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派卡瑞丁的搜尋結果,共55筆
疾管署今日(5)公布,新北市新增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一名居住於汐止區的60歲女性,10月下旬出現頭暈、全身輕微酸痛症狀,隔日發燒、肌肉痠痛至診所就醫,5日後症狀未緩解,經通報檢驗確診登革熱第一型。個案無國內外旅遊史,主要活動地為住家,研判為本土散發病例,感染源待釐清。
金門縣衛生局15日接獲衛福部門醫院通報2例疑似屈公病病例,經採檢送驗疾病管制署後,於17日檢驗報告結果為陽性,確定為境外移入屈公病確診個案,立即啟動疫情調查與防治作業,針對個案居住村里進行登革熱病媒蚊密度調查,並加強社區防疫宣導。另結合環保局及鄉鎮清潔隊人力,完成個案住處周邊之噴藥作業及孳生源清除工作,以防範疫情擴散。
疾病管制署今(21)日表示,國內上周新增2例屈公病境外移入病例,為本國籍50多歲同住家人,居住於金門縣,今年10月初至中國廣東省潮州市旅遊,10月7日返回金門,10月9日起陸續出現發燒、關節痛、紅疹等症狀,於10月14日至醫院就診,經採檢送驗後確診。2名個案均已痊癒,將持續監測至11月6日。
台南現今年首例登革熱群聚!疾管署今日公布,國內新增3例本土登革熱,為台南一起職場群聚感染事件,確診個案為2名20多歲男性,研判為同公司另一名員工境外移入個案傳染;桃園群聚案也擴大,再新增1名個案,為一名20多歲女性。
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新增1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高雄市楠梓區一名32歲女性,目前染感源不明,不過經比對,和同公司不同樓層的一名同事,先前菲律賓境外移入個案,其基因序列完全相同,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衛生局已經採取防治作為,擴大採檢500多名個案。目前還是流行季節,民眾應落實孳生源清除。
本土登革熱又增3例!疾管署今日(2)公布,桃園市登革熱群聚案再增加2人,為龜山區一名60多歲男性及70多歲女性,整起案件擴大至6人確診;另外,台北市士林區也新增首例本土登革熱個案,為1名80多歲老翁,感染源仍在釐清中。
桃園登革熱群聚擴大!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新增5例本土病例,其中4例為桃園市桃園區群聚個案,另1例為居住宜蘭縣羅東鎮40多歲男性;今年累計17例本土病例,分別為桃園市(桃園區)4例、宜蘭縣(羅東鎮)1例、高雄市12例。另外,上周也新增7例境外個案,今年累計181例境外移入病例,為近6年同期次高。
高雄的本土登革熱疫情好不容易告一段落,桃園市也爆病例!疾管署今(25)日公布,桃園市出現今年首例本土登革熱病例,為居住桃園市的50多歲男性,9月15日出現發燒等症狀就醫,9月22日因症狀未改善再次就醫,經通報及採檢送驗後確診感染登革熱,而基因定序發現與高雄疫情並不相同,感染源不明,將擴大採檢。
疾管署公布,國內上周一口氣新增8例本土登革熱病例,都是住在高雄的個案,為今年以來單周最高紀錄,今年累計共12例登革熱個案,其中5起為家庭群聚。疾管署發言人曾淑慧表示,目前為止,今年的病例基因定序和去年、前年的本土病例不同,而是和今年越南境外移入個案的基因比對後相同,推測都是今年境外移入個案沒有就醫、通報加上社區病媒蚊指數高而引起的本土流行。目前是登革熱流行期,且持續降雨,應該落實資深源清除。
因應國內本土登革熱疫情急遽升溫,南市府於今(28)日由徐健麟副秘書長主持召開登革熱防治跨局處會議,徐健麟表示,市長黃偉哲對於登革熱防疫非常重視,適逢國中小開學在即,責成市府各局處及區公所務必嚴格落實各項防疫措施,加強校園、市場、建築工地、空屋、空地及地下室等高風險場域環境巡檢,杜絕病媒蚊孳生,全力防堵登革熱疫情入侵。
國內首例本土登革熱群聚事件!疾管署今日(25)公布,國內出現首例登革熱本土個案,為一起社區群聚疫情,共計4例確定病例,均居住於高雄市鼓山區。指標個案為50多歲男性,8月23日出現頭痛、噁心、食慾不振等症狀,隔日就醫後確診,其餘個案包括2名同住家人及1名鄰居。目前感染源仍在釐清,但有在住家附近發生孳生源。
7月至今接連颱風及外圍環流鋒面為台南帶來好幾波豪雨及強降雨,造成部分區域積水成災,雨停後轉變為高溫炎熱氣候,最適合病媒蚊生長,大雨過後病媒蚊陽性率大增。黃偉哲市長提醒防疫團隊落實傳染病和病媒蚊防治,守護民眾安全與健康。
高雄市出現2025年首例日本腦炎本土病例,該案為住在鼓山區60多歲男性,患有高血壓、高血脂病史,近期無出國紀錄,每周例行前往杉林區種植果樹,發病前曾到旗山、美濃區購物,本月6日出現疲倦昏睡,9日因說話結巴、動作緩慢送醫急診,並陸續出現發燒等症狀,20日經院方通報後,疾病管制署確認為日本腦炎,目前仍在治療中。
每年6至11月是登革熱與屈公病等病媒蚊傳染病的流行期,登革熱與屈公病是經由白線斑蚊與埃及斑蚊傳播病毒的病媒蚊傳染病,典型症狀包括發燒、出疹、肌肉與關節痠痛、頭痛等,其中屈公病的關節痛可能持續數週甚至數月,影響患者的日常生活品質。
全球屈公病疫情持續升溫,今年已累計逾25萬例病例,桃園市今年已有4例境外移入確診。為防堵病媒蚊孳生、降低傳播風險,桃園市環保局與衛生局9日下午啟動「環境清潔日」全市大掃除行動,動員志工共394隊,總計22375人次,清除積水容器約1900個、垃圾清運量約61公噸。
今年首例中國大陸境外移入屈公病!疾管署公布,國內新增1例屈公病境外移入個案,為一名中部40多歲本國女性,今年7月至中國廣東省佛山市及深圳拜訪友人,曾遭蚊子叮咬,7月底返台後因發燒、紅疹、四肢疼痛等症狀就醫,住院治療4天後出院。此案將持續監測至8月26日。
大陸廣東屈公病疫情升溫,疾管署將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從第一級升至第二級,除大陸廣東外,屈公病旅遊疫情第一級建議國家包括菲律賓、印度、印尼、斯里蘭卡、阿根廷、玻利維亞及肯亞;第二級警示為巴西法屬留尼旺島,提醒前疫情高風險國家時,應加強防蚊措施,返國後若出現疑似症狀,應及早就醫。
疾管署5日表示,國際屈公病疫情持續加劇,全球今年已累計逾25萬例病例,亞洲部分,印度病例超過3萬,大陸廣東近1周即新增2892例病例,且屈公病的病媒蚊與登革熱相同,為白線斑蚊或埃及斑蚊。胸腔暨重症專科醫師黃軒發文提醒,WHO警告,擴散模式類似20年前全球大流行,並表示蚊子最愛汗味、二氧化碳跟深色衣物,呼籲民眾做好防範。
屈公病肆掠中國廣東,疾病管制署昨(4)日將該地區屈公病旅遊疫情建議等級從第一級注意(Watch)至第二級警示(Alert),同樣為二級的還包括法屬留尼旺島、巴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