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含有深海一號的搜尋結果,共11筆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3日報導,中國大陸自然資源部組織中國大陸第15次北冰洋科學考察任務,不久前完成。此次考察由雪龍2號、極地號、深海一號和探索三號四船共同實施,是大陸迄今為止規模最大的北冰洋科學考察。在此航次,首潛成功只是開始,更多「全球首次」技術難題一一克服。
據大陸央視新聞報導,執行中國第15次北冰洋科學考察任務的「雪龍2」號極地科考破冰船26日返回上海,標誌著此次考察任務圓滿完成。本次考察過程中,「深海一號」船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成功實現了我國在北極冰區的首次載人深潛。
新華社11日報導,油氣與鈾礦實現重大找礦突破!在總結「十四五」找礦突破標誌性成果時,大陸自然資源部副部長、中國地質調查局局長許大純把能源礦產列在第一位。在此期間,大陸新發現10個大型油田、19個大型氣田。新增油氣儲量大幅增長,保障大陸石油穩產2億噸,天然氣產量超過2400億方。
中新網10日報導,中國大陸國務院新聞辦公室10日舉行「高品質完成『十四五』規畫」系列主題記者會,大陸自然資源部副部長、國家海洋局局長孫書賢以「突破」「齊全」「創新」、「共贏」四個關鍵詞概括「十四五」大陸海洋經濟發展的成效。強調規模大、勢頭好,大陸已經成為舉世海洋產業門類最齊全國家之一。
大陸央視報導近年來,大陸海洋石油油氣勘探開發,實現從水深300米到1500米的歷史性跨越。海洋油氣勘探開發能力提升,離不開鑽井技術、大型裝備、工程建設等方面打造的一批「深海利器」。
大陸央視網報導,中國海油集團9月27日透露,中國大陸首個深水高壓氣田--「深海一號」二期天然氣開發專案,在海南島東南陵水海域正式投產,顯示中國大陸完全攻克深水高壓油氣藏開發這一世界級難題,深水複雜油氣資源開發能力,躋身世界先進行列。
據央視新聞報導,中國海油今天(26日)透露,「深海一號」二期工程通過機械完工驗收,標誌著大陸首個深水高壓氣田開發項目建設完工,中國深水複雜油氣工程自主建設能力實現重大突破。
新華社報導,中國大陸自然資源部中國大洋事務管理局組織大陸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實施的2024西太平洋國際航次科考隊,8月10日上午從山東青島啟航,「深海一號」船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開啟為期45天的海上調查。
在大西洋開展載人科考作業,大陸曾一度長期缺席。去年12月啟航的大陸「深海一號」船28日上午搭載「蛟龍」號載人潛水器停靠山東青島母港—國家深海基地管理中心碼頭,標誌著中國大洋83航次順利結束,實現了大陸載人潛水器在大西洋的首次載人深潛科考。
中海油2月28日發布消息稱,2021年6月投產、中國大陸自主開發水深最深、勘探開發難度最大的海上超深水大氣田「深海一號」,二期綜合處理平台海上安裝作業,全部完成。
大陸央視新聞用戶端報導,中國海油14日發布消息,「深海一號」二期專案壓力最高的開發井——A12井完成鑽井作業,刷新大陸國內深水開發井壓力等級紀錄。對確保專案順利投產、進一步開發深水複雜油氣資源具有重要意義。