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消基會的搜尋結果,共315

  • 補充保費爭議延燒 健康經濟學專家:正視健保財務缺口

    補充保費爭議延燒 健康經濟學專家:正視健保財務缺口

    補充保費爭議延燒,衛福部長石崇良今(6日)親上火線,表示將研究如何讓小資族保有小確幸。健康經濟學專家提醒,台灣自費醫療越來越多,代表需要更多健康資源的投入,衛福部的主張合理,是為解決「拆單」的公平性問題;消基會則表示,補充保費對健保財務仍是杯水車薪,呼籲將政府負擔比率提高、將菸捐70%還回健保,並考慮收酒捐,再有不足,只能將健保費率上限適度提高。

  • 院版外送員專法將出爐 涉及6種情況可逕行停權

    院版外送員專法將出爐 涉及6種情況可逕行停權

    外送員人次已逾15萬人!但外送員長期面對平台業者片面修改報酬、保險制度未明及停權及申訴機制不明確等,立法院6日邀集社會各界舉行公聽會,勞動部近日也將提出政府版本草案,除了會納入每筆訂單基本報酬,不得低於基本運價所訂的運費外,外送服務期間換算每小時基本報酬,更不能低於最低工資時薪,並規範僅有涉及個資、刑法、性騷、跟騷、食安、交安等可以逕行停權,其餘都要經過申訴委員會才能終止契約。

  • 道路環境藏陷阱 停讓文化難落實

    道路環境藏陷阱 停讓文化難落實

     交通部官員5月在立院答詢曾說,台灣無號誌路口中,部分路口達100%駕駛沒停讓行為。警方舉發汽機車路口不停讓行人件數增加,民團呼籲加強教育,也指出道路環境仍有缺陷,恐使駕駛難及時看見行人,各縣市應檢視路口是否設置得宜。

  • 路口不停讓行人 較去年多2成

    路口不停讓行人 較去年多2成

     今年1至7月行人路口事故死亡93人、受傷達4916人,為甩行人地獄陰霾,政府宣導停讓文化並加強執法力道,1至8月警方已舉發8.6萬件汽機車路口不停讓行人,較去年同期增逾2成,累計罰單金額超過2.8億元。交通部表示,觀察車輛行經路口停讓行人顯著改善;民團與基層員警喊話,不該只重視執法,應盡速從考訓及教育面向根本改善駕駛觀念。

  • 電動滑板車趴趴走 交部年底推指引

    電動滑板車趴趴走 交部年底推指引

     科技日新月異,道路上除傳統汽機車,還有更多元的小型交通工具如電動滑板車、賽格威(Segway)等,甚至有給毛孩用的電動寵物車,但我國法規限制多,相關「慢車」無法合法上路。消基會指出,現行法規落後及配套不足,交通事故發生時往往由駕駛人獨自承擔責任,呼籲政府完善法規。交通部回應,運研所最快今年底推出電動滑板車上路辦法指引。

  • 新興交通工具盛行事故頻傳 消基會籲建立完善法規並確實執法

    新興交通工具盛行事故頻傳 消基會籲建立完善法規並確實執法

    近年來台灣道路上除了傳統的汽機車,也有許多新型態交通工具如電動輔助自行車、微型電動二輪車、電動滑板車,甚至寵物電動車都能見到,然而消基會指出,雖符合綠色運輸理念,卻也因現行法規落後及配套不足,導致交通事故發生時,責任往往由駕駛人獨自承擔,呼籲政府完善相關法規,並跨部會合作宣導,而第一線警方也應確實取締,保障全民安全。

  • 房市冷 「房仲菁英講座」給破局思路

    房市冷 「房仲菁英講座」給破局思路

     台灣房地產市場持續吹冷風,房仲業者面臨經營挑戰,為協助業界突破困境,由餿主意整合行銷企劃執行長傅振維主辦、中國時報協辦的「房仲業菁英講座」於15日登場。活動邀請到消基會董事暨房委會委員張欣民、GAA金仲學院首席策略長韓富城、頂贏國際資產管理投資顧問董事長吳鴻暉以及智行法律事務所律師詹連財,共同為房仲業同仁剖析市場現況、分享應變策略,期盼為房地產市場注入新契機。

  • 房市冷 房仲菁英講座給破局思路

    房市冷 房仲菁英講座給破局思路

     台灣房地產市場持續吹冷風,房仲業者面臨經營挑戰,為協助業界突破困境,由餿主意整合行銷企劃執行長傅振維主辦、中國時報協辦的「房仲業菁英講座」於15日登場。活動邀請到消基會董事暨房委會委員張欣民、GAA金仲學院首席策略長韓富城、頂贏國際資產管理投資顧問董事長吳鴻暉以及智行法律事務所律師詹連財,共同為房仲業同仁剖析市場現況、分享應變策略,期盼為房地產市場注入新契機。

  • 市政、環中路口 奪台中罰單王

    市政、環中路口 奪台中罰單王

     台中市2025年前三季(1至9月)「科技執法罰單王」出爐,西屯區市政路與環中路口在短短9個月內狂開3萬7945張罰單,奪下榜首,平均每天開出約140張,讓不少駕駛人直呼「在台中開車像踩錢坑」。與去年全年罰單最多的北屯區環中東路與太原路口(8145件)相比,開單數暴增為原來4.7倍,差距驚人。

  • 淪假安全陷阱 專家促整體配套

    淪假安全陷阱 專家促整體配套

     「庇護島」頻傳車輛自撞事件,交通專家警告,若設計與配套不足,庇護島不但難以降低事故,反而可能誤導行人,形成「假安全」陷阱。

  • 民團籲健保提高政府負擔至40%

    民團籲健保提高政府負擔至40%

     政府負擔健保總經費36%遭社福項目稀釋爭議多時,衛福部終於出手修正施行細則,被形容是亡羊補牢、迷途知返。付費者代表曾試算,2016年來,健保因計入社福項目,少收的金額高達千億,如今健保財務拮据,漲保費困難,政府又不想點值打折,才把這扇門關起。督保盟呼籲,若要增加對健保的投資,未來應提高政府負擔比率至40%,甚至更高。

  • 三大叫車平台取消費 被控不公

    三大叫車平台取消費 被控不公

     不少民眾會利用叫車平台通勤或旅遊,消基會昨揭露,Uber、yoxi、Line Go等3大平台收取的「取消費」存在爭議,接獲不少消費者反映,只要司機等待逾3分鐘,就被收取40元的「取消費」。然未能準時上車不一定能歸責於消費者,收費標準亦不透明,相當不公平,呼籲政府介入納管。交通部回應,已發文提醒取消費須納入營業計畫書,以審視收費合理性。

  • 叫車平台收「取消費」遭批不合理 3大品牌回應了

    叫車平台收「取消費」遭批不合理 3大品牌回應了

    消基會接獲消費者反映,叫車平台收取「取消費」存在爭議,司機等待逾3分鐘,不只被取消訂單,還得收取40元取消費,但未能準時上車原因多,不一定能歸責消費者,收費標準不透明也不公平。對此,業者發聲說明取消費設立原因與收費機制,交通部也強調,應將收費納入營業計畫書並充分揭露資訊,將請各主管機關進一步檢視情況。

  • 平台叫車「沒搭到」要扣取消費 消基會認不公平籲政府納管

    平台叫車「沒搭到」要扣取消費 消基會認不公平籲政府納管

    不少民眾會利用叫車平台通勤或旅遊,消基會發現,Uber、yoxi、Line Go等3大平台收取的「取消費」存在爭議,接獲不少消費者反映,只要司機等待逾3分鐘,不只會被取消訂單,還要收取40元的「取消費」,然未能準時上車原因眾多,不一定能歸責於消費者,收費標準亦不透明,相當不公平,呼籲主管機關介入,制定明確收費規範、建立有效申訴機制,並強化取消費相關資訊揭露。

  • 駕照新制 專家評85分:須有配套

    駕照新制 專家評85分:須有配套

     交通部1日公布駕照管理重大改革方案,專家認為,政策改變勢必有負面影響,須制定完善配套並滾動檢視成效,若觀察2年成效不佳,建議評估是否恢復6年換照。民團認為,考照難度貼近實際道路狀況才是正確方向,但也須留意無照駕駛是否增加並加強執法。

  • 房市寒冬覓新機!「房仲業菁英講座」10月15日登場

    房市寒冬覓新機!「房仲業菁英講座」10月15日登場

    台灣房地產市場持續遇冷,眾多房仲業者陷入「尋路難」的發展困境。為助力行業精准破局、找到新增長方向,由「餿主意」整合行銷企劃執行長傅振維主辦、中國時報協辦的「房仲業菁英講座」,將於10月15日(三)在台北重磅開講,以「權威解析+實戰乾貨+資源連結」為核心,邀請全行業同仁共尋市場寒冬中的發展新路徑。

  • 水產品重金屬超標!旭蟹生蠔鎘含量驚人 恐影響腎功能

    水產品重金屬超標!旭蟹生蠔鎘含量驚人 恐影響腎功能

    水產品是國人餐桌上常見食材,然而海洋污染、加工過程中常由鉛及鎘混入其中,「鉛」將影響神經系統發育,而「鎘」則可能損害腎臟功能,為此消基會抽查市售旭蟹、丁香魚、海膽、生蠔共計26品項,檢出鎘的有24件,其中14件高於限量標準,呼籲政府提高抽驗頻率,並針對高不合格率品項如旭蟹、生蠔,在高消費量季節加強抽驗以利源頭管理。

  • 央行救房市會鬆綁?專家喊話取消1條款 避免無差別打房

    央行救房市會鬆綁?專家喊話取消1條款 避免無差別打房

    央行去年918宣布實施第七波信用管制迄今屆滿一年,市場上聲量最大之一,是當時溯及既往、且無寬限期的第二戶以上壓低限貸成數措施,有人說「沒有信賴,如何投賴」;在央行即將在今天下午召開第三季理監事會議之際,房市專家馨傳不動產智庫執行長何世昌今(18)日公開喊話:「建請央行取消回溯措施!」限貸令「回溯條款」不應無差別打房。

  • 中藥材「檢出」重金屬好可怕?消基會:重點在是否超標

    中藥材「檢出」重金屬好可怕?消基會:重點在是否超標

    近年來養生文化盛行,從保健食品、中藥材到天然草本飲品,逐漸融入國人日常,然而卻傳出枸杞等產品「檢出」重金屬殘留引發社會關注,對此消基會說明,檢出重金屬並非業者管理不善或產品有問題,而是由於植物會從環境中吸收水分與礦物質,即便在未受污染的地區栽種,作物仍或多或少會含有微量的重金屬,因此應注重是否「超標」而非「零檢出」。

  • 美日罰單優先、拖吊為輔 減少衝突

    美日罰單優先、拖吊為輔 減少衝突

     拖吊制度並非台灣獨有,其他國家不少城市採「罰單優先、拖吊為輔」以避免當場衝突。消基會交通委員會召集人李克聰說,台灣道路面積有限、車種多元,違停更容易影響交通安全,因此拖吊車輛方案在台灣顯得特別需要,但仍應以討論城市道路規畫為根本解決之道。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