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的搜尋結果,共27筆
專吃珊瑚礁的棘冠海星今年夏天在澎湖南海大爆發!民間團體看破政府相關機關手腳,主動下海清除,除了7月一開頭首日在七美海域清除就破百隻,成績狠打海委會海洋保育署月清僅44隻外,日前又趁東北季風來臨前在南方四島國加公園的東吉海域2日清除150隻,讓狀況外的主管機關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也顏面無光,今(20)日主動發佈新聞稿,呼籲如於國家公園範圍內發現棘冠海星大量繁生情形,請透過該處官網數位通報專區進行通報。
色彩鮮豔、形態多變的海蛞蝓,常是潛水員水下攝影的明星軟體動物。內政部國家公園署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學者調查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海域的海蛞蝓多樣性,共調查1332隻海蛞蝓,發現7目38科201種海蛞蝓,其中87種更是過去未曾記錄過的新物種。
內政部國家公園署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委託調查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海域的海蛞蝓多樣性,總共發現201種的海蛞蝓,其中新增加了87種過去未曾紀錄的新物種。更出版圖文並茂「海底精靈:澎湖南方四島海蛞蝓解說手冊」,帶領讀者進入南方四島海蛞蝓的奇妙世界。
澎湖海洋保育淪紙上談兵,不少權責機關在主政者沒特別要求下,都消極應付。幸澎湖海洋志工隊勤奮不懈,透過長時間跟監鎖定特定船隻,昨(18日)晚見時機成熟,會同農漁局查緝人員搭乘志工隊船隻到龍門港外查某嶼海域,查獲漁船非法利用供氣式「咬管或水肺」捕獵海洋生物,查扣龍蝦及各式高檔魚類約20餘公斤,全案交由農漁局裁處。
僑務委員會、海洋委員會、海巡署及內政部國家公園署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今(8日)共同啟動「2025僑青東沙生態體驗營」,學員搭乘海巡署臺南艦前往東沙島,展開5天4夜的生態之旅。這是東沙生態體驗營15年來首度開放僑青梯次,參與的青年僑生來自馬來西亞、緬甸、越南及美國。
為維護我國珊瑚礁海域之生態平衡與生物多樣性,海洋保育署於110年至112年於南沙太平島展開調查及清除作業、113年至114年與國家公園署合作進行東沙環礁棘冠海星清除,114年於澎湖海域推動調查監測與清除行動。透過整合中研院、國家公園、地方政府、潛水業者與民間團體之力量,建立科學依據並推動公私合作的清除機制。
長期致力於海洋環境保護的澎湖海洋保護志工隊長陳盡川,24日中午在澎湖東吉鋤頭嶼海域進行潛水生態巡查時傳出失聯,經通報海空搜救,於晚間7時許在船帆嶼附近海域平安尋獲,虛驚一場。
熱心海洋保育的澎湖海洋保護志工團隊隊長陳盡川,今(24)日率領隊員前往東吉鋤頭嶼,進行例行性生態巡查船潛時失聯,5人下水,就不見他上船。經海空聯合大搜救,於傍晚在船帆嶼海域尋獲,人員平安,但暫不受訪。
澎湖七美海域棘冠海星大爆發,在海洋志工連月示警下,海洋保育署在海委會主委管碧玲指示下,今(18)日啟動專案計畫展開第1波移除作業,首日共清除32隻棘冠海星,清除面積約2,000平方公尺。
以珊瑚為食的棘冠海星,連月來經澎湖海洋保護志工團隊監控七美海域發現,有數量增多且體型變大趨勢,恐如10餘年前般再瀕臨大爆發趨勢,因此建議相關單位未雨綢繆展開清除工作,避免造成珊瑚浩劫,連帶破壞生態系統。
澎湖南方四島海洋國家公園空有管理處,但是東吉嶼上垃圾卻長達半年未曾轉運,而是閒置在島上暫置場中,引發民怨。12日澎湖縣議會下鄉考察,在澎湖縣長陳光復當場應允下,增加50萬元經費,連同海管處之前補助的75萬元,希望望安鄉公所能在1個月內限期發包成功,將島上垃圾轉運到馬公本島處理。
《蝠路雙全》紀錄片獲自然無國界國際電影節野生動物類自然紀錄片獎,及榮譽全球電影競賽紀錄片短片獎,近日則榮獲美國休斯頓國際影展金獎。交通部公路局北區養護工程分局和鄧文斌導演合作,把台灣最大的蝙蝠洞和公路友善共存的故事,搬上國際舞台,讓世界看見台灣工程單位為野生動物所做的努力。
海底覆網因會導致珊瑚礁白化、死亡,影響魚類棲息繁衍,也連帶造成魚群減少與棲地破壞,因此有「死亡長城」之稱。澎湖海洋保護志工團隊日前就在海域特別景觀區內的東西吉廊道水下,發現一尾受困廢棄漁網內的鋸尾鯛動彈不得而奄奄一息,經以潛水刀割除漁網解救後,馬上一溜煙游走。
今天是世界地球日,公私部門、學術與研究各界今天共同倡議「2025還海行動」,以搜集東沙環礁國家公園海草種子為開端,規畫結合台灣大學漁業科學研究所建置海草基地,進行海草基因庫的繁衍研究。國家公園署署長王成機期許,透過此次合作協議架構,為台灣海草復育灌注科研推力。
東沙環礁海洋生態資源極為豐富,但近來大陸漁船卻不斷越界捕魚,破壞海洋生態及資源。為遏止大陸漁船非法濫捕,內政部國家公園署近期與海洋委員會海巡署研商緊密合作,將強化巡邏與執法能量,加速驅離違規船隻,避免生態資源流失。
成立逾10的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因內政部國家公園署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長期擺爛,只顧充實組織安缺,卻不思致力於平衡地方發展與生態保育,積極研擬海洋遊憩規範,已致於亂象叢生。讓澎湖海洋志工陳盡川在臉書痛批這樣的失職怠惰,放任台灣的海洋國家公園擺爛,掛羊頭賣狗肉,欺名盜世。
內政部國家公園管理署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屢遭外界抨擊放任違規漁船採捕,海管處今(6日)特別發新聞稿表示,113年12月29日執行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巡查時,於東吉東側海域監控發現從事違規採捕之拖網漁船,涉嫌違反漁業法規定,相關取證資料將移送漁業主管機關裁量。
行政院國家發展委員會第7屆「政府服務獎」,法務部推薦澎湖地檢署、行政執行署新北分署、矯正署桃園女子監獄、花蓮看守所4機關參賽,其中澎檢提報「珍愛澎湖灣-打擊非法、永續海洋」專案榮獲「社會創新共融組」獎項,國內首個獲獎的檢察機關。法務部長鄭銘謙19日下午利用擴大部務會報機會,特別頒獎表揚澎檢、新北分署、 桃女監、花所4機關。
澎湖南方四島國家公園遭海洋保育志工控說,不時發現有海釣船進入禁區垂釣,且向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舉報也不聞不問,形同瀆職。對此,海管處特別駁斥說,今年至11月底已勸導或裁處罰鍰113人次,罰款累計9萬元。
受中度颱風「摩羯」外圍環流影響,對流雲系發展旺盛,也讓澎湖海上出現難得的類『雲瀑』的雲海嘯景觀。中央氣象署澎湖氣象站表示,雖然樣子差不多,但與發生在山中雲瀑不一樣的地方是,這是剛好魔羯雲系與華南東移雲系上下交會輻合,所行程的線狀對流,由南往北推來,不同雲瀑垂直下墜的動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