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流動性風險的搜尋結果,共126筆
主動式ETF成為今年基金市場焦點,根據Morningstar最新發布的報告指出,全球主動式ETF在資產規模與產品數量上均持續成長,部分具明確策略與長期績效紀錄的基金表現穩定。不過法人指出,主動式ETF雖具靈活操作優勢,但其費用率普遍高於被動型ETF,且部分新掛牌產品成交量仍低,投資人應留意流動性風險。
美國政府關門引發流動性風險、美科技股重挫等干擾,亞股5日多殺多賣壓出籠,台股開盤隨即摜破28K並一度大跌743點,所幸國家隊八大公股行庫大力「護價」155.6億元、小資族趁指數跌破月線後進場掃貨等買盤拉抬,加權指數留344點長下影線,終場跌點收斂至399點收27,717點,月線驚險守住,但跌破28K大關、寫今年第九大跌點,台指期夜盤則見反彈直攻28K。
近期在AI題材持續吸引內資買盤進場下,台指期貨持續創下歷史新高,因此挑選電子相關的個股期績效表現可望較佳,但對未能深入分析的投資人,較難以判斷近期熱門題材,因此除電子中權重最高的台積電期,建議選擇ETF期貨較能分散風險,在臺灣期貨交易所推出的ETF期貨中,與台積電有關且績效較佳的ETF期貨,就是元大台灣50 ETF期貨。
時序進入2025年第四季,展望2026年,何時才是投資人布局美元的最佳時刻?中國信託銀行最新報告指出,股市評價修正對匯市的影響有限,但若引發如2008年或2020年的流動性風險危機,美國聯準會可能重啟量化寬鬆政策,將會加大國際美元的下行風險。
分析師將美國REITs整體市場2025年獲利增長上調至4%,其中醫療、資料中心仍最高,近期上修產業包括醫療、工業、零售、資料中心等。投信法人指出,由於市場信心恢復,資金回流REITs,指數站穩年線後震盪向上,預估波段行情可持續至第四季。
退休階段的投資人面臨的最大挑戰之一,為來自市場波動與資產遞減的雙重壓力。外銀建議,退休族應重新平衡投資組合、分散資產配置及擬定長期提領策略來維持財務穩定。同時納入另類資產,成為提高投資組合韌性的新選項。從流動性商品如黃金與上市基建,到私募股權與私人信貸,靈活運用多元資產配置,正逐漸成為退休後資產管理的新常態。
永豐投信行銷資訊
美國總統川普再度對大陸祭出關稅大旗,宣稱將針對大陸可能擴大稀土出口管制作出回應,計畫加徵100%新關稅。消息一出,市場風險情緒急速降溫,10月10日恐慌指數VIX波動率指數飆升,資金快速湧入債券與黃金等避險資產。帶動涵蓋美國投資等級公司債的ICE美國公司債指數當日逆勢上漲0.3%,凸顯高評級債的防禦效果。
上市主動債ETF雙星報到!由富邦投信募集發行之主動富邦動態入息(00982D)、主動富邦複合收益(00983D)以及被動式富邦淨零ESG 50(009809)等三檔ETF,本周二(14日)起同日掛牌上市,三檔ETF並得辦理融資融券。
台灣壽險產業即將跨入監理架構的歷史性轉捩點,明年不僅要實施IFRS 17會計準則,更將全面採用國際保險資本標準第二版(ICS 2.0),金管會亦於9月中旬公布《保險業資本適足性管理辦法》修正草案。
日本將迎來首位女首相高市早苗,日股周一開盤迎來慶賀行情大漲逾2,000點衝破48,000點,再創歷史新高,而受惠於投信業者在近年來紛紛轉為看好日本股市表現,多家投信陸續加入日股ETF發行行列,在台掛牌的日股ETF在一年多來一口氣新增了七檔來到12檔之多,接下來有望一同迎來慶賀行情補漲。
包括大陸央行行長潘功勝在內等大陸金融四巨頭,22日一同亮相記者會,大曬「十四五」金融發展成績單。潘功勝稱,截至6月底,大陸銀行業總資產近470兆元(人民幣,下同),位居世界第一;股票、債券市場規模位居世界第二;外匯存底規模連續20年位居世界第一。
中國人民銀行行長潘功勝22日在國新辦記者會上表示,「十四五」期間,在化解融資平台債務風險方面,人行推動地方政府統籌資金、資產、資源化解債務風險,剝離融資平台的政府融資功能,轉型為市場化經營主體,引導金融機構透過債務重組降低融資平台流動性風險和利息負擔。
知名理財暢銷書《富爸爸,窮爸爸》作者羅伯特清崎(Robert Kiyosaki)17日於社群平台X上發文,羅伯特清崎指出,美國總統川普簽署的行政命令,有助於推動黃金、白銀及比特幣3種資產成長,同時他也批評,共同基金與ETF是「輸家」在玩的。
REITs資產迎降息春風,近1月績效表現不輸全球股票型基金,也成為接下來貨幣政策轉向下的投資亮點。根據理柏資訊統計,REITs基金績效近1月平均漲幅4.7%,優於全球一般股票型的4.4%;ETF部分,復華富時不動產(00712)、富邦入息REITs+(00908)近一個月也有6%~7%的報酬表現。
保險局公布保險業壓力測試結果。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11日指出,這次以2024年底的財報為基礎做測試,有涵蓋關稅影響來加壓,整體壓力測試是通過的,但有五家壽險因為期初資本適足率就低,在嚴峻情境的設定下,像是金融海嘯水準、新台幣全年升值8%情境,資本適足率就會不符法定規定低於200%,已要求這五家壽險改善計劃並提報董事會通過。
保險局公布保險業壓力測試結果。保險局副局長蔡火炎11日指出,此次以2024年底的財報為基礎做測試,產壽險整體壓力測試是通過的,但有5家壽險公司因為期初資本適足率就低,因此在嚴峻情境的設定下,像是金融海嘯水準、新台幣對美元全年升8%的情況下資本適足率就會不符法定規定低於200%,會要求這5家壽險公司改善計劃並提報董事會通過。
央行第7波選擇性信用管制,在房市掀起「金龍海嘯」,全台成交量大減,不少首購族、換屋族遭到錯殺,為此先是金管會宣布鬆綁《銀行法》不納入新青安貸款,央行8日進一步宣布,給換屋族多半年的緩衝期,切結18個月內售出舊屋,貸款成數便不會被調降,不過,業者普遍認為,重點在於資金水龍頭要打開,否則成效有限。
央行第7期選擇性信用管制,在房市掀起「金龍海嘯」,房市急凍,成交量劇減,為避免錯殺無辜,繼金管會日前宣布鬆綁《銀行法》72-2條不納入新青安貸款,央行8日進一步宣布,換屋族原須一年內賣出原有房子,才能貸到較高房貸,拉長為18個月。不過,業者普遍認為,銀行資金水龍頭不打開,效果恐相當有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