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尋結果

以下是含有淨零路徑的搜尋結果,共205

  • 里山心旅程跨域合作 傳遞永續思維

    里山心旅程跨域合作 傳遞永續思維

     台灣今年正式邁入排碳有價時代,在國家淨零路徑規劃中,將由碳匯達成碳中和的議題受到矚目。獲得文化部與原住民族委員會支持,台灣首度以「里山倡議」為核心的紀錄節目「部落抓風味2-里山心旅程」近日正式開播。

  • 《通網股》遠傳祭「AIx5G」核心策略 加速智慧城市數位轉型

    遠傳(4904)資訊長胡德民出席「2025智慧永續城市國際論壇」,以「AI x 5G賦能永續智慧城」為主題,分享「遠傳大人物」(大數據、人工智慧、物聯網)為核心,結合5G與雲端技術,落地智慧交通、能源、醫療、校園與環境監控等場景,攜手地方政府推動城市數位轉型與永續治理,賦能智慧城市加速邁向新未來。

  • 日月光2050淨零目標獲SBTi審核 首推10% ESG權重評比

    日月光2050淨零目標獲SBTi審核 首推10% ESG權重評比

    全球半導體封測龍頭日月光投資控股在2024年永續報告書,宣布在氣候行動和供應鏈脫碳方面達到關鍵里程碑,正式成為業界綠色轉型的標竿,成功讓其2050年淨零目標獲得科學基礎減量目標倡議組織(SBTi)的審查通過,更推出了具備實質影響力的供應鏈低碳策略,將環境責任深化至每一個商業決策環節。

  • 台紐氣候變遷共同體 歐江安代表宣揚台灣「鏟子超人」善舉

    台紐氣候變遷共同體 歐江安代表宣揚台灣「鏟子超人」善舉

    「紐西蘭國際事務協會」(NZIIA)與「紐西蘭亞洲基金會」(Asia New Zealand Foundation)合作,30日在基督城辦理氣候變遷研討會,我國駐紐西蘭代表歐江安也在會中發表「打造全球韌性:台灣防災管理與氣候合作」專題演講,並以近期的風災及「鏟子超人」善舉,表達台灣與太平洋島國共同須面對氣候風災的挑戰。

  • 電子六哥拚淨零 迎策略升級

     根據DIGITIMES最新調查顯示,電子六哥在淨零路徑上迎來策略升級,從自身提高綠電導入占比,到共創供應鏈減碳。主要原因為電子六哥溫室氣體排放戰場將移轉到範疇三,隨供應鏈壓力與品牌客戶要求,以及預期未來金管會將分階段要求揭露範疇三排放量,企業揭露範疇三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漸成為顯學。

  • 《科技》電子六哥淨零路徑 範疇三溫室氣體排放量成為挑戰

    DIGITIMES發布最新報告,指出電子六哥在淨零路徑上迎來策略升級,從自身提高綠電導入佔比,到共創供應鏈減碳。主要原因是電子六哥的溫室氣體排放戰場將移轉到範疇三,隨著供應鏈壓力與品牌客戶要求,以及預期未來金管會將分階段要求揭露範疇三排放量,DIGITIMES認為,企業揭露範疇三溫室氣體排放量將漸成為顯學。

  • 基北北桃淨零聯合發表會登場 和碩董座童子賢發表專題演講

    基北北桃淨零聯合發表會登場 和碩董座童子賢發表專題演講

    「2025基北北桃淨零轉型聯合發表暨媒合會」21日於新板希爾頓飯店盛大登場,活動安排產業專題演講,並集結近30家節能、儲能、創能及智能廠商,提供技術交流與媒合展區服務,超過百家業者共襄盛舉,展現企業迎戰碳時代的高度熱情與行動力。新北市副市長劉和然說,展現地方政府推動產業淨零轉型的決心與具體成果。

  • 公務車電動化延5年 環團批倒退嚕

    公務車電動化延5年 環團批倒退嚕

     減碳倒退嚕?依行政院「運具電動化及無碳化」關鍵戰略行動計畫,2030年電動公務車普及率要達100%,未料行政院今年核准交通部的「公務車電動化推動計畫」,卻把時間點延後至2035年才能全面電動化。環團指出,政府將公務車全面電動化目標從2030年延後至2035年,恐怕影響整體運具電動化與2050年淨零碳排目標。

  • 新北能源轉型成果交流論壇登場 邀國際專家尋解方

    新北能源轉型成果交流論壇登場 邀國際專家尋解方

    新北市為推動城市能源轉型,30日舉辦「2025新北市能源轉型暨無煤城市成果交流論壇」,匯聚德國、加拿大、美國、紐西蘭、印度及日本等地專家學者,攜手國內產官學界,共同交流能源轉型、空氣品質改善及城市淨零減汙共利治理策略,激盪永續未來新解方。

  • 台韓社宅交流!濟州參訪「萬華安居」 讚通用設計、開放空間

    台韓社宅交流!濟州參訪「萬華安居」 讚通用設計、開放空間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22日接待韓國濟州特別自治道議會環境城市委員會代表團,參訪中央興辦社宅首案「萬華安居」,就預鑄工法、鋁模板等永續工法應用,以及耐震監測系統、正壓風機等安全設施建置,以及無圍牆開放空間等社宅特色進行介紹,雙方交流熱烈,也期許未來將持續透過互訪與學習台韓二地社宅興辦模式,回應在地多元居住需求。

  • 預鑄工法社宅首案 萬華安居12月開放入住

    預鑄工法社宅首案 萬華安居12月開放入住

     韓國濟州特別自治道議會環境城市委員會代表團22日參訪國家住都中心「萬華安居」社宅,該案總戶數300戶,將在今年12月迎接首批住戶入住,是中央首案採用預鑄工法興建的社宅,其中13.8坪房型最低月租金含管理費6,390元起,6月招租即吸引4,381件申請,中籤率僅6.8%。

  • 首案預鑄社宅「萬華安居」12月入住 韓國濟州議會率團參訪

    首案預鑄社宅「萬華安居」12月入住 韓國濟州議會率團參訪

    國家住宅及都市更新中心22日接待韓國濟州特別自治道議會環境城市委員會代表團,參訪中央興辦社宅首案「萬華安居」,就預鑄工法、鋁模板等永續工法應用,以及耐震監測系統、正壓風機等安全設施建置,以及無圍牆開放空間等社宅特色進行介紹,雙方交流熱烈,未來將持續透過互訪與學習台韓二地社宅興辦模式,回應在地多元居住需求。

  • 苗栗永續智慧登亞太博覽會 族群文化共生展成效

    苗栗永續智慧登亞太博覽會 族群文化共生展成效

    全國最大永續盛會「2025亞太永續博覽會」於台北盛大登場。苗栗縣政府環境保護局以「苗栗永續・共生的智慧」為核心,展示客、閩、原三族群的永續生活與文化特色,呈現地方在生態、文化與社會共生的實踐成果,並透過參展與交流檢視政策落實與未來規畫。

  • 共榮×成長論壇》台灣資源再生協會理事長張添晉 循環經濟 動靜脈產業成關鍵

    共榮×成長論壇》台灣資源再生協會理事長張添晉 循環經濟 動靜脈產業成關鍵

     談循環經濟時,最關鍵的是如何將理念落實到產業與企業層面。台灣資源高度依賴進口,每年進口超過3.4億噸,包括金屬、化石燃料以及部分生物質。若不善用現有資源,經濟發展將面臨嚴峻限制。「動脈產業」感受最深,單靠製造業或回收再利用都不足以驅動永續,必須讓「動脈產業」與「靜脈產業」結合,形成完整循環。

  • 台灣減碳草案遭點名3項不及格 籲2035年減量52%

    台灣減碳草案遭點名3項不及格 籲2035年減量52%

    自環境部去年宣布第3期溫室氣體階段管制目標草案,規畫2030年減碳目標為28±2%,賴清德總統也在今年宣布國家自訂貢獻(NDC 3.0),預計2035年減碳38±2%,環境部今天下午將在台中舉辦座談會,蒐集各方意見。環團對照國際氣候組織標準,並整理各國繳交NDC內容,今天舉辦記者會點出台灣NDC 3.0共3項不及格、2項有進步空間,呼籲政府提高2035年減碳目標至52%。

  • 拚淨零轉型 賴清德:醫療列優先產業

    拚淨零轉型 賴清德:醫療列優先產業

     總統賴清德17日出席「台灣氣候與健康聯盟—院長永續講堂」致詞時表示,政府預計在2030年前投入新台幣9,000億元預算,帶動民間投資4兆元,投入四大淨零轉型策略,並希望加速建置主權AI,鎖定醫療列為優先產業,讓台灣醫療產業更具競爭力。

  • 台中獲國際碳揭露A級城市 PM2.5歷年同期次低

    台中獲國際碳揭露A級城市 PM2.5歷年同期次低

    台中市榮護2024年「國際碳揭露專案」最高等級「A級城市」殊榮,躋身全球前15%頂尖城市。市長盧秀燕29日表示,近年推動淨零碳排卓有成效,也反映在空氣品質上,今年上半年PM2.5平均值是歷年同期次低,也比全國測站平均值低,代表台中空氣品質保持不錯,未來會繼續努力。

  • 環境部長 彭啟明 扮環境價值轉譯者

    環境部長 彭啟明 扮環境價值轉譯者

     環境部長彭啟明很明白,這份職責不只是政策的執行者,更是價值的轉譯者。他笑稱,在上任前,環境部可能是所有部會裡面最「安靜」的部會,過去的觀念屬於「沒有新聞就是好新聞」,但彭啟明期待透過新的方法去看待,面對淨零轉型工作,環境部長必須號召國人去喜歡環境、重視環境的價值,透過不斷地社會溝通,不只讓NGO、企業參與,也要得到整體國人的支持才有可能完成。

  • 經濟部核定「家戶屋頂光電加速計畫」 單案獎勵最高30萬

    經濟部能源署表示,考量屋頂面積小於1,000平方公尺以下光電建置案過往因案件規模較小,設置成本較高,使得民間參與意願低。為提升此類屋頂光電設置誘因,經濟部已於6月17日核定2025年度及2026年度「家戶屋頂設置太陽光電加速計畫」補助獎勵經費共計13億6,166萬1,600元,若以每戶10kW計算,約可提供4萬餘棟進行設置。

  • 和碩綠電承諾不足 遭綠色和平點名 童子賢倡議核能引憂

    和碩綠電承諾不足 遭綠色和平點名 童子賢倡議核能引憂

    蘋果承諾供應鏈2030年100%使用綠電,綠色和平因此針對蘋果主要終端組裝供應商氣候表現進行評比,發現和碩因未設定100%綠電目標,成為評比墊底的企業,並指出令人擔憂的是,外界憂慮核能安全、高昂成本及核廢處理,和碩董事長童子賢仍積極倡議恢復使用核能,並稱核能與綠能不應互斥,呼籲重視政府規畫好的淨零路徑,也應帶領和碩儘速設定100%綠電目標。

回到頁首發表意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