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海汙的搜尋結果,共26筆
金門縣政府今(21)日上午於料羅港5號碼頭辦理「2025年海洋汙染緊急應變實兵演練」,模擬地區受強烈東北季風影響,貨櫃掉落砸壞輸油管閥,導致柴油約10公秉外洩,並造成液鹼化學品洩漏。各參演單位無畏8級強陣風與海上巨浪「實境」操演,強化災害發生時之橫向通報及現場應變能力。
花蓮縣響應海洋保育署政策,每年在中央補助下,透過獎勵金鼓勵熱愛潛水民眾或船隻加入潛海戰將及環保艦隊行列,趁出海時協助清除海漂(底)廢棄物,由於環保局明年獲海保署的經費減少,憂心潛海戰將及環保艦隊維運恐受衝擊,盼中央審慎評估,讓守護海洋的行列持續運作。
楊柳颱風來襲,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持續針對去年及今年初擱淺的6艘尚未完成移除的船舶進行汙染監控作業,並要求海事公司落實汙染防治措施,航港局也要求廠商做好防颱措施,相關廠商也落實防颱作為,監測期間如發現有汙染情事,將依法裁罰。
屏東佳冬離岸光電浮台遭丹娜絲颱風吹散,黑色浮台結構體散落南部沿海,國民黨立法院黨團8日痛批,經濟部砸1.35億元補助,號稱「抗風浪」的綠能浮台,不堪中度颱風一擊,淪為巨型海洋廢棄物,證明民進黨能源政策徹底破功;綠黨團則解釋,這個測試用的「實驗浮台」上面並無光電板,業者來不及拆除才遭颱風破壞。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於今年颱風季來臨前,在全國建置完成10處「海汙資材應變倉庫」,海保署表示,為強化海洋汙染事故即時應變能力,應變倉庫涵蓋北、中、南、東及離島地區,形成全國性資材調度網絡,確保汙染事故發生時,即使在偏遠的花東地區,應變資材仍可於3小時內運抵現場。
高雄港71至77號碼頭岸邊日前出現不明黃色液體,且隨航道流至小港漁港船渠,害得漁船靠岸時染上油汙,漁民苦不堪言。高雄市議員陳麗娜接獲陳情,她認為高市府應該查清楚汙染來源,該罰就罰、求償清理作業費用。高市海洋局說,已派員設攔油索及鋪設吸油棉清除,高雄港務分公司表示,黃色液體化驗結果疑為植物油,研判是不肖人員偷倒,未來將加強夜間巡查頻率。
小港臨海新村漁港位於高雄港第五貨櫃中心計畫區內,是高雄港內重要的漁業基地,高市議員陳麗娜接獲陳情,近期港渠卻漂浮不明黃土色油汙,害得漁船靠岸時染上油汙,漁民苦不堪言,陳麗娜說,雖油汙已經清除,但來源至今不明,要求市府要查明。高雄市海洋局說,高雄港71至77號碼頭於6日期間有飄不明黃色液體,已請港務公司追查,接著小港漁港也發現有油汙飄進港,已立刻派員清理。
澎湃新聞14日報導,福建省東南海域、北距廈門島6海里、擁有碧海藍天、風光旖旎的浯嶼島遭垃圾圍島多年,垃圾逕自排海汙染。湖北網紅環保志工「漁獵齊哥」3月5日大陸兩會期間,播出現場堆滿垃圾隨海入海觸目驚心垃圾帶視訊,播放量破千萬。有關單位瞬間有譜,建立長效工作機制,緊急清運「陳年」垃圾,以船運到漳州內陸焚化。
今天不少台南民眾出門感覺天空霧濛濛,全市包括新營、麻豆、善化、安南及台南等5個空品測站全亮紅燈;台南市政府環保局表示,受上風處及近海汙染物移入影響,且氣象擴散不佳,空品不佳將持續到27日,市府已啟動應變措施減緩負荷,也提醒市民朋友減少戶外活動並記得戴口罩。
歐盟執委會週二(4日)最新報告顯示,歐盟大多數地表水體遭受化學汙染,生態狀況持續惡化。歐盟區僅39.5%的湖泊、河流和沿岸水域處於良好生態狀態,而化學狀態良好的比例更低至26.8%,比2015年下降。
為促進海洋保育與司法交流,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於日前邀請高雄地檢署檢察長黃元冠出席廉政會報,雙方將推動海洋生態保育與相關執法的深化合作。
依立法院於12月20日三讀通過的《財劃法》修正案,將影響各部會已編列預算。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25日估算,海委會及所屬總預算影響金額大概在 54億4300萬元,此將大幅影響海委會的各項工作推動,希望此舉有所補救。
台中市議會11日質詢警消環衛業務,空汙議題再掀波,綠營議員拿出環境部「空氣汙染物排放清冊」數據指出,市府管轄的其他空氣汙染源排放總量上升3%,其中焚化爐排放量大幅增加48%,質疑為文山焚化爐興建延宕所致。環保局解釋,氮氧化物是最主要的焚化廠排放物,已降低12%。
大陸籍貨輪「鈺洲啟航」10月29日因流錨宣布棄船,擱淺於野柳地質公園岸邊,船上承載的1架橋式起重機也因抵擋不住風雨而掉落,外界擔憂貨輪漏油汙染海洋。海委會海保署依風浪跟潮汐做油汙的擴散模擬,若漏油的最嚴重情況,可擴散30.5公里至核二廠等處。
受康芮颱風影響,陸籍貨輪「鈺洲啟航」29日因流錨宣布棄船,擱淺於野柳地質公園,船上承載的橋式起重機有1台掉落,外界擔憂漏油汙染海洋,海保署表示,海保署於航港局29日成立應變中心第一時間同步成立汙染處置組,協助汙染清除執行。
新北市環保局25日舉辦「複合型汙染災害應變演練」,集結10個單位、動員人力65名,及無人機、空品監測車、高溫高壓沖洗機、汲油器、攔油索、除汙帳、開徑式傅立葉轉換紅外光光譜儀等應變資材,進行包含毒性化學物質以及油汙的圍堵、清除、採樣以及衍生的火災進行複合性演練,強化海洋汙染應變能力。
因應海汙,海洋委員會主委管碧玲9日透過臉書貼文說,去年綠島油汙與天使輪貨櫃漂流事件後,她要求因應海保法、海汙法的立法與修正,盡速組建跨機關應處海洋汙染國家隊,並擴大國際合作訓練及情境演練。
內政部空中勤務總隊於昨(6)日上午在彰化鹿港外海發現一艘外籍船R輪於我國領海疑似非法偷排廢水,經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查詢AIS系統掌握該船船舶資料,並隨即通報海巡署前往蒐證並要求進港接受檢查,R輪未依規定進港受檢就駛離,海保署將逕依違反海洋汙染防治法,予以嚴罰。
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今年度將於8月17、18日及9月21、22日舉辦兩場「2024年海洋保育面面觀」研討會,首場研討會於高雄軟體園區舉行,探討「海洋生物多樣性維護與海洋資源永續利用」與「海洋汙染防治、共創潔淨海洋」,邀請產、官、學界分享多元觀點。
台灣中油公司2021年6月因高雄大林廠外海浮筒漏油案,造成海洋大面積汙染,海洋委員會當時認為中油處理態度消極,陸續開出2張罰單共250萬元。此官司纏訟3年,剩下一張150萬元罰單已進入和解階段,海委會主委管碧玲10日轉誇中油近來頗有作為,是海洋汙染防治的模範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