慢慢走向糖尿病邊緣

    牙周病不只會導致牙齒脫落、引發心臟問題,還會提升罹患糖尿病的機率。醫師李思賢指出,牙周病是一種慢性的發炎狀態,而發炎正是血糖失控的隱形幫凶,讓原本還沒進入糖尿病的人,慢慢走向糖尿病的邊緣。他也分享自己日常會用油來漱口,幫助減少口腔內的細菌與發炎物質。

  • 洗牙不是美白 物理性去汙卡有效

    洗牙不是美白 物理性去汙卡有效

     整潔的牙齒不僅美觀,也讓人更有自信、留下好印象。近年不少人尋求各式牙齒美白方式,醫師提醒,市售的美白牙膏效果有限,不妨到牙科尋求物理性去汙或化學性漂白。更重要的是,平時應減少喝咖啡、濃茶等飲品,避免色素沉積,讓牙齒變黃染色。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